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课 日常生活会不会传播乙肝?
2021/4/12 21:51:37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简单粗暴的回答:日常生活不会传播乙肝病毒。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日常生活”仅限每天的衣食住行,并不包括性生活?

     认真思考的同学可能不会满意上面的说法,甚至还会反驳:

     乙肝病毒特别皮实,离开人体之后还能在环境中活个七八天(甚至更久)。

     乙肝病毒的感染剂量非常低,微量病毒就能感染人体。

     日常生活难免有个口腔溃疡或者擦破皮,散落在环境中的乙肝病毒不就可以趁机入侵了吗?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也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才对呀!

     验证上面的直觉判断并不难,化验一下乙肝两对半就能揭开谜团。乙肝两对半本质上是乙肝病毒相关的抗原、抗体指标,活的乙肝病毒包含了很多种抗原成分,比较常用的有:

     表面抗原(HBsAg)

     e抗原(HBeAg)

     核心抗原(HBcAg)

    

    乙肝病毒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核心抗原(HBcAg)躲在乙肝病毒的最内层,平日深藏不露。乙肝病毒成功入侵了细胞,核心抗原才会释放出来。泄露的核心抗原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就是核心抗体(anti-HBc)。

     如果体内存在核心抗体,就能说明当事人不仅接触过活的乙肝病毒,还有细胞被病毒成功入侵了。

     如果招募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性伴侣除外)化验乙肝两对半,你会发现:随着共同居住时间延长,他们的核心抗体阳性率在缓慢增加。这就说明了日常生活中持续存在着低水平的感染风险。

    

    USPSTF指南

     “日常生活不传播乙肝”喊了那么多年,难道喊错了?

     也不是。日常生活的低水平风险非常容易预防,第一针乙肝疫苗就能化解这种风险。这里的“第一针”指的是三件套的第一针。你没看错,没有完成全部接种程序也能防御日常生活带来的风险。

     现在,你对“低水平”有了直观感受了吧?宣传要简明扼要,既然我们已经踏入全民接种乙肝疫苗的时代,“日常生活不传播乙肝”这个口号就没有原则错误。

     回到上节课的思考题:小张N年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入职体检发现保护性抗体(anti-HBs)还有30多,假如一番检查之后认定原因在于日常生活接触了乙肝病毒,请问小张需要担心吗?

     答:不需要。你可以按照上节课的思路,从机体防御(免疫应答)的角度进行解释。也可以用这节课的知识来回答:日常生活带来的乙肝风险很容易防御,只要接种过乙肝疫苗(哪怕没有完成全部流程)就能安心过日子。

     课后思考 - 如果小张的入职体检包括了核心抗体(anti-HBc),你猜这个指标最有可能是什么结果?

     A. 阳性,因为接触了完整的乙肝病毒,而完整的乙肝病毒带有核心抗原,它能激发人体产生核心抗体。

     B. 阴性,因为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之后没有机会入侵细胞,深藏不露的核心抗原不可能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核心抗体。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