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课 肌组织损伤的化验方法
2020/11/9 22:03:03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上节课还留了一道问题: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两个都很高应该怎么看?

     按照我们学过的来源分析方法,至少要想到两种可能性:

     1. 只有肝脏出问题,由于肝脏既有丰富的ALT,也有丰富的AST,所以肝病本身就能同时出现ALT、AST明显升高。

     2. 肝脏和肌肉都出现问题,化验到的ALT主要来自肝脏,而AST则来自肌组织(或者肌肉、肝脏各贡献一些AST)。

    

    ALT、AST的主要来源

     这两种情况又要怎么区分呢?

     我们可以从病史、体格检查当中寻找补充信息,这是一种方法。

     别看这些方法很原始,有时非常奏效——要是患者没有四肢酸痛、四肢无力,没有胸痛、腹痛,近期没有做过剧烈运动,也没有使用可能出现骨骼肌毒性的药物,那么肌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很小,应该优先考虑第1种可能。

     化验需要用到精密仪器,看起来很高科技。病史、体格检查用的工具显得非常简陋,对了,问病史连工具都不用?就是一问一答。

     直觉上看,化验更高级,更能解决问题。然而,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高级检查”跟“初级检查”更像互补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初级”与“高级”的关系

     精讲班讲过的地中海贫血也有类似情况:有些地贫靠基因检测不太容易发现,在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面前却常常露出马脚(?详见第74课)。

     讲到这里,我相信有同学会不服气:前面说的那些要求有点高啊,又要这里不疼、那里不酸,还要没这个风险没那个风险。要是患者不按这些套路来,又能怎么办?

     哈哈哈哈哈哈,病史、体格检查可以给ALT、AST化验补充信息,但也不是万能的。遇到区分不了的情况,可以增加检查项目,获取更多信息。

     增加什么检查好呢?

     按照来源分析的思路,我们应该寻找主要来源于肌肉的酶。幸运的是,很早之前就找到了——肌酸激酶。对了,它的英文缩写是“CK”,正好跟那个化妆品重名?

    

    CK的主要来源

     图片清楚地展示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含有丰富的CK。神经组织也有CK,不过,总量上只能充当陪衬。其它器官含有的CK微乎其微,可以无视。

     遇到ALT、AST都很高,病史、体格检查又拿不准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做CK检查:

     如果CK很高,可以证实患者还存在肌组织损害。

     如果CK不高,可以认定AST升高是肝脏损害造成的。

     其实,来源分析这个思路并不局限于酶类,其它物质也可以。只是酶的催化作用特别方便化学检验,测定技术比较简单,因此发展得早。

     随着科技进步,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手段也在增多,那些没有催化作用的大分子也能测出来了。就拿肌组织举例吧,我们不单能化验CK,还能化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等等。

     肌钙蛋白作为后浪,由于诊断能力卓越,已经成为心肌/心脏疾病的核心检查:

    

    基于肌钙蛋白的诊断系统

     说到急性心肌梗死,它和我们要讲解的主题(NAFLD)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NAFLD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又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

     NAFLD的跟屁虫(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等),它们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NAFLD的中文全称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然而,从死因统计上看,心血管疾病才是NAFLD患者的头号杀手。

     我们千万不要被NAFLD的名字骗了,仅仅当它是一种肝病。想要战胜NAFLD,就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它。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