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课 新冠的灵魂拷问
2021/2/8 23:04:19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节前最后一节课,我来答一答上节课留下的谜题,咦,怎么有种自己挖坑自己踩的赶脚?

     Q1:全球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经超1亿,因为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还是因为新冠病毒隐匿性强?

     杏林小草:这道题我选隐匿性强,因为数据显示将近一半的新冠传播发生在无症状阶段,大家感觉良好的时候就把新冠病毒传播出去了。

     核酸检测只能发现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而最适宜检测的时间窗又那么的稍纵即逝?

     飞沫是新冠病毒最主要的载体,有呼吸就有飞沫,我们用感官却很难察觉飞沫的存在。

     新的受害者也有50%的概率会在出现症状之前就把病毒传播出去,开启新的一轮循环,用星爷的经典台词形容再贴切不过:

    

    唐伯虎点秋香截图

     传染性的强弱可以用基本再生数R0来定量比较,R0表示一名感染者可以传染给几个人。

     新冠的R0介于2~3之间,在传染病排行榜当中只能当小弟:

    

    常见传染病的R0

     可见,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强,它只是善于伪装。深刻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保持警惕,不要松懈该有多么重要!

     Q2:一位正在跑步的帅哥/美女,一位正在咳嗽、高烧的3岁小童,他们都是陌生人,盲猜一下哪位更像新冠病毒感染者?

     杏林小草:这道题我选正在跑步的帅哥/美女。

     为什么不考虑发高烧、咳嗽的小朋友呢?因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很少出现症状。出现症状的新冠患儿,大多表现为轻微症状,出现高热的可能性极小。

     在彼此陌生,只有症状这一条线索的情况下,当然押宝正在跑步的帅哥/美女啦。

     出这道题的目的是加深大家对“无症状”的理解——无症状不仅仅是没有不舒服,体力也不受影响。

     Q3:戴口罩既能减少喷出飞沫,又能减少吸入飞沫,哪个作用更重要?

     杏林小草:这道题我选减少喷出飞沫,因为呼出气经过普通口罩甚至自制口罩的过滤,就有50%~80%的飞沫被拦截。未被过滤部分也因喷出速度大减,缩小了播散范围。

     相反,在减少吸入飞沫方面普通口罩、自制口罩的作用很有限。要取得防止吸入飞沫的效果,至少要用到外科口罩这个级别的装备。

     这道题告诉我们“公共场所人人戴口罩”,关键在于“人人”都戴。至于戴什么样的口罩反而不太要紧,普通口罩、自制口罩都OK。

     Q4:“人人戴口罩”、“人人保持距离”必须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杏林小草:我选人人保持距离。正如Q3所说,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主要通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方式起作用——你佩戴口罩的主要受益者其实是别人,别人佩戴口罩才能保护你。我不喜欢这种小命捏在别人手里的感觉?

     保持距离就不一样了,我能掌握主动权。而且,保持距离的预防作用是流体物理学定律决定,踏!实!

     1米距离就能明显减少风险,对人际交流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选择返乡过年的同学,如果不方便劝长辈戴口罩,可以用好这一招。

     Q5:“人人戴口罩”、“保持通风”必须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杏林小草:我选人人戴口罩,因为飞沫颗粒越粗,病毒含量越高,传染风险越大。这种高风险颗粒容易被口罩拦截,却很难被风吹跑。

     通风擅长消除气溶胶风险,然而日常生活中很难遇到气溶胶传播的新冠。

     可见,在预防新冠方面,“人人戴口罩”的优先级高于“保持通风”。成年人当然两个都要,非要逼我二选一,我情愿选“人人戴口罩”。

     Q6:从防范新冠病毒的角度讲,回乡下老家过年好,还是就地过年好?

     杏林小草:我选就地过年。河北疫情暴露了乡村存在防控漏洞,很难早期发现感染者。当地居民大多疏于防范,再加上新冠病毒善于隐匿传播,想想都会倒吸凉气。

     等到发现“首例”,其实那已经是第N例了,到时候被迫封城也不一定能快速解决问题。熬到解封,回来很可能要居家隔离,这一折腾1/10年就过去了?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