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课 地贫宝宝能不能补铁?
2020/6/29 21:43:20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很多人以为地贫宝宝不可能缺铁,开讲之前咱们有必要先理清楚地贫宝宝到底会不会缺铁?

     我们知道,地贫存在“铁过剩”倾向,而缺铁是“铁不足”。一个是“过剩”,另一个是“不足”,光看名字就能猜到地贫和缺铁在生物学机制上互相掐架。

     临床观察也证实,大多数情况下地贫患者的缺铁发生率低于同龄同性别的正常人。不过,儿童期是少数例外。

     这是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铁,远远超过了地中海贫血造成的“铁过剩”。如果喂养不当,或者存在其它缺铁风险因素,那么地贫宝宝完全有可能出现缺铁,甚至发生缺铁性贫血。

     另外,地中海贫血的铁过剩还有一个规律——地贫越严重,铁过剩越明显。随着地贫筛查逐渐普及,重症地贫已经很少见了,现在能遇到的地贫宝宝几乎全是轻症的。

     轻症地贫的铁过剩倾向并不明显,轻症地贫宝宝合并缺铁的病例并不少见。

     明白了地贫可以合并缺铁之后,地贫宝宝能不能补铁就有答案了——如果地贫宝宝出现缺铁,不仅能补铁,而且必须补铁。

     当然,地贫自带铁过剩属性,所以,地贫宝宝接受补铁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这节课就拿“风险系数”比较高的口服铁剂为例进行介绍。

     我们通常先看父母的情况。为什么先检查父母呢?因为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病,而且致病基因的遗传规律也已经破解了。只要知道父母的情况,我们就能推算出宝宝可能的情况。

     父母的体检资料、婚/孕检资料,都能提供地贫线索。如果当地财政充裕,政府提供了“高配版”的婚/孕检地贫筛查,那么判断的准确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跟着再看宝宝的血红蛋白浓度,这个指标就在血常规报告单里,它是地中海贫血严重程度的风向标。准确判断地中海贫血轻重,应该动态观察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以此确定基线血红蛋白水平。

     如果只有一份血常规报告,医生在评估的时候就要跟其它资料进行对比,看看彼此的结论能否互相印证。

     最后还会看患儿的年龄——年龄小,生长发育快,意味着铁需求量旺盛,可以抵消地贫铁过剩,补铁风险其实并不会特别高。

     大一点的娃也有别样的优势——地贫在大儿童身上表现更加充分,对病情轻重的判断更加容易,诊断和风险评估更加准确。

     以上三步是用药之前的风险评估,当然,医生要关注的细节还有很多,这里就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来说。

     等等,最重要的指标竟然没有铁蛋白的份儿?到底怎么回事?

     主要还是干扰铁蛋白检查的因素太多、太常见,以至于“铁蛋白高”的患者当中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的铁过剩。

     正因如此,铁蛋白虽然也是铁剂治疗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但它的“话语权”有限,分析铁蛋白的结果一定要结合其它资料,不然就会阴沟里翻船。

     结束正课之前,我还要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干扰因素造成的铁蛋白升高,往往会飙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从数字上看非常吓人,这个心理预防针要提前打好。

     小结一下这节复习课的重点:

     1. 地贫宝宝同样有可能出现缺铁。

     2. 如果地贫宝宝出现缺铁,需要补铁。

     3. 地贫宝宝补铁有章法可循,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4. 铁蛋白化验结果要谨慎解读,定期复查中突然飙高往往是干扰因素造成的。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们也花了不少时间介绍地中海贫血,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同学请用好公众号的搜索功能:

     招生启事:想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报读精讲班!戳这里查看精讲班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取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