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课 乙肝两对半应该怎么看2
2019/3/6 20:13:44 杏林小草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乙肝病毒的结构,这节课就教大家怎么看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的报告。

     两套检查一共6个项目,如果用数学来算可能有64种组合(算错别打我?)。

     幸好我们不是讲数学,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组合远远没有那么多,而且抓住背后的规律根本不用死记硬背。

     组合1

     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阳性

     e抗体:阴性

     核心抗体:阴性

     HBV DNA:阳性

     “抗原抗体阴阴阳阳”看起来眼花缭乱,可是静下心来总结马上看出特点:代表病毒成分的抗原、DNA全都阳性,代表人体免疫反应的抗体全都阴性

     发现了病毒成分,尤其是抗原和核酸检查的结论彼此吻合,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还没有出现抗体说明感染的时间非常近,身体还来不及产生抗体。

     因此这种组合最常见于感染的极早期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之后,表面抗原、e抗原、HBV DNA几乎同时转为阳性,只有一、两项阳性的阶段非常短。

     组合2

     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阳性

     e抗体:阴性

     核心抗体:阳性

     HBV DNA:阳性

     跟上面的相比,这个组合多了核心抗体阳性,跟这个抗体配对的是核心抗原。

     我们在81课讲过抗原性是指某种物质成为抗原、勾引免疫系统围殴的能力。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长得比较欠扁(抗原性强),所以,核心抗体是最早出现的抗体。

     HBV DNA现在都用上了定量法,不光能告诉我们有很多病毒,还能说出到底多到什么程度。

     上节课讲过e抗原可以精准抑制身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猜到在e抗原阳性的阶段,HBV DNA的数值应该很高。

     如果HBV DNA不高,说明患者可能刚刚从组合1演变过来,或者即将转为组合3。

     组合3

     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阴性

     e抗体:阴性或阳性

     核心抗体:阳性

     HBV DNA:阴性或阳性

     这个组合的关键在于e抗原转为阴性了。e抗原消失说明免疫系统成功摆脱束缚,重新雄起?

     免疫系统不再是hello kitty,相伴随的现象就是HBV DNA逐步下降。当活病毒的数量少于检测方法能探测到的下限,我们就说HBV DNA“转阴”啦!

     其实HBV DNA“阴性”的说法也不太严谨,它有病毒完全消失的意味。

     实际上,临床用得最多的检测试剂只有中等敏感度,当活病毒少于某个程度(检测下限)就化验不到了。因此,严谨的说法应该是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幸好,超高敏感度试剂盒正在以可感知的速度降价?

     促成e抗原消失的过程非常复杂,完全不是“制造e抗体消灭e抗原”那么简单。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e抗体并不是消灭e抗原的主力,更像是别的免疫机制消除e抗原时伴随产生的副产品(e抗体情何以堪?)。

     所以,有没有e抗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e抗原不见了。

    

     《让子弹飞》剧照

     组合4

     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阴性

     e抗原:阴性

     e抗体:阴性或阳性

     核心抗体:阳性

     HBV DNA:持续高水平

     乙肝病毒也不会坐以待毙,它会变异——e抗原这招不好使了,它就演化出别的手段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这种变异株的特点就是e抗原阴性但是HBV DNA持续高水平

     这种变异的乙肝病毒喜欢造成轻微但是持续存在的肝损害:

     因为“轻微”,患者平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甚至化验肝功能还算正常,特别容易放松警惕。

     因为“持续”,日积月累变成肝硬化,懊悔不已。

     组合5

     表面抗原:阴性

     表面抗体:阴性或阳性

     e抗原:阴性

     e抗体:阴性或阳性

     核心抗体:阳性

     HBV DNA:阴性

     相反,如果免疫系统乘胜追击,没有给乙肝病毒太多时间变异,就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在化验单上表现为病毒抗原、病毒核酸这些病毒成分全部消失

     抗体那边的情况稍微有点复杂:

     核心抗体最坚挺,不光最早出现,而且持续时间也最长。

     e抗体和表面抗体捉摸不定——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出现之后可能维持时间很短,也可能长久存在。

     以上5种组合就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之后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的大致变化过程。

     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多数为急性经过,一般都能顺利自愈(到达组合5)。

     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容易慢性化,长期逗留在组合2(e抗原阳性),进入青春期之后逐渐过渡到组合3(e抗原阴性、HBV DNA低水平),能稳定维持在组合3已经相当不错了,最怕滑到组合4(乙肝病毒变异)。

     哪怕积极治疗,能顺利抵达组合5(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依旧非常少。当然,我们也不用过于悲观,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有把握帮助慢性患者稳定在组合3

     本文的组合编号只是方便讲授而已,教科书上并没有这样的号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