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
2022/7/2 22:54:31 张仲林

    

     ▲【媒体报道】潮安村医张仲林立德行医 治疗痒疹胃病有口碑 作者: 江玲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3年10月24日

     来源/考啦医学 ( kaolayixue )

     相信很多人都得过口腔溃疡。口腔溃疡虽能自愈,却容易反复发作,且疼痛难忍,一吃饭甚至一张嘴说话,就会有明显的疼痛,一般要经历3天才会明显好转,有的人甚至会拖延至一、两周才能痊愈。

     很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上火引起的,喷点西瓜霜,喝点凉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

    

     01

     中医认识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与多个脏腑关系密切

     中医称口腔溃疡为口疮。中医认为口腔是肺胃之门户,舌为心之苗窍,脾开窍于口,因此口疮与心、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口腔溃疡分虚实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

     平时忧思恼怒,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

    

     02

     口腔溃疡“偏爱”这4类人

     舌为心之苗,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脾开窍于口,络脉夹舌本,散舌下,故口疮之患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口疮多因饮食、情志、劳倦、久病不愈等因素所致。因此,有以下几种症状的人,就得当心了。

     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或热病之后伤阴,或思虑太过,或劳伤过度,或睡眠不足等暗耗真阴,导致心、脾、肾之阴液不足而生内热,虚火上炎,口舌受灼,溃烂成疮。

     脾气虚弱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升清降浊之枢,若思虑太过,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升降失调,气机不畅,郁而化火,阴火乘脾胃元气之虚而上炎,致口舌生疮。

     脾肾阳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但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藏精,但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二者互相资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阴阳俱损

     久病体弱,长期服用苦寒药物的人,戕伤阳气,燥竭阴津,致脾肾先后天阴阳俱损,既有阴竭水亏,虚火上炎,又每兼下焦阴寒内盛,逼浮阳上越。

    

     03

     口腔溃疡的3个误区

     误区一:口腔溃疡不怕,是“小毛病”

     如果是偶尔出现口腔溃疡,似乎问题不大;如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伴发其他症状,那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因为很多全身疾病会表现为局部口腔黏膜溃疡,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风湿病往往会出现反复口腔溃疡,那么此时的口腔溃疡就不是小毛病了。即便是单纯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溃疡反复不愈、疼痛,带来吃饭饮水、张口说话困难,也会严重干扰我们的生活质量。

     误区二:口腔溃疡意味着“维生素缺乏”

     发生口腔溃疡,很多人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一般医生也会给患者补充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加以治疗。实际上,维生素缺乏只见于部分口腔溃疡患者,比如进食状态差、肠道手术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患者。

     大部分口腔溃疡患者只要进食好就不会缺乏维生素,要知道口腔溃疡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紧张、遗传因素、局部微循环、内分泌、疲劳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不仅仅是维生素缺乏。

     误区三:口腔溃疡就是“上火”

     平时,发了口腔溃疡大多数人会自行煮点黄连水喝或吃点黄连上清丸,会有一定效果。这种认识也有一定道理,中医认为,火气(心胃火旺)上攻口舌就可出现口舌溃疡、咽喉肿痛等症。但实际上口腔溃疡并不全由“火气”所致,阴虚(虚火)、湿热、阳虚、肝郁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口腔溃疡,应该加以辨证对待,切不可一见口腔溃疡就清热解毒泻火治疗。

    

     04

     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

     《景岳全书·口舌篇》中指出:“口舌生疮,固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痊愈。此寒热之当辨也。”这里揭示了脾胃气虚,火不生土,而反抗拒,虚火上炎,口疮乃作的病机。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具有方法丰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显著优势。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因此中医治疗多从降“火”入手,降火就要分清实火和虚火。日常生活中多为实火,实火易降,虚火难消。

    

     1

     ■ 实火常用疗法

     ①牛黄清胃丸

     适用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腔溃疡。胃火炽盛主要是由于饮食长期肥腻,喜欢饮酒,食用辛辣香燥等重口味食物,造成胃中积火过多,而从口腔发出炎症。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烦躁、口渴、牙疼、牙龈出血、面红等。

     ②黄连上清丸

     适用于心脾积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心脾积热常因平时酒食燥热、七情刺激而诱发口腔炎症。表现为心烦失眠、口渴口臭、大便干少、小便黄短。

     ③外治疗法

     外敷西瓜霜、锡类散可以解毒清热,消肿止痛,疗效显著。还有一个叫八味锡类散的外用药,效果相似。

     三黄水漱口。将生地黄、黄芩、黄柏各3g,切碎或研成末。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开,水色变黄,即可漱口用。

     2

     ■ 虚火常用疗法

     ①知柏地黄丸

     用于滋阴降火,适合阴虚火旺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见溃疡周围微红,反复发作,口渴不欲多饮,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便干,舌体瘦,舌质红, 苔少或薄黄。

     ②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能够补中益气,适合脾虚阴火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见溃疡经久难愈,分泌物不多,充血不明显,常伴腹胀,纳呆,大便溏稀,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诸症活动劳累后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小贴士:虚火不能轻易使用苦寒清热的药物!中医常讲“苦寒败胃”,误用滥用泻火药会折损中气(阳气),损伤脾胃,破坏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导致脾胃虚弱,出现胃胀胃痛、腹泻等各种不适。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口疮虽表现为口舌溃疡,但与全身气血、阴阳失调有关。口腔病变为标,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为本。若要完全治愈并阻止其复发,需要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气血阴阳平衡。

    

     内容综合自:固生堂中医、广东中医药

    

     原文标题: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

     内容来源:考啦医学 2022-06-27 17:01 发表于北京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张仲林微信公众号( ID:e41121 ) 除原创外,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温馨提示:张仲林微信公众号( ID:e41121 ) 发布内容,不代表张仲林观点,不能作为处方,仅供同行之间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勿盲目试用,应至正规医疗机构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用药方案,一切请遵医嘱对使用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公众号名称:张仲林

     微信公众号:e41121

     管理员微信:e53013

     本期编辑:寒香医路

     往期摧荐

     1.【书法同题】八大名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墨宝

     2.【楹联同题】13位楹联家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题写嵌名联

     3.【诗文同题】37位作者为专注于痒疹胃病诊治领域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撰写通讯、诗词、诗歌

     4.【南方村医】治皮肤病是家传“拿手活”,治顽症从脾胃入手……

     5.【媒体报道】杏林花香 来自苦寒——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 作者: 林树源 来源: 潮州日报 时间: 1994年11月15日

     6.【诊疗信息】痒疹胃病患者好福音,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仲林在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村卫生站立德行医坐诊!

     7.三世中医代代红——记裕德堂张开宏先生

     8.《黄帝内经》之“饮食有节”探微

     9.39位作者致贺张仲林医生六十一岁生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仲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