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课 怎么吃,不缺铁12
2019/10/14 18:42:52 杏林小草

     节前我们已经介绍了育龄期女性预防缺铁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讲讲绝经期女性预防缺铁的知识。

     我们还是对照解题公式一个个来分析:

     用 - 回 + 出 - Δ储 = 入

     绝经期女性不再“长身体”,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不再长身体”意味着使“用”量并不大,每天靠着从衰老细胞那里“回”收铁,已经基本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换句话说,只要不再长身体,就能自给自足:用 = 回。

     我们再来看排“出”的情况。绝经期的“绝”是完全没有的意思,“经”就是月经,所以绝经期的意思就是以后再也不会来月经。

     月经跟铁的排出有什么关系呢?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血液里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所以来月经就是排出铁。

     绝经期不来月经,也就意味着铁的排“出”量比育龄期减少。

     如果排“出”量很少,不需要很高的摄“入”量就能维持铁营养。理论上讲,均衡饮食也能预防绝经期女性缺铁。偶尔吃多吃少也没关系——多了可以充值到铁“储”备那里,少了就向铁“储”备索取。

     很简单对吧?没错,完全健康的绝经期女性就这么简单。然而现实世界比较复杂,因为绝经期女性大多不健康?

     按照国外的统计,进入绝经期的平均年龄为51.4岁,这个年龄段已经是各类慢性疾病的高发阶段。我们知道,有些疾病需要限制饮食,照顾了基础疾病可能就顾不得铁营养。短期倒无所谓,铁储备撑得住,可是,慢性病往往是持久战,日积月累下来铁储备也会坐吃山空。

     有同学会说:食物不够药品凑嘛,加上铁剂不就得了?

     这招也有可能不灵——不少慢性疾病能够干扰铁代谢,最常见的干扰表现就是消化道的铁吸收能力降低了。要是消化道出现了铁吸收不良,吃铁剂也可能不管用。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绝经期预防缺铁往往不在铁营养下功夫,而是控制好基础疾病。

     如果基础疾病的治疗跟缺铁防治发生了冲突,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果断牺牲铁营养,优先治疗基础疾病。为什么可以暂时不管缺铁呢?因为绝经期女性不再长身体,“不再长身体”意味着人体对缺铁的容忍程度高很多,即使出现缺铁也不太容易马上发生严重后果。

     随着基础疾病逐步好转,说不定缺铁也悄悄消失了。就算缺铁没有改善,随着消化道的铁吸收能力逐步恢复,口服铁剂也能逐渐奏效。

     万一口服药太多,跟铁剂发生冲突(药物相互作用),或者基础疾病就发生在消化道,服用铁剂特别难受,这时候可以改用静脉补铁。

     打针补铁可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32年就有人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早年的制药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补铁针”都是快男?打进人体之后憋不住,马上释放大量游离铁。

     我们知道游离铁能够催化产生自由基,造成组织损伤,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奇高。所以,历史上注射铁剂的名声并不好,往往是最后的选择,而且尽量用肌肉注射(缩小游离铁的冲击范围)。

     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游离铁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现在上市的注射用铁剂不仅副作用减少了,还可以直接打血管(静脉铁剂)。“普通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是0.5%,“致命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20万剂次。

     上面提到的数字选取的是心力衰竭、肾衰竭(“尿毒症”)、炎症性肠病这类重大基础疾病的临床研究,而且荟萃分析的时候还用了比较保守方法进行计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真实情况要比上面的数字更安全。

     由于目前使用的静脉铁剂已经相当安全,有些品种甚至可以一次性补到位— —医生根据患者的化验指标,计算出铁营养缺口有多大,折算成总剂量之后一次性全部注射到体内。

     划一下重点:

     1. 绝经期女性预防缺铁重点在于控制基础疾病。

     2. 如果控制基础疾病与防治缺铁有冲突,优先控制基础疾病。

     3. 假如口服铁剂不理想,还有静脉补铁可以兜底,效果和安全性都不错。

     温馨提示:健康成年人怎么样预防缺铁,我们已经介绍完了。想要提问的同学请抓紧,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下周开始介绍健康儿童应该怎样预防缺铁。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点击这里了解报名方法。

     公众号回复:】就能看到相关资料以及本文的后续更新。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