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课 怎样化验病毒感染1
2019/2/20 18:23:54 杏林小草

     按中国的习俗,过了元宵节就算把新年过完,我们可以恢复上课了。

     长假回来需要预热一下重拾状态,所以我打算临时劈叉一下?讲讲病毒感染的检查

     而且十几天前我在班级群里承诺了,“病毒感染很常见,等事件告一段落之后咱们从医学角度复盘整个过程”。

     怎么化验病毒感染呢?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看到它。

     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可问题是病毒太小了。这是常见的人类病毒相对大小和形状:

    

     常见的人类病毒

     你看,块头最大的天花病毒撑死也就400纳米,一百个天花病毒“手拉手”站一排还没一根头发丝那么宽。别说肉眼看不到啦,就连光学显微镜也很难看到它们。

     有本事看到病毒真面目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这家伙可不便宜,一台要几百万大洋。

     某宝可以搜到几百块钱的“电子显微镜”,那其实是装了电路的光学显微镜。

     真正意义的电子显微镜是指用“电子束”成像的放大装置,家长要给小朋友买显微镜培养兴趣,可千万别上当啊!

     医疗工作并不靠电子显微镜来检查病毒,主要原因还不是仪器贵。妨碍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的真正原因是视野狭窄——放大倍数越高,每次观察能看到的范围越小。

     视野小意味着每次观察只能看到标本的极小局部,一份标本要花大半天功夫耐心搜索,费时费力满足不了临床需要,不如间接一点的检查来得实际,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抗体检测

     为什么说抗体检测是间接一点的方法呢?

     因为抗体并不是病毒的成分,它是人体反抗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类物质。针对某种病毒的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借此间接推断某种病毒到此一游,这就是抗体检测诊断病毒感染的基本思路。

     别看寥寥几句话,可有内涵了:

     1. 反抗需要时间,从“病毒成功感染”到“抗体转为阳性”中间有一个时间差,这叫窗口期

     窗口期的特点是已经发生病毒感染但是检查报告却是阴性的。“有问题却没有发现”,还记得这叫什么吗?

     没错,这叫假阴性,我们在第9课讲过了,忘记的同学可以复习一下。

     窗口期是抗体检查出现假阴性的原因之一:

    

     窗口期

     2. 反抗不能那么快松绑,就怕死灰复燃。病毒感染痊愈了抗体仍然保持阳性,这是普遍现象。

     这种进化而来的功能对人体有好处,对诊断却是妨碍——“没问题却报告异常”,这就是第9课讲过的假阳性

    

     抗体有可能长期存在

     这个问题可以用抗体分型部分解决。

     我们知道抗体还可以继续细分出IgM、IgG等等类型,它们各有各的脾气。举个例子,IgM就是个快男——来得快(出现在感染早期)、消失也快。

    

     抗体的初次应答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判断,请大家课后思考:

     1.IgM阴性、IgG阴性说明什么?

     2.IgM阳性、IgG阴性说明什么?

     3.IgM阳性、IgG阳性说明什么?

     4.IgM阴性、IgG阳性说明什么?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