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课 答疑:哪种消毒剂可以应对流感季?
2019/1/19 16:49:05 杏林小草

     今天继续答疑,如果没有意外下周恢复到地中海贫血的话题,大家趁周末复习一下以前的内容。

     今天回答VIP群蔡忠友@金融界 的提问:最近流感闹得厉害,买哪个牌子的消毒剂好?

     简单粗暴的回答:家庭防流感,不靠消毒剂,因为流感病毒非常脆弱,离开人体之后活不久。

     举例,飘荡在空气中的流感病毒通常只有几小时的命(1小时~24小时,取决于毒株和环境)。房间稍微暖和一点(温度),稍微采光一点(紫外线),甚至极微量的臭氧污染都能把流感病毒送上西天。

     流感病毒离开人体之后活不久,家庭又不是那种人口大量聚集可能带来巨量病毒的高危场所,所以环境消毒没有特别价值。防范的重点主要是病毒离体之后那个短暂的传播窗口:

     1.减少传染源对外传播。通常的流感指的是“人流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人类感染者。

     偶尔会有猪流感、禽流感闯入人类社会,这时候动物也可能成为重要传染源。

     常见的流感季(包括2019年初)是“人流感”,我们重点介绍人类感染者的情况。人体感染病原体之后可能发病,这种感染者称为患者;也有人从感染到清除病原体全程都没有症状,这叫隐性感染者

     流感的隐性感染者排毒量很小,一般认为不具备成为传染源的能力。患者是流感的重要传染源,所以,流感患者要自觉减少外出、人际接触

     对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其传染性,不过,这不是普适方案(详见前面几节课)。

     流感病毒离开人体的最主要出口是呼吸道,所以,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遮盖口鼻,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手肘应急。

     西方文化比较接受用手肘,中国人好像不太适应,所以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直接建议患者戴口罩(普通口罩就可以了,不用N95口罩)。

    

     预防季节性流感

     隔离期要多长呢?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之后,从潜伏期开始出现传染性。潜伏期没有症状,如果不幸传染给别人也请不要自责,病原体就这么狡猾(大部分传染病也是这样?)。

    

     流感传染性与症状的关系

     出现症状之后就要自觉进行隔离,而且随着症状加重,传染性也在逐步增强。在众多症状中,发热的预测价值最大,发热最厉害的时候往往传染性最强

     真·退热之后传染性明显减弱,如果周围没有高危人士可以解除隔离,但是仍要注意个人卫生(毕竟还有微弱的传染性嘛)。

     真·退热:停用退热药≥24小时仍然不发热。

     2.如果患者是小宝宝,无法配合怎么办?

     家庭成员的防护可以这样安排:戴普通口罩对付“大颗粒”,用通风对付“小颗粒”。

     什么是“大颗粒”,什么是“小颗粒”?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如果不加遮掩,就会向空气中喷射大量的传染性颗粒,这些颗粒因大小不同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

    

     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尺寸与传播距离

     尺寸大的颗粒携带的病毒多,但是太沉了,飞不远(1~2米)就降落到地表。

     尺寸小的颗粒轻盈、漂浮时间长因此飞得远。飞得远是不是意味着感染范围大?也不一定,“小颗粒”能携带的病毒不多,流感病毒又比较脆弱,而且飞得越远越有可能被稀释,最终成功吸入人体的活病毒量很少,不一定能成功感染。

     口罩怎么选?

     如果人群不是极度敏感,可以只用普通口罩防护一下“大颗粒”,把“小颗粒”交给通风。

     如果人群极度敏感,应该考虑把口罩升级为可以防护“小颗粒”的N95口罩。

     我们怎么知道人群是不是极度敏感呢?我教你看门道:

    

     流感病毒与口罩类型

     这是两张新闻照片,左边这个是2018年的常规流感季。我们知道,流感病毒经常出现小变异,今年流行的病毒跟往年肯定不一样,这就是年年闹流感、年年打疫苗的原因。

     小变异带来的抗原性变化并不大(抗原性漂移),以往通过接种疫苗、无意感染获得的免疫对新病毒还是有微弱的交叉保护,只是力度不足以应付日常暴露。

     但是“小颗粒”带来的活病毒实在太少了,这么微弱的交叉免疫竟然还能应付过去,日常生活和一般医疗活动都不必使用N95口罩(放大看看新闻图片,有图有真相?)。

     假如病毒发生重大变异,新病毒的抗原性大变(抗原性转变),连微弱的交叉保护也没有,这时候的人体处于极度敏感状态,微量病毒也有威胁,要像右边的照片那样用上N95口罩。

     如果从事医疗工作,要深入疫区接触大量传染源,还得穿上特制的防护服。

     “大颗粒”和“小颗粒”都能被空气净化器里的HEPA滤网过滤掉,已有研究表明医疗机构等高危场所使用HEPA过滤模块可以锦上添花。

     但是家庭环境使用HEPA滤网预防流感的价值还缺乏实证研究。不过,国内的流感季和PM2.5污染季重叠,不管对预防流感有没有帮助,我都开着空气净化器?

     3.流感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更长(可以到48小时),污染双手之后通过揉眼睛、抠鼻子、吃东西把病毒带进体内。

    

     接触可以传播流感

     我们习惯给流感打上“呼吸道传染病”的标签,容易忽视接触传播,这里特别提醒:勤洗手也很重要。

     家庭环境用普通洗手液洗手绰绰有余,也不需要额外加一道消毒剂。消毒剂容易造成皮肤干燥、皮肤刺激,反而削弱洗手意愿,适得其反。

     4.虽然接种流感疫苗不是万能的,但是不接种疫苗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个话题讲过很多次,今天就点到为止。

     各国各地区的流行季节以及毒株可能存在不同,出国旅行前一定要留意一下当地情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