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无症状传染!
2020/4/7 22:00:19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媒体讲的“无症状传染”包括好几种情况,比如,处在潜伏期,还没有出现症状却已经有传染性的患者;从头到尾都不会有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曾经出现症状,现在进入康复期,症状消失但是仍有传染性的患者。

     学术研究应当分清楚具体是哪种情况,面向公众的宣传和管理却不必细分,重点关注没有症状也能传染。

     “无症状传染”里的康复期患者风险最低,一方面他们已经进入医疗体系,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随访,不容易遗漏;另一方面,他们的传染性也很弱。

     最新一期《Nature》杂志发表的病毒学研究显示,发病第10天开始就很难从患者的标本里培养出活病毒了,嗯,包括那些核酸检测仍为阳性的患者:

    

    发病后病毒培养阳性率变化

     相反,潜伏期和隐性感染者的风险更应该引起重视,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来看新加坡最近的情况:

    

    新加坡疫情

     新加坡的本地疫情并没有预期那样结束,甚至还有增多趋势。我们早在一个月前就讲过无症状传染是新加坡模式的漏洞。

     我们可以根据新加坡防疫工作的表现推测无症状传染的情况。根据4月份以后的最新进展,我们估算无症状传染的R0应该在1.2~1.8之间。这个数值说明无症状传染并不像过去想的那么弱,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形成燎原态势。

     英国学者的测算也得到类似结果,他们发现潜伏期患者的贡献度最高,可达45%,隐性感染者也贡献了5%:

    

    各类传染源的贡献比重

     粤港合作的一个科研项目也发现患者在出现症状前的1~2天传染性最强:

    

    新冠患者各阶段的传染概率

     甚至一直很抗拒口罩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接纳全民戴口罩的中国方案——早在2个月前,我已经告诉大家公共场所全民戴口罩本质上是强制拦截有症状、无症状、潜伏期感染者的飞沫,也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棉质口罩、自制口罩。

     为了鼓励美国民众积极响应,CDC还煞费苦心地做了一个自制口罩的指南?像我这种手笨的人也能轻松学会,给他们点赞:

    

    CDC教你DIY口罩

     希望同学们看过这些最新动态之后能够意识到无症状传染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来看预防新冠病毒无症状传染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国内的同学已经轻车熟路了——新冠病毒的无症状传染也是通过飞沫传播,防护方法并没有特殊(具体内容已经用了N节课详细剖析,点开历史消息就能查看):

    

    防范飞沫的主要方法

     无症状传染的危险主要体现在隐匿——感染者有可能就在你身边,看起来并没有异样(甚至比你还壮实?),如果以貌取人的话那就有可能中招了。

     相反,只要我们认识到无症状者也可能有传染性,防护不松懈,那么无症状传染一点也不可怕。

     对政府来讲也是同样道理——先前没有症状就不统计,这种处理很容易让人产生“无症状不需要管理”的错觉。现在,全部列入统计并每日公示,可以督促政府进行严格管理。

     另外,还有些事情只能依靠政府出面才能办成,比方说安排抽样调查、资助相关研究。这些幕后工作已经开始了,大家不用太担心。

     如果遇到不合理、不作为的事情,请用好国务院小程序这个神器。

     下面回答最近收到的提问。

     Q1:公开无症状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好像风平浪静的?

     杏林小草:难道你想波涛汹涌吗?

     列入统计、每日公开只是加强工作的第一步,再加上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偏长,无症状、轻症的比例高,这些都不利于发现问题。虽然这几天公布的数字平平淡淡,可我们仍然不敢说太平无事。

     Q2:为什么不做普查呢?

     杏林小草:普查性价比太低,而且没有必要——决定防疫措施要不要升级,并不需要精确数字,有个数量级估计足够了。

     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了——他们也清楚自己的方案有个漏洞,但是并没有刻意安排特别的检测,主要盯着本地确诊病例数,根据这个数据进行估算,一见势头不对立刻调整策略。

     Q3:我就在新加坡,但是我看政府像挤牙膏那样做加强,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乐不乐观?

     杏林小草:新加坡原来的策略虽然没有按预期扑灭疫情,但是延缓蔓延并没有问题。即使最悲观的测算,新加坡的本地病例也不算多,留给政府的空间非常充裕。

     这次调整其实已经在政府预案里了(如果你有仔细查看公开文件的话),从发现异样到各级落实全程反应足够敏捷,我愿意继续给他们谨慎乐观的预测。

     偷偷告诉你:我那些海外VIP里,住在新加坡的最让我放心?

     Q4:小孩在美国,暂时不打算回来,但是他有哮喘要长期吸激素,不知道风险大不大?

     杏林小草:新冠肺炎合并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哮喘和长期吸入激素的风险还没有足够数据进行分析。

     以我们的临床观察看,青壮年哮喘患者不管是否长期吸入激素治疗,似乎没有表现出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倾向;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似乎也没有出现重症倾向。

     有关吸入激素与感染风险的问题,还可以参考第33课的讲解。

     Q5:我爸高血压长期吃缬沙坦,听说吃这种药容易感染新冠?现在防疫变成常态,特别焦虑!

     杏林小草:名字叫“××沙坦”的药物属于ARB类,名字叫“××普利”的药物属于ACEI类。这两类药物跟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有些瓜葛,因此,有人提出服用“××沙坦”、“××普利”的病人可能存在风险。

     不过,这种判断纯属理论推测,而且,就理论而言ARB、ACEI类药物还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ACEI/ARB与新冠病毒的潜在相互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复杂系统,医学还没有发展到物理学那样的高度(可以进行准确理论推导)。“新冠疫情期间ARB、ACEI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临床实验来回答。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展相关的临床实验,但因为它们是常用药,所以国内外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观察。由于目前没有观察到ARB、ACEI存在特别不好的影响,因此,主流意见是继续维持ARB、ACEI治疗。

    

    主要指南汇总

     具体到每一位患者,我会根据ta的病情分析ARB、ACEI的重要性。比如,有些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合并器官损害,目前仅靠一种降压药就能让血压达标,这时候ARB、ACEI并不是患者的唯一选择。假如这样的患者对ARB、ACEI疑虑重重,紧张情绪已经造成血压波动、睡眠不好,甚至打算自行停药,还不如帮ta改用其他降压方案。

     病毒这么讨厌,难道就没有办法根除它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了解病毒。刚好,当当网送了我几本卡尔?齐默写的《病毒星球》,我打算转送给评论区排第1名的那位同学:

    

     招生启事:报名参加精讲班,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感兴趣的同学请回复【Q】获取入群方法。

     加入小蜜群:深入交流、讨论,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