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空气传播?
2020/2/8 19:49:13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最近有个医学名词火了,我看公众号后台出现不少类似的提问:

    

     说起来,这都是构词习惯差异造成的误会。

     在中文里,凡是以空气为载体的疾病传播,不管是飞沫、飞沫核还是尘埃全都算:

    

    统编《流行病学》教科书截图

     英文则特指飞沫核这类可以长时间悬浮、远距离传播的小微粒,并不包括飞沫:

    

    CDC指南截图

     小微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物体统称气溶胶,因此,英文医学文献经常把“空气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当作同义词来用。

     当然,在容易出现混淆的地方,最好直接使用“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这种更具体的名字。

     理顺术语的含义之后,我们简单讲讲新冠病毒会不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现在疫情还未结束,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目前的判断主要依据已有冠状病毒的知识,以及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阶段我们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人群中流行。

     新冠病毒疫情至今,(疑似)气溶胶传播事件主要发生在医院内,跟某些医疗操作关系较大。当年SARS流行的时候也有类似现象——偶尔出现气溶胶传播,而且主要集中在医院内,日常生活不易碰到。

     气溶胶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传播距离远,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感染,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2003年国内医院很少使用N95口罩,医护人员标配的外科口罩无法阻挡气溶胶。大量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感染、病倒,使得公众特别恐慌。

     我通过互联网指导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也有一段时间。我们团队采用WHO方案,这套方案重点盯防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至今未见家属大规模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工作组也在持续评估WHO方案是否有效,暂时没有见到世界卫生组织调整相关建议。

     美国疾控中心、欧洲疾控中心、英格兰公共卫生署等机构也先后发布各自的日常生活防护指南,核心内容仍然是防范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这些都能说明日常生活没有必要对气溶胶这类次要传播方式过于担忧。

     相关阅读

     1. 难道15秒就能感染?

     2. 还在痴迷手消毒?看看幼儿园小朋友做的实验吧

     3. 新冠病毒能活几天?

     4. 隔离14天到底够不够?

     5. 小区出现新冠病例,我的风险有多大?

     6. 新冠接触者的风险评估(美版)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