人生不易,全靠自渡
2022/12/16 22:38:01 EMBA

     儒家学说自孔、孟创立以后,曾经一度不被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所喜爱。在那个乱世,人们更崇尚讲权谋机变的法家。

     到了汉朝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之后几千年儒家在中国的学术地位。而儒家学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在不断地变化中。

     孔子重礼、孟子好义,汉代偏重天人感应,到了宋朝时,儒家发展出了理学。自明代一直到清朝灭亡,程朱理学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是,在明朝是,有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发展出了一支别开生面的新流派。那就是王阳明创立的心学

    

     心学的内容有很多与佛教、道教学说相似,但是心学的最终目标毕竟还是儒家的。那就是:于内要学圣贤,于外要建功立业

     这种目标让心学相比理学多了些人情味、比佛教、道教多了些现世的担当

     不过,在一位“嗜国学如命”的老灵魂眼里,心学的真正妙处,还远不止于此。

     他,就是黄向军。

     汤一介入室弟子,《共读国学》人气讲师

     他30年如一日,为大众普及心学真知

    

    


     提到心学,几乎无人不知黄向军。

     他是名校弟子: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生,师从当代哲学大师汤一介

     他是资深学者:先后进行儒释道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其他领域文化研究近20年,现任洙泗书院国学院副院长。

     他是收视名人:主讲的《有书国学共读国学》台风妙趣横生

    

     而说起跟心学的结缘,黄向军自己都觉得是冥冥中的注定。

     出生在文化之都邹城的黄向军,从小便热爱国学文化,大学毕业后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家做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计算机老师。

     可日日夜夜做着完全不感兴趣的事情,黄向军只感觉在苦闷中消磨生命......

     一次偶然,他路过县里的图书馆,听到一个老教授在说课,内容竟是他从没听过的领域——心学

    

     当他听到老教授说到的知行合一时,深有感触。

     人的外在行为本就是受到意识影响的,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不应该出现巨大而偏差。

     我不开心,我不快乐,是因为我的认知,我的思想从来没有与我的行动统一。我一直在做违背我内心的事情,怎么能快乐呢?

     回到家后,黄向军翻遍了家里的资料,才知道心学领域出名的一位大家竟是王阳明,而王阳明也是继孔子之后,中国第二个圣人。

    

     认清自己内心后的黄向军下定决定,一定要考上北大,继续求学,这样才会开心,才会快乐。摒弃一切杂念,回归本心。

     黄向军考上了北京大学宗教专业的研究生后,成为了汤一介的学生,专门研究儒道释三家

    

     30年如一日,在求学路上踽踽独行。

     他经常泡在图书馆,翻阅大量古书典籍。

     甚至为了研究清楚心学,他翻遍国内外各大教授、专家、学者的著作,不断解析,做的笔记堆满了整个书房。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传习录》

     生活中要学会做减法,在“减”字上下功夫。

     内心装的东西太多通常会给自己的心戴上枷锁,心中装了太多得失、欲望,便会处处受其牵制,想要摆脱这些,就要学会做减法,回归原本单纯的心。

     研究的越深入,他就越发觉,人生很多问题,答案真的就蕴藏在心学智慧之中!

     可让他焦急的是,心学里暗藏着的大智慧,现实中知道的人却那么少。

     于是他开始写书,想让更多人了解心学,不再为生活所困!

     《道家基础经典精编》、《王阳明心学文献精编》、《洙泗薪传》……

    

     人到中年,大半辈子和心学打交道,心学思想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他在北大清华,在上市公司,在胡同茶馆、街头巷尾分享他的经历,分享王阳明的心学知识。

    

     那么,黄向军讲的心学,跟别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

    

     钻研心学30余年

     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把大智慧讲清楚

    

    


     既引经据典,又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案例,将王阳明心学里的智慧给你娓娓道来。

    

     还有人问“知行合一有用么?可以让我的生活不这么痛苦么?”

     黄向军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人生一切困苦,都是磨砺。唯有靠世间的种种磨难,才能洗去内心的纷乱。

     磨到最后,就是内心纯净、不断强大、学会包容。

     这样才能够做到厚德载物,才不会入歧途,从而成就自己与世间的事业。

     还有人问“常常有人提到心学思想里的知行合一,那到底如何知行合一?”

     黄向军是这样说的,“知行合一其实跟我们说的实践很像。把想法付诸实践,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

     就像王阳明,在他那个时代,想要成大儒,就要学会格物,于是他花了7天7夜去格竹子,希望能领悟竹子之道。

     结果他并没有领悟什么竹子之道,反而大病了一场。经过这件事之后,王阳明开始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

     后来他不断地通过各种实践去验证他的想法,最后才有了阳明心学的诞生。

     而这个从认知思想到行动实践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

    

     人生有很多次选择

    

    


     30岁前,我们可以靠天赋领先一筹,但是30岁之后,人生就需要一些“觉醒”了。

     所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中纷杂的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

    

     改变世界很难,但是改变自己,却可以做到。

     家庭里的处世关系、职场上的晋升压力、自我成长中的种种困惑……

     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

    

     课程大纲

    

    

     30年专业研究+50年深厚人生阅历的国学怪才,“故事案例+人生智慧”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

    

     01)30年研究成果分享

     很多人对心学会有这样的疑惑:

     我没有接触过,能学好么?

     我该去哪学最精粹的心学智慧?

     的确,心学是一门庞大而复杂的知识系统。

     市面上很多滥竽充数的内容,不跟对老师,根本无法学到有用的心学智慧。

    

     黄向军正好是为数不多的,对《传习录》有深刻研究的老学者。

     02)15节精编课+500年心学智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心学传承于儒家,没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和生活阅历很难读懂。

     但这次,黄向军结合经典,用通俗的语言将心学的起源、心学的修行方法、心学的智慧给你娓娓道来。

     不落下细节

     “致良知”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知行合一”?

     强大的内心如何克服人生的疾苦?

     用生活化的案例直击要点,更加通俗易懂。

     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

    

    

    

     正所谓心安即是强大,知行合一便是真知成就更好自己

    

     扫描二维码,进入课程

    

     ● 常见问题

     Q.购买后就马上可以学习吗?

     A:是的,购买后马上可以学习。课程学习不限时间、不限次数。

     Q.购买后如何开始学习?

     A:关注正商课堂公众号,点击中间菜单栏「已购课程」进行学习,永久保存,反复回听。

     Q.遇到课程问题我该找谁?

     A:课程咨询、问题解答,欢迎添加学习顾问的微信:JLSXY86

     * 本文为产品介绍,解释权归品牌方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以购买课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MB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