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课 弥补铁蛋白短板的方法
2019/4/19 19:15:59 杏林小草

     有学员留言表达了失望:科学这么昌明,怎么连缺铁这种小病都检查不清。

     哈哈哈哈哈哈,敢于承认不足,这才是科学可爱的地方,正是自我纠错的态度使得科学不断进步。

     铁蛋白化验就是很好的例子,今天来讲讲怎么解决铁蛋白的短板。

     方案1:错峰

     既然戒严导致铁蛋白化验失真,那么,别挑特殊时期嘛。

     加拿大儿科专家沿着这条思路设计实验,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的《Pediatrics》上:

    

     论文截图

     他们的数据显示15、18月龄是比较合适的时间点,那时候容易发生缺铁,而且干扰因素相对少见。

     方案2:修改标准

     慢性疾病夹带的组织损伤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择日困难怎么办?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制定不同的诊断标准,也是一种办法:

    

     部分慢性疾病的切点值

     表格节选了部分慢性疾病指南里提到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我们看到慢性疾病患者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铁蛋白浓度高于无基础疾病人群,用这种方法抵消空心铁蛋白的影响。

     “慢性”的真正含义其实是“长期”。

     方案3:检查防御反应

     人类的慢性疾病数都数不完,有没有通用一点的方法呢?

     既然铁蛋白升高是身体的防御反应,我们可不可以根据防御反应的强度推测铁蛋白受影响的程度呢?

     你还别说,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就牵头组织过一项大型国际研究,十多个国家接近5万人参加,实验数据已经在2017年发表。

     他们除了帮参与者化验铁蛋白之外,还做了一些能反映防御机制的指标,比如CRP、AGP。CRP就是大家熟悉的C反应蛋白,AGP是α1-酸性糖蛋白。

     为什么选这两位呢?因为先前的研究显示防御反应初期,CRP跟铁蛋白的升高差不多同步,走着走着CRP就掉队了:

    

     铁蛋白与CRP

     AGP虽然慢了半拍,但是后来者居上。到了防御反应的中期,AGP的变化就能跟铁蛋白同步:

    

     铁蛋白与AGP

     研究小组确实找到了预测实心铁蛋白的数学公式,可惜这不是万能公式——不同疾病要用不同公式,同一疾病在不同年龄组里也要用不同公式。

     方案4:直接测定铁蛋白的含铁量

     间接计算不行,那么直接分离铁蛋白再测含铁量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就是…贵?

     方案5:配合其它铁代谢指标

     铁在人体内周转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检查这些环节然后综合分析能不能看穿迷雾洞察真相呢?

     想一探究竟吗?欢迎跟着老司机持续深入?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