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课 怎么吃,不缺铁 2
2019/7/22 18:19:58 杏林小草

     有了解题公式入 = 用 + 出 - 回 - Δ储,接下来就要套用到具体场景当上。

     我们先来抓壮丁吧,因为健康成年男性情况比较简单,适合入门。

     健康成年男性不再“长身体”(除非从事特殊职业),这时候使收是相等的——每天新产生100个细胞,同时也有100个老细胞进入回收程序(“100”是编造的数字,仅仅为了方便理解,不是真实情况)。

     戳这里看看细胞怎么扔垃圾?

     可见,老细胞回收的铁正好供给新细胞,实现“自给自足”。既然 = ,互相抵消之后方程式就简化为:

     入 = 出 - Δ储

     接下来就看排量。我们知道,正常人每天的排铁量非常少,因此,健康成年男性对膳食铁的要求并不高,均衡饮食足以预防缺铁。

     偶尔几餐吃少、吃多也不怕,人体的铁备可以提供缓冲,足够应付日常饮食的波动。

     健康成年男性对膳食铁的要求并不高,碰到有人兜售补铁保健品、补铁厨具,应该直接无视

     不缺铁的时候盲目补铁,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真缺铁的时候也不是补铁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查找侧漏点(缺铁的病因)。年轻男士常见的消化性溃疡,年长男士容易出现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都是常见的侧漏点,男人出现缺铁性贫血要查胃镜、肠镜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肠道寄生虫病已经不是主流。

     胃镜、肠镜难受的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应该优先考虑麻醉——就是俗称的“无痛胃镜”、“无痛肠镜”。

     因为胃镜、肠镜以及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大部分地区的县医院/区医院都能顺利开展。相比之下,其它非侵入性检查往往有各种掣肘:

     1. 大便潜血试验:信息“含金量”很低——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太高了,又无法回答消化道病灶的良恶性。

     2. 胶囊内镜:盲区多,容易漏诊,无法取材活检。实际上胶囊内镜的最佳使用场景是小肠疾病;在常规胃镜、肠镜够得着的地方(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肛管),胶囊内镜很少有用武之地。国内很多机构拿胶囊内镜代替常规胃镜、肠镜,还打着“无痛、无损伤”的幌子,其实是滥用。

     3. CT或MRI影像重建(虚拟内镜):在国内还不够普及,要么没得做,要么能做但是放射科医生经验不足,影响诊断准确性。

     能把成年男性搞到缺铁性贫血,漏诊这种消化道病灶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哪怕它仅仅是良性溃疡。不管从可及性的角度,还是从检查效果来讲,麻醉下的常规胃镜、肠镜检查才是明智选择。

     喝茶要不要戒呢?

     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确实可以影响非血红素铁吸收,从实测效果看,抑制效果非常明显:

    

     多酚类物质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

     我们看到,往食物里添加多酚类物质,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出现下降,而且0~100mg这个区间降得最快。换句话说,少量多酚类物质就能明显妨碍人体吸收非血红素铁。

     一杯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常常超过100mg,可以预料喝茶对铁营养确实存在负面影响。

     不过,健康成年男性仍然可以继续保持喝茶的习惯,因为:

     1. 非血红素铁受多酚类物质影响,但是血红素铁安然无恙。

     2. 多酚类物质对非血红素的影响还跟时机有关。2017年发表的一项对照研究显示,吃饭时喝茶最受影响,饭后1小时再喝茶就没那么影响了。

     3. 食物的成分很复杂,除了妨碍铁吸收的物质之外,也有促进铁吸收的物质。维生素C就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强到什么程度呢?强到可以消除多酚造成大部分(甚至全部)负面影响。维生素C在食物中很常见,说不定暗中帮了忙?

     4. 健康成年男性对膳食铁的要求不高,喝茶对铁营养影响还没有到致病的地步。

     喝茶对健康的其他影响,不再继续展开。

     思考题:喜欢喝茶的男士出现缺铁性贫血,他应该怎么做?

     献血有没有可能引起缺铁?

     献血确实有引发缺铁的潜力,而且潜力还不小。我们知道,遗传性血色病是铁代谢的管理层出了问题,盲目吸收铁造成铁过载;放血治疗可以把遗传性血色病患者从铁过载掰回到正常状态(甚至缺铁)。

     放血治疗跟献血都是把血液从体内移到体外,既然放血治疗能把铁吸收能力亢进的人掰到缺铁,献血当然也可以降低正常人的铁储备。

     铁储备降低不一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上面用了“潜力”这个词。实际上,义务献血方案已经考虑缺铁的潜在风险,现有的方案通常不会超过健康人的Δ储

     因此,正常参加义务献血不太容易发生缺铁。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