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疫情新变化
2020/3/2 22:12:40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我们先来看欧洲疾控中心(ECDC)做的全球新增病例数汇总:

    

     蓝色柱子代表中国,橙色柱子代表中国以外的国家/地区。这张图清楚地展示了总体形势:中国明显好转,境外疫情持续恶化。

     可见,接下来我们要特别注意境外输入型病例。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宁夏出现境外输入型新冠病例

     随着国外疫情进入快速爬升期(指数增长期),预计境外输入型病例还会更多,因此:

     如果大家有亲朋好友要从国外回来,一定要提醒他们入境后遵守防疫指导(目前的政策是回家主动隔离14天,有异样立即按当地政府要求联系有关部门)。

     如果大家需要接待外国客人,现在要开始准备工作预案:能协商改用电话或者远程沟通的,尽量减少碰面;必须见面会谈的,需要重点防范飞沫:

    

    防范飞沫的主要方法

     图片提到的防范方法我们已经用了整整一节课进行详细介绍:这是传送门。

     完成接待工作之后记得洗手,至于外国客人用过的座位、一次性杯子、厕位等,按照目前的公共环境保洁和消毒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我需要特别强调:上面说的“外国客人”是指所有境外国家/地区。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前,不建议根据当地报告的病例数量进行风险分级。因为有些国家/地区制定的诊断标准特别严苛,报告的病例数量远低于实际情况;还有些国家/地区甚至选择放弃。

     我不打算讨论别国政策,但是分析疫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政策对统计数字的影响。

     我对其他国家的疫情持悲观态度,还因为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可能会迷惑当地民众和政府放松警惕。

     隐匿性的第一种表现是无症状阶段就有传染性,这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德国撤侨研究:

    

     封城之后德国从武汉撤侨,在114名无症状的德国人中查出2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电镜检查能够找到完整病毒颗粒,细胞培养证实病毒是活的,具有感染性。

     隐匿性的第二种表现是大多数感染者并不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到中国进行了考察,联合报告显示:高达80%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为轻型~普通型。轻型患者完全没有肺炎表现;普通型患者表现为肺炎,但是病情不严重。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这种“悄悄进村、打枪不要”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容易躲过监控体系,武汉就是吃了这个亏。

     当时对新冠病毒了解不多,还算情有可原。可惜,现在还不少国家没有吸取经验教训,正在重蹈覆辙,这就是我感到悲观的原因。

     同样道理,国内已经不少地方连续“零新增”,但是大家还不能放松警惕。因为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感染者是监控盲区,“零新增”并不代表疫情结束。我们还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待这些隐匿的感染者痊愈。

     现在还潜伏着感染者,这个隐患大不大呢?

     我们估计风险并不大。新冠疫情至今,我们看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家庭聚集,这说明家庭成员属于高风险人群。广东省正在开展确诊病例的家庭内传播研究,目前初步测算家庭成员的二代续发率大概是3%~10%,这个数字并不算高。

     2月18~20日世界卫生组织来广东考察的时候查看过原始数据,他们也同意这个测算并且写进报告里: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既然高风险人群的风险水平也不算高,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坚持,那么社区潜伏着的感染者很难引起大反弹。

     “新冠病毒传染性不算强”这个判断,在其他地区和其他场景里也有类似结论。比如,四川省报告0.9%的密切接触者发生了感染: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又比如,泰国在1月份发现两位入境旅客为新冠肺炎患者,随后找到了他们邻座的乘客,同机的机组人员,以及有过密切接触的机场工作人员。他们分别在接触后第1、12和14天做了核酸检测,所有人的三次核酸检查均为阴性。

    

    泰国入境旅客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报告

     甚至连前线医护人员感染也不是本次疫情的主要形式: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不同地方、不同场景的数据都说明了新冠病毒传染性并不算强。既然如此,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病例猛涨呢?

     这个问题我们在2月19日的课上已经介绍过,跟人类活动有关:

    

    人类活动促进疫情扩散

     世界卫生组织来华考察之后也认可这个判断: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不能放松警惕,争取国内胜利!

     接下来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Q1:听说抗新冠要打持久战,是不是这样?

     杏林小草:是的。我们估计国内的本地疫情很可能在未来几周内结束,不过,仍然面临死灰复燃风险,举例:

     国外疫情持续发展,将来很可能“倒灌”回中国。

     中间宿主还没有找到,再次出现“动物传人”的隐忧没有消除。

     Q2:难道以后都要过这种苦逼日子吗?

     杏林小草:本地疫情结束之后,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恢复正常。持久战的后半段不会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明显影响:

     对入境人士进行隔离,可以防范国外疫情“倒灌”。这项措施的实施对象并不是本地居民。

     全面禁止贩卖野生动物、加强市售肉禽蛋检疫,可以消除“动物传人”的隐忧。这些措施并不妨碍日常生活。

     所以说:今天的坚持就是为了明天的舒适!

     Q3:什么时候能用上疫苗?

     杏林小草:我们在细胞研究中发现康复期血清可以消除病毒的感染性,说明人体可以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这是好事情。

     不过,能产生中和抗体并不代表马上就能生产疫苗。先前做的SARS疫苗发现了安全性问题——部分成功接种实验疫苗的动物在感染SARS冠状病毒后不仅没有表现出免疫保护,反而出现了病理免疫反应,死亡率甚至高于未接种组。

     新冠病毒会不会也有这个障碍?有没有办法克服?这些都是疫苗研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可用的疫苗。

     Q4:隔离14天到底够不够?

     杏林小草:世界卫生组织看过中国掌握的流行病学资料之后,继续维持潜伏期上限14天的判断: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医学是概率科学,超过“最长潜伏期”的现象一定存在。这个知识点我们在2月5日讨论过,感兴趣的同学可戳传送门。

     Q5: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大吗?

     杏林小草: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18岁年龄组的罹患率最低,仅占报告病例的2.4%,感染之后的病情也较轻。

     不过,现在掌握到的病例主要是有症状的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并没有完整覆盖全人群。因此,现在还无法准确回答儿童是否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Q6:小朋友很难配合防疫措施,我特别担心开学!

     杏林小草:本地疫情结束之后再来安排线下开学,那时候就能跟平常一样生活、学习,不需要小朋友配合做额外事情。

     当然,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起来。技多不压身,更何况是保命技术!

     Q7:新冠肺炎是不是很难治,到现在都没有特效药!

     杏林小草:初步统计发现轻症患者从发病到临床痊愈需要2周时间,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需要3~6周时间。跟流感、腺病毒这些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差不了太多。

     在实验室确诊病例当中,病死率粗略估计是3.8%;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裕的地方,这个数字只有0.7%。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的感染者是监控盲区,这个群体可能相当庞大,所以实际的病死率很可能低于上面的粗略估计。

    

    世卫组织联合报告

     Q8:我在新加坡,现在政府佛系抗疫,我担心他们hold不住!

     杏林小草:新加坡处在疫情的早期阶段,以输入型病例为主,在入境处就能锁定风险人群。再加上中国及时分享相关信息,使得新加坡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防疫政策,并不需要太多招数,难怪外界感觉新加坡在“佛系抗疫”。

     招数虽然不多,但是全打到了关键点上,所以我对新加坡疫情持谨慎乐观的判断。

     “谨慎”主要是因为新冠病毒比较狡猾,新加坡先前采用的入境筛查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先前我们对新冠病毒了解也不多,中了它的奸计也无可奈何。

     所以,新加坡应该已经有了本地病例,说不定已经在蔓延了,只不过感染者症状不重,没能进入监控。

     “乐观”是因为新加坡政府非常有效率,在追踪密切接触者、监督隔离方面很给力。疑似阶段甚至风险阶段就开始严格隔离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如果疫情发展超出预期,我相信新加坡政府会立即调整策略。

     住在狮城的VIP曾经征询我的意见,在仔细推演新加坡疫情走势之后,我建议他们继续遵守新加坡卫生部的公众指引,留意本地新闻,关注疫情变化以及政府指引的更新。

     如果还想加戏,仅限以下三种低成本、易实施的措施:

     1. 取消聚会活动。

     2. 每次采购多日物资,减少外出购物次数。

     3. 保持人与人距离≥1米。

     Q9:我在XX国,这里已经有人确诊了,我能怎么办?

     杏林小草:先掌握预防疾病的正确理念,可以参考这几节课的内容:

     1. 戳这里可看:新冠病毒有哪些载体?如何安全使用厕所?

     2. 戳这里可看:如何防范病毒飞沫?怎样洗手效果好?要买哪种洗手液?是否需要戴手套?要不要购买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机?推荐哪种消毒剂?多久喷一次消毒水好?外出回家如何处理衣服、背包、鞋子?要不要准备护目镜?

     3. 戳这里可看:勤洗手皮肤干怎么办?

     如果你是在册学员,并且身处海外,请联系群助教安排私聊小群,我将尽力提供指导。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在公众号查询关键词【Q】获取入群方法。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