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课 打完乙肝疫苗就能彻底安心了吗?
2021/4/19 19:53:47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上节课留了一道思考题:小张N年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在日常生活中无意接触了乙肝病毒,使得入职体检显示保护性抗体(anti-HBs)还有30多。

     如果他还化验了核心抗体(anti-HBc),最有可能是阴性还是阳性?

     答案:阴性。因为乙肝病毒进入人体之后没有机会入侵细胞,深藏在病毒内部的核心抗原没有机会暴露出来,自然不会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核心抗体。

     病毒是一种结构过于简单的生物,“过于”体现在病毒舍弃了维持基本代谢的全部基因。因此,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之后才会展现出生命活动。

     离开细胞的病毒不仅没有生命活动,甚至还能像化学试剂那样形成结晶:

    

    病毒结晶

     是不是随便提供细胞,病毒都接受呢?

     No,别看它结构简单,胃口还挺挑剔的——一种病毒通常只感染某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亲嗜性(tropism)。

     就拿乙肝病毒来说吧,它对血细胞无感,把它们混在一起彼此就像路人,老死不相往来(不考虑免疫反应的话)。

     肝细胞才是乙肝病毒的真命天子,它俩凑在一起绝对干柴烈火,能造出成堆的乙肝病毒?

     从这个角度讲,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肝细胞才称得上修得正果;进入体内却未能进入肝细胞,那是空欢喜一场。

     保护性抗体(anti-HBs)能够阻止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研究表明,在注射针头扎伤后的7天之内注射保护性抗体仍能得到保护。如果是性接触,这个时限可以长达14天。

     这个时限大概反映了乙肝病毒从进入人体到侵入肝细胞耗费的时间。如果免疫系统能赶在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之前消灭掉它,就能避免疾病。

     成功接种乙肝疫苗之后,人体除了产生保护性抗体,还会留下种子——生产保护性抗体的免疫记忆细胞。

     免疫记忆细胞的特点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平时,它们处于蛰伏状态,毫无存在感。一旦遭遇相同的抗原,它们可以在24小时内重新生产抗体。

     24小时 vs 7天,嗯,绰绰有余了。

     免疫系统的处事哲学是“不见鬼子不挂弦”:

     接触表面抗原(HBsAg)是产生表面抗体(anti-HBs)的前提条件;

     接触核心抗原(HBcAg)是产生核心抗体(anti-HBc)的前提条件。

     表面抗原(HBsAg)顾名思义就在乙肝病毒的最外面,只要乙肝病毒踏入人体,不管有没有入侵肝细胞,免疫系统都有机会接触到表面抗原。

     既然小张接触到了乙肝病毒,体内存在表面抗体(anti-HBs)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本质上就是表面抗体。

     核心抗原(HBcAg)就不一样了,它躲在乙肝病毒的最内层。乙肝病毒没有暴露癖,要在合适条件下才会宽衣解带露出核心抗原的芳容?这个合适条件当然就在肝细胞内部啦:

    

     进不了肝细胞,乙肝病毒不宽衣解带;不宽衣解带就不会露出核心抗原;接触不到核心抗原当然没有核心抗体(anti-HBc)。

     掌握这些基本规律之后,我们可以很自信地告诉小张:乙肝病毒确实进来过,但它的屁股还没坐热(进入肝细胞)就被免疫系统消灭了。

     我们常说乙肝疫苗效果好,本节课介绍了这个结论的形成过程。其实,乙肝疫苗经受的考验多着呢,远超本节课的介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乙肝疫苗表现优异。表现不佳的情况属于个例,通常会有专业人士或者机构主动进行干预。

     简单总结就是:打了疫苗就能忘掉乙肝,除非收到特别通知。

     思考题:假如小张的核心抗体也是阳性,他需要担心吗?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