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课 哪种新冠疫苗更加好?
2021/1/25 21:13:36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这节课聊一聊新冠疫苗。

     Q1:为什么别的疫苗就一两种,新冠疫苗却有十多种?害我选择困难!

     A:疫苗千变万化,核心原理始终如一,就是把抗原送进人体,让免疫系统提前得到训练。将来遇上真正的敌人(病原体),免疫系统就能快速反应,来一个先下手为强。

     把抗原送入人体的办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对应不同品类的疫苗。我们还不知道哪种方法最适合新冠病毒,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新冠疫苗纷繁复杂的根本原因。

     对了,能上新闻的疫苗还是比较有名气的,我刚刚查了一下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简报,还在实验室阶段的新冠疫苗有173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也有64种?

     大家可以放心,几轮优胜劣汰之后不再需要选择困难。

     Q2:为什么国内选用灭活疫苗呢?

     A:把病原体打死,直接利用病原体自带的抗原做成的疫苗叫做“灭活疫苗”。

    

     这种做疫苗的方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就是培养病毒的过程比较辛苦——既要小心呵护,又得时刻提防病毒跑路?

     幸好国内已经没有大规模疫情,才有可能选择这种稳健方案。

     Q3:最早成功的疫苗好像不是灭活疫苗吧?为什么中途换品种呢?

     A:记性不错?最早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叫做载体疫苗,是陈薇院士研发的。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的抗原其实是基因编码的,我们现在掌握的科技不仅能够分离基因,还能把这段基因“嫁接”给别的病毒。通常选腺病毒,因为它们比较傻白甜?

     腺病毒起到运输工具(载体)的作用,把新冠病毒抗原的编码基因护送到人体细胞内。获取疫苗基因之后,人体细胞开始生产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

    

     载体疫苗特别适合在实验室里快速设计、快速生产,陈院士又是这方面的大牛,做到全球首发当之无愧。

     载体疫苗明明领先一步,为什么这次全民接种没有它的份儿呢?这是因为野生的腺病毒就在我们身边,大家对它多多少少有些免疫力,这会妨碍它发挥载体作用。

     这是载体疫苗的通病,所以,腺病毒载体疫苗暂时落选并不意外。其实,通过载体疫苗快速验证新冠病毒可以做成疫苗,这才是陈院士最大的功劳。确信新冠病毒可以做成疫苗,大家才有信心去探索更加有效的疫苗形式。

     Q4:为什么英美又选择mRNA疫苗?

     A:mRNA疫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化学合成。除了病毒基因测序跟生物学沾边之外,剩下的就是化工制药的事儿?

    

     从生产的角度讲,mRNA疫苗可控性更高,也更容易扩充产能。像美国这样感染人数遥遥领先、雄冠全球的国家,选择更方便量产的方案也是可以理解的。

     mRNA疫苗大规模用于人体,这还是第一次,前方还有很多未知数。中国已经没有大规模疫情,社会生活稳定,可以从容选择成熟方案。

     Q5:灭活疫苗不是落后技术吗?

     A:当然不是啦,历史悠久 ≠ 过时?

     甲肝、脊髓灰质炎、流感、乙脑、狂犬病的灭活疫苗现在都还是主力选择呢!

     对了,欧洲的Valneva药厂已经启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了,旅欧的同学如果对灭活疫苗感兴趣,可以上他们的官方网站看看有没有机会参加:https://valneva.com/research-development/covid-19-vla2001/

     Q6:国产灭活疫苗和进口mRNA疫苗二选一,你会怎么选?

     A:我会毫不犹豫选国产灭活疫苗,因为灭活疫苗这个技术最符合现阶段的国情——没有大规模疫情,可以淡定选用最成熟稳健的技术。

     其实,不同类型的疫苗各有千秋,每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和研发进度选择最适合的就好。抛开客观因素瞎攀比,纯属耍流氓?

     Q7:现在打新冠疫苗是不是当小白鼠啊?

     A:新冠疫苗毕竟是疫苗界的小学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时间继续做研究,跟乙肝疫苗这些老大哥不能比。

     不过,国产灭活疫苗完整经历了三期临床试验,现在已经有1500万人次接受注射,至少不需要担心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Q8:可是国产苗的有效率一次比一次低啊!

     A:哈哈哈哈哈哈,不同的研究人群、不同的判断标准都有可能造成数字变化,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常态。

     大家看研究报告要抓住重点——接种者极少出现重症,这是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载体疫苗,包括中国的、外国的)。

     打疫苗至少能免死,知道这一点我就心里有底了。

     Q9:噗,这追求也忒低了吧!

     A:“既免病又免死”当然最好啦,我们都希望打完疫苗之后就能恢复到以前的生活。

     如果这个美好愿望实现不了,能“免死”其实也不赖——接种以后得新冠就是几天病假的小事儿,回来还是一条好汉!

     对了,“只能免死不能免病”的疫苗早就有先例了,它就是卡介苗——接种卡介苗之后仍有可能染上结核病,但是几乎不会发生重症结核。

     Q10:听说疫苗对新变异的病毒可能无效,是不是真的?

     A:现在还不知道,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继续做研究。我自己比较乐观——新冠已经肆虐一年多,变异速度没有原先估计的那么快,大不了跟流感疫苗一样,定期调整抗原组分抵消病毒变异的不利影响。

     有些免疫学家比我还乐观——他们意外发现有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T淋巴细胞对SARS病毒、MERS病毒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假如这是个普遍现象,交叉免疫应该足以克服新冠病毒变异的影响,特别走运的话还可能造出广谱型冠状病毒疫苗(一次搞定SARS、MERS、COVID-19以及那些造成普通感冒的不知名冠状病毒)。

     ↑上述超乐观预期不代表本人立场?

     Q11:既然灭活疫苗那么好,为什么老人小孩不给打?

     A:现在是摸索阶段,很多条条框框只是出于谨慎的考虑。随着接种人群扩大、观察时间增多,积累足够多安全性数据之后会慢慢放开限制的。

     灭活疫苗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我们对灭活疫苗的共性规律也有较多研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很可能是适用人群最广的品种(这也是中国选灭活疫苗的重要原因)。

     关于新冠病毒,你还想聊些什么,请到评论区撩?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