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课 育龄期女性每天需要多少铁
2019/5/28 18:57:52 杏林小草

     上节课介绍了健康成年男性、绝经期女性每天的铁需要量,“育龄期”留作课后思考题,今天就来揭开谜底。

     育龄期跟铁有什么关系吗?有,月经、怀孕、哺乳就是它们的交集。

     月经是卵巢周期变化 → 子宫内膜周期脱落 → 阴道周期出血。吸收进体内的铁,超过一半转变为血红蛋白,所以,出血相当于排铁。

     复习第120课,看看吸收进来的铁都去哪里了。

     我们把正常月经造成的铁损失平摊到每天,相当于1.8mg元素铁。

     至于体表细胞脱落丢失的铁,男女差异不大,可以直接套用上节课提到的男性数据(1.5mg)。

     于是,育龄期女性每天需要填补元素铁:

     1.5mg + 1.8mg = 3.3mg

     把美式饮食的平均吸收率(18%)考虑进去,就是:

     3.3mg ÷ 0.18 ≈ 18mg

     这就是美国医学研究院(IOM)给育龄期女性的建议,恭喜你掌握了核心技术?

     实际的推算过程更为复杂,例如,“取个中间值”要经过复杂的统计学计算,不是简单求和取平均。

     课堂演示的计算结果跟IOM的推荐值是一致的,但是演算过程做了简化,所以,中间数据跟真实情况稍有出入。

     怀孕过程中,妈妈会把体内宝贵的铁主动转移给宝宝,IOM估计转移量可达800mg,相当于妈妈体内1/5的铁元素都给宝宝了。

     除了胎儿需要铁之外,妈妈也需要额外的铁——胎儿是需氧大户,妈妈要增加自己的红细胞产量,这样才能提升运氧能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报告,高峰时期的铁需求可达7.5mg/d(折算成元素铁)。

     按平均吸收率18%估算一下每天的膳食要求:

     7.5mg ÷ 0.18 ≈ 42mg

     这相当于3斤牛肉!看来,饮食有点力不从心了…因此,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孕妇预防性服用铁剂(30mg/d起步,剂量已折算成元素铁)。

     哺乳也会转移铁元素,不过转移量不高。

     再加上哺乳期不来月经或者月经稀少,所以哺乳期的膳食要求跟糙汉子差不多。

     当然,如果遭遇产后出血等等病理经过,那就另当别论。

     原来每天吃多少是算出来的呀?

     铁比较幸运,只进不出(少出)这个特点方便计算,所以,我就把计算过程作为实际运用案例简单介绍。

     计算过程(包括IOM的正式版本)夹带了不少假设和简化,因此,计算结果同样需要经过科学实验加以检验。

     跟其他指南建议一样,“每天要吃多少”本质上都是测出来的。

     对了,“每天要吃多少”看起来简单,答起来并不轻松。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一下这些术语的含义:推荐摄入量(RNI)、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适宜摄入量(AI)、建议摄入量(PI)、平均需要量(EAR)。

     强烈推荐吃货去做,查完包你觉得自己不会吃饭?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