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课 怎么吃,不缺铁5
2019/8/12 18:45:10 杏林小草

     有一位同学的提问很有意思:月经多到什么程度才叫“月经过多”?

     这位同学还主动查过资料,有的说“>80mL”,有的说“>70mL”,不知道到底哪个才对?

     要理清这些头绪,我们要先弄明白月经过多的边界是怎么勘定的。最早的想法是统计,把大多数人的月经量定义为正常,超过正常就是月经过多。

     1960年代就有学者招募接近500位女士参加月经量的调查,这是统计结果:

    

     月经量分布

     从统计图上可以直观感受到≥100mL的例数很少,这么说来“100mL”就是统计意义上的月经过多的分界线。

     为什么强调统计意义呢?虽说月经量<100mL的人是主流,可是,依然有人身体吃不消。医学追求的目标是健康,不是数学上的完美,所以,我们果断抛弃统计意义的分界线。

     接下来,我们着手研究“身体吃不消”的女士们有什么特点。研究结果大家应该能猜到...没错,缺铁性贫血——吸收进人体的铁大部分转化为血红蛋白,所以,出血相当于丢失铁。缺铁性贫血是最常碰到的“身体吃不消”,也就顺理成章了。

     拿缺铁性贫血作为月经过多的判断依据,是不是解决了问题了呢?没那么简单!

     咦,成年人的缺铁性贫血诊断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啊?为什么定不下来?

     问题出在循环定义。我们知道,铁代谢可以浓缩成一个方程式:

     入 + 回 + Δ储 = 用 + 出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先不考虑妊娠的影响,可以认为收等于利,也不用提前做好铁备。这样的话,上面的方程就可以简化为:

     入 = 出

     意思是:排多少就摄多少。

     方程变简单了,不过,问题依然麻烦:

     制定月经过多的标准要看膳食标准——吃进的铁营养越充沛,人体能承受的月经量就越多。

     制定膳食标准,又取决于月经过多的定义——月经过多的界限定得越高,膳食铁营养的要求就要严。

     你看,是不是陷入僵局了?

     打破“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只能人为定一个标准,“80mL”是目前主流采用的数值。不过,考虑到界定这个标准带有“人为”的意思,而且实际工作中精确测量月经量也不太现实,所以,“80mL”只是诊断的参考,我们还会结合缺铁性贫血等其它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确定诊断标准并不容易,月经过多的判断依据也参考了其它指标,缺铁这部分契合本系列课程的主题,因此简单介绍一下。

     月经是卵巢分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所以,治疗月经过多的一个思路就是调整卵巢激素。临床实验做下来发现这种疗法相当成功,已经成为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案。

     不过,要特别提醒大家:已经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光解决月经过多还不够,还要靠铁剂纠正贫血并且恢复铁储备。

     铁剂好麻烦,能不能不吃啊?我乖乖吃富铁食物不行吗?

     不行,因为膳食获取铁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食材、产地、季节、部位、烹饪、饭量、搭配...N个环节可以影响吃进多少。相比之下,只要药品是合格的,包装盒写着一片60mg,那么吃一片肯定有60mg进去(数字是随便举例的)。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