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课 怎么吃,不缺铁4
2019/8/5 18:58:01 杏林小草

     这节课我们来说说健康成年女性怎么吃可以预防缺铁,思路还是一样的:

     入 = 用 + 出 - 回 - Δ储

     健康成年女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应该分开讨论。

     1. 性成熟~妊娠前:月经增加了排量;理想情况下,最好还能为妊娠期多备一些铁。

     2. 妊娠期:胎儿生长和母体适应妊娠均增加了使量;正因为使用量激增,能为怀孕储备多一点铁更为理想。

     3. 哺乳期:乳汁分泌增加了排量,月经消失减少了排量;母体从妊娠状态恢复过来,增加了收量。

     4. 绝经期:铁代谢的各个变量跟健康男性相似。

     今天我们先来总结性成熟~妊娠前这一段。跟健康成年男性一样,这个阶段的健康女性也是 = ,方程式可以简化为:

     入 = 出 - Δ储

     月经增加了铁的排出量,又要为妊娠储备多一些铁,吃的要求就比男人严格一点。

     严格多少呢?要看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因为月经量正常的话,月经造成的额外损失其实不算特别大,饮食上稍加注意就能小有盈余。

     盈余就是铁储备增加,所以,越早开始准备,越容易实现理想目标(妊娠时已有充足铁储备)。

     那么,哪些食物铁含量高呢?上一张UpToDate的表:

    

     富铁食物

     这张表的亮点在于不区分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我喜欢这种不区分的排版,因为:

     1. 搭配上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非血红素铁也能成为优质的膳食铁来源,膳食补铁并不是只有“多吃肉”一条路。

     2. 血红素铁含量高的食物,其实也含有非血红素铁,搭配上维生素C同样有好处。

     这么看来与其强调铁的形式差异,还不如建议搭配维生素C。

     UpToDate的表并不完整,感兴趣的同学大家可以自己翻阅食物营养成分表。查看成分表一定要记得:它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买、煮、吃这三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偏差。

     食材选择带来的偏差

     1. 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大家在查阅国外资料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即使是中国自己的数据,也要注意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叫法。

     2. 同一种生物也会因为产地不同产生营养上的差异。小学课本讲过的成语“南橘北枳”,描述的就是这种现象。就算产地相同,采取不同的种植或者养殖方式,也会带来差别。

     3. 同一种食材,如果成熟度不一样,营养成分也会改变。水果就是典型例子——大部分水果越熟越甜,说明成熟度影响到糖分。

     4.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也有变化。就拿牛肉来说吧,里脊脂肪含量高,腱子肉蛋白含量高。

     加工烹饪带来的偏差

     1. 洗菜吗?洗多久?怎么洗?洗肉吗?洗多久?怎么洗?焯水吗?

     2. 选择哪种烹调方法?煮、烤、炒、煎、炸、焗、熏、涮...

     3. 烹调的时间,使用的调料...

     进食环节带来的偏差

     同样一锅汤,吃多吃少获取的营养素有差异,吃肉跟喝汤效果也不同。

     通过膳食获取营养素的过程就是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怎么吃”可不是甩营养成分表那么简单,要分析清楚膳食要求,才不会迷失在庞杂的数据里头。

     就拿健康成年女性来说吧,如果尽早开始准备,膳食铁营养要求并不苛刻,对常见的铁含量高食物有个印象,平时加以注意就好。

     如果先前没有专门准备,现在又离生育计划比较近,这种情况对膳食铁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就不要自己瞎搞,应该请医生指导自己的备孕计划。按照2019年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的备孕指南,医生要筛查膳食营养是否达标(包括饮食和补充剂的使用):

    

     ACOG备孕指南

     可以在筛查的时候反馈自己的饮食偏好,争取制定一个兼顾口味和营养需求的方案。

     少数兼顾不来的情况可以考虑口服铁剂,只不过剂量、疗程还没有公认的最优方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讨论。

     小结:聪明的同学应该听出来了,健康女性在性成熟~妊娠前这一段应该是两个目标。

     最低目标:跟排出量打平,维持现在的健康(不发生铁缺乏症)。对于月经量正常的女性,稍微注意一下就好,难度并不大。

     理想目标:要为将来做准备(怀孕时有充足的铁储备)。实现这一点的难度主要看距离怀孕的时间,越充裕难度越低。如果预计单靠膳食还有很大困难,也可以考虑用铁剂。

     以上的介绍适用于大部分健康女性,我相信大家肯定有一些个性化需求,欢迎签到之后提问。愿意独立思考的同学,请把自己的方案写到作业里。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