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例爆增!怎么保命?
2020/1/20 20:59:32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了变化,现在答复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评论区接受在册学员登记,以便统筹假期的医疗资源安排。

     Q1:新型冠状病毒从哪里冒出来的?

     杏林小草: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接近,现已证实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野生动物(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然后传染给果子狸(也是野生动物),再传染到人类[1]:

    

    SARS病毒的起源

     既然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接近,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新型冠状病毒同样来源于野生动物。武汉“华南海鲜城”是最早发现的疫源地,这个市场同时还销售活体野生动物,摊主和顾客都有机会接触野生动物携带的冠状病毒,病毒通过变异获得感染人体的能力成为全新品种[2]。当然,后续还要做更多实验进行检验这个假说。

     基因复制不可能100%准确,所以“变异”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必然伴随的生命现象。一旦变异产生了有意义的差别,我们就认为诞生了新品种。

     Q2:前一段时间没有新发病例,怎么现在突然出现一大批?

     杏林小草: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存在其它疫源地 - 最早发现的患者跟“华南海鲜城”存在关联,武汉卫健委立刻关停该市场并进行清洁消毒。后来陆续出现一些与“华南海鲜城”无关的感染者,于是武汉又开展了全市农集贸市场、感染者住所的卫生消毒。

     诊断能力提高 - 刚开始无法确定病原体,只能靠临床诊断,检出能力有限。锁定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之后,可以生产核酸检测试剂,提高了检出能力。试剂生产同样需要时间,先前只能优先照顾武汉的重症或者疑难病例。随着试剂产能提高,检测范围和区域逐步扩大,武汉和其他城市发现更多病例是必然现象。

     再次出现新病例完全在预料之中,1周前的课上已经发出提醒:

    

    精讲班授课内容

     关于再次出现新病例的问题,还可以围观美国CDC的点评:点击传送门跳转查看。

     Q3:先前武汉说没有新发病例,却在境外发现了病例,这是怎么回事?

     杏林小草:跟诊断能力有关——武汉有1100万人口,不可能实施全市普查。甚至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优先普查也做不到,因为现在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节,患者人数特别多。

     相反,从武汉到其它国家/地区的旅客人数并不算多,从出境游的统计数据看大概是每天数千人的样子,分散到具体国家/地区的人数就更少了。于是,外国/地区政府完全有能力给武汉来的旅客全部做一次筛查,还能全程精准跟踪每一位旅客后续的情况。

     传染病真真切切影响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别看中美在经济领域有摩擦,但是疾病防控方面的合作一直很顺畅。我翻译了美国CDC的媒体通气会:

    

    CDC媒体通气会译稿

     里面有一句话叫“our colleagues in China”,我特地向美方求证这句话是指“美国CDC驻华工作人员”还是指他们的“中国同行”?美国CDC明确回复是他们的驻华工作人员。也就是说,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疾控人员也参与了中国境内的调查,希望这条消息可以让大家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持起码信心。

     Q4: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像非典那样凶猛?

     杏林小草:国内、国外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综合中外的病例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远比SARS冠状病毒温和。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接近,而且变异又是必然存在的现象,完全有可能演化出更强的传染性和致病力。所以,我们在行动上要按照更高规格来对付它,这就是传说中的“高配”思想。

     Q5:感染之后有什么表现?

     杏林小草: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处置指南》做了不错的总结,感染之后的表现包括[3]:

     单纯性感染

     轻症肺炎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从武汉、北京、深圳以及泰国、日本等地报告的病例来看,大部分患者属于轻症。目前已知的重症病例存在老龄、基础疾病等不利因素。其实,这些因素搭配最最普通的肺炎也能产生致命后果,因而,出现死亡病例并不代表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强。

     Q6: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能不能治疗?

     杏林小草:目前还没办法直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治疗,本质上还靠患者自己清除病毒。不过,我们可以给患者提供支持治疗,帮助患者挺过难关,相当于间接治愈疾病[3]。

     支持治疗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讲就像这样:

    

    爬雪山

     肺炎就像一座雪山,爬到山顶相当于征服了感染(清除病原体痊愈)。单靠患者自己的力量恐怕半山腰都爬不上去,假如我提供了氧气瓶、防寒服、护目镜、手杖、登山靴、营养品等等登山装备,那么爬上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所以,就算治疗的目标不是针对病原体本身,仍然有可能挽救生命。从武汉、北京、深圳、泰国提供的资料看,现有的支持治疗发挥了预期作用。

     温馨提示:未来有可能看到重症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增加,这是检测试剂普及、诊断能力提高之后必然出现的现象。

     Q7: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可能“人传人”?

     杏林小草:最早发现的病例并没有“人传人”的迹象。后来发现了一些感染者,他们与“华南海鲜城”没有直接关联。这些感染者家里有人先发病,因此怀疑可能出现“人传人”。

     不过,先发病的家属本身是“华南海鲜城”的摊主,海鲜城的病毒也可能通过摊主的衣服带回家,再感染其他亲属。这种情况不属于”人传人“,因此,卫健委对“人传人”的总结是没有明确、不能排除。

     退一步讲,即使存在“人传人”现象,人际传播能力也很弱,很难在人群中持续扩散,这就是“有限”人传人的意思。

    

    传染病扩散动力学模型

     左图是传染性强的病原体,一名感染者传染2~3个人,病原体有能力在人群中扩散。

     右图是传染性弱的病原体,一名感染者传染0~1个人,病原体的传播链条随时会中断,无法形成持续扩散。

     泰国和日本的观察也能佐证:他们确诊输入型病例之后开展了同机旅客的追踪,并没有发现传染现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具备人传人能力,也是非常弱的。因此,我们推断近期出现较多新增病例最大可能还是存在隐藏疫源地,这就是武汉开展市场卫生整顿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原因。

     Q8:马上就要春节了,平时要怎么预防呢?

     杏林小草:根据目前掌握的流行病学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日常生活做到以下五点[4]:

    

    WHO公众预防建议

     特别提醒:洗手非常重要!正确洗手要做到搓足时间、搓够范围。

     这是因为环境中的病原体沾染双手,无意触摸到眼睛、鼻子、嘴巴或者进食时污染食物都有可能发生感染。

     Q9:要不要佩戴口罩呢?

     杏林小草:现在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季,公共场所经常碰到咳嗽、打喷嚏的路人。在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的地方,很难按照WHO的建议“避免近距离接触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士”。我们甚至不能指望咳嗽、打喷嚏的路人遵照WHO建议做出遮挡。

     这时候就存在飞沫传播的风险,防护方法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指南》,使用普通医用口罩[5]。

    

    深圳北站春运状况

     Q10:病毒那么小,医用口罩管用吗?

     杏林小草: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翅膀,必须借助飞沫才能逃离呼吸道,近距离接触吸入飞沫就有感染风险。飞沫的尺度比较大(肉眼就能看见),医用口罩能过滤飞沫,就能避免感染[5]。

     N95口罩适用于产生大量气溶胶的场合,比如气管插管等医疗操作[5]。别看N95口罩很高档,佩戴不当(出现侧漏?)反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对了,N95口罩对使用者有一定要求,需要专门培训如何操作。

     Q11:医用口罩选哪个牌子好?

     杏林小草:医用口罩是特殊商品,受到严格监管,合格产品都没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些非医用口罩巧起名字,造成消费者混淆。教大家一个避免踩坑的小技巧,购买时一定要看看产品包装的说明,认准符合YY 0469-2011标准。

     符合YY 0469-2011标准的口罩就是上述指南说的“医用口罩”[5]。

    

    某品牌口罩说明书

     Q12:我们现在还安全吗?

     杏林小草:虽然疫情出现一些进展,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并没有提高中国的旅行风险评级,这是北京时间2020年1月20日20时美国CDC官方网站的截图:

    

     Q13:大医院人满为患,现在看病怎么办?

     杏林小草:要善用分级诊疗,实际上绝大多数基层医院能够顺利完成呼吸道感染风险所需的检查,即使我自己带开的老病号也会建议先到基层医院评估,确实需要到大医院再做安排:

    

    

     重要通知:希望春节期间得到新型冠状病毒方面协助的在册学员,请按照课堂群的通知将春节期间的行程安排张贴到评论区,以便协调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 de Wit E, van Doremalen N, Falzarano D, Munster VJ. SARS and MERS: recent insights into emerging coronaviruses. Nat Rev Microbiol. 2016 Aug;14(8):523-34. PubMed: 27344959

     [2] Lu H, Stratton CW, Tang YW. Outbreak of Pneumonia of Unknown Etiology in Wuhan China: the Mystery and the Miracle. J Med Virol. 2020 Jan 16;10.1002/jmv.25678. PubMed: 31950516

     [3] WHO.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when novel coronavirus (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access: 2020-01-19

     [4] WHO. Health topics (Coronaviru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access: 2020-01-19

     [5] WHO.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uring health care when novel coronavirus (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access: 2020-01-19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