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2023/4/7 22:50:43 EMBA

     作者:张丽俊

     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不躬身入局,别当管理者。

    

    为什么管理者需要躬身入局?躬身入局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但很多管理者都做不到。

     他们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然后指手画脚。

     一旦拿不到结果,他就会说:

     “明明我的战略这么清楚,为什么你还是干不出来?”

     “我都说了怎么做,就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

     最后,归因在下属身上,认为是下属的能力不行,是下属的执行力差。

     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上,有一个基本归因谬误。

     什么意思呢?

     你在办公室里,制定了方法和策略,你觉得是对的。你就会觉得之所以没有完成,是下属的执行有问题。

     但真正干活的人,是服务客户的,因为一些你不知道的原因,所以你制定的策略和方法,很可能他们根本落不下去,这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你的决策是错误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

     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

     那么怎么办?

     就是躬身入局。将旁观者的角色变成实施行为的人,这样才能看清楚问题,避免错误归因。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入局。

    

    管理者要入什么局?

     那么,管理者要入什么局?

     1.下属的局。

     首先是入下属的局。

     对管理者来说,随着职位越来越高,就会离一线越来越远,这是正常的。

     但管理者是要做决策的, 如果完全不了解一线,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你是高管,入下属的局,不是说去深入业务细节,而是要知道,业务是应该怎么运行的,知道背后的逻辑。

     如果是基层管理者,入下属的局,则是深入业务细节中。比如你是销售管理者,当下属无法签单的时候,为了搞清楚他签不了单的原因,要陪访签单,为他们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入客户的局。

     除了入下属的局,还要入客户的局。

     你一定要花时间和客户在一起,挖掘客户的需求,从客户那里找答案。

     你的创新业务怎么做,用户体验怎么做,服务品质如何提升?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要从客户那里去寻找。

     像我自己,我每一周,都给自己规定了拜访客户的数量。

     每一个季度,至少接两家咨询,自己带队去完成项目。

     为什么我会这样做?

     因为一旦见客户少了,对客户的理解就会很浅,设计产品的时候,做战略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经验主义先行,成了“我以为”。如果不跟客户聊需求和困境,只有下面的人汇报,很难抓住客户的真需求。

     所以,不管你的职位有多高,你都要离客户近一点,更近一点。

    

    如何才能躬身入局?那么,如何躬身入局?有没有什么方法?

     1.深入现场

     要真正的躬身入局,就不要怕两脚沾泥。

     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遇到问题时,不能只在办公室臆想,而是要去现场找方法,去基层,或者去拜访客户。

     稻盛和夫也是这么做的,稻盛和夫拯救日航,3个月之内,通过多样的形式,走访、座谈会、大会、空巴等等,跟3万名日航员工握手,然后问:“你认为呢?”“你认为呢?”“你认为呢?”

     稻盛和夫认为,遇到麻烦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搞不明白,就找自己的部下,找找一线员工,他们有办法。

     2.定义问题

     当你真的躬身入局,你就会发现存在的问题。

     但这时候,看到的问题,很可能只是现象。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你必须去伪存真,找到真问题。

     比如,你到一线去,你看见每一个人都非常忙碌。忙且混乱,导致出了很多错误。

     那么,是缺人吗?

     不一定,很可能是流程不清晰,所以就不规范,也没有效率。

     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你的下属总是来告诉你,他需要招人,因为有两个员工离职了。

     那么要直接招人,把坑填上吗?

     这其实也是假问题。

     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这两个员工为什么离职,是管理上有问题?还是激励不到位?

     你看,问的问题变了,答案也不一样。

     3.入未来的局

     问题定义清楚了,要一头扎进去解决这个问题吗?

     其实不是。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成果的取得是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

     很有意思。

     这句话背后藏的道理是,解决问题虽然很重要,但企业中的问题,管理上的问题是解决不完的。

     要从现在的问题中抽离出来,站在未来的层面去找答案。

     还是上面的例子。

     当下属总是频繁找你要招聘指标,你认为是一个问题。

     但下属的认知达不到,立马招人,可能是他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所以,这时候,管理者除了帮助他出解决方案外,更重要的是,你还要教他,应该怎么样思考,以及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案。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在帮他开天眼,帮助他提高自己的认知,让他更深入发现底层的问题。

     如果他的认知没有提升,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他遇到了难题,还会再来找你,这时候,你就变成了下属的手脚。

     一旦他掌握了思考的方法,就能解决很多相似的问题。

     你也就能释放出来了,从而做更能产生效益的事情。

     今天的问题,其实是昨天的“解决方法”导致的。站在未来解决问题,入未来的局,更有效果。

     入未来的局,不仅能起到预防问题的作用,甚至连老的问题都解决了。

     比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预防问题的能力。

     所以管理者躬身入局很重要。既入下属的局,也要如客户的局。如何入?深入现场,寻找答案;定义问题,找到真问题;从问题中看到机会,入未来的局。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关注我,与100万管理者一起学组织和管理。张丽俊,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

    

     商务合作:15201337588(微信)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MB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