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课 走出封城困局
2021/6/21 20:40:54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广州的疫情已经被按下去了,正当我们准备喘口气的时候,深圳、东莞又出现本土病例,真是一波快平一波又起?

     有了广州的经验教训,这次深、莞都选择了全民核酸加封区(深圳封了3处,东莞封了14处)。梅州、揭阳、肇庆等省内多个城市也先后发出通知,要求持有核酸阴性报告才能离开广东省。

     从广州防控变异株的经过看,这样的力度可以按住疫情。不过,高强度的管控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是长远之策。特别是只有局部疫情的时候,高强度防控带来的各种不便容易滋生倦怠情绪。

     不封城、不封区、不封楼,能不能防住新冠疫情呢?

     可以的,接种新冠疫苗就是最好的方法。

     可是,疫苗都不能防感染,还怎么群体免疫?

     主力使用的新冠疫苗,预防个体感染的效果还不够满意,国外的mRNA疫苗和国内的灭活疫苗均如此。不过,降低个体感染风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最近有一群美国学者完成了计算机模拟,他们的结果非常直观,分享给大家。

     首先,他们假设疫苗预防个体感染的有效率只有50%,全社会最终只有25%的人接种了疫苗,他们还假设完成25%人口的接种任务总共花了6个月时间。

     疫苗接种工作进展到一半,也就是说第3个月的时候,模拟政府取消了日常防控要求,大家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剩下全靠疫苗独立支撑:

    

     有效率50%的疫苗只覆盖25%的人口,撤掉日常防控根本就压不住。疫情迎来了一波大反弹,随着感染扩散,未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少,最终靠人肉把曲线压平。

     然后,他们假设疫苗的有效率可达90%,并且覆盖了75%的人口。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撤掉日常防控之后只有轻微反弹,靠着疫苗轻松实现群体免疫:

    

     假如疫苗依旧拉跨(预防感染的有效率只有50%),只要把覆盖率拉高到75%,撤掉日常防控之后反弹规模依然可控,靠疫苗最终能够实现基本的群体免疫:

    

     这是三种模拟情况的对比,大家品一品:

    

     国内的情况应该好于计算机模拟,因为:

     1. 国内没有大的本土疫情,开局就比模拟场景要好。

     2. 综合已发表和准备发表的研究数据看,国产灭活疫苗预防个体感染的有效率应该高于50%(很可能有70%)。

     3. 我们选择灭活疫苗作为主力品种,它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即使目前认为“不宜接种”的情况,其实也只是暂时而已。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暂缓接种人群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疫苗覆盖率完全可以超过75%。

     4. 以我对政府做事风格的观察,相信全民接种任务完成之后不会马上撤掉日常防控。而是采取逐步降低力度、边走边看的方式,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抹平绿色曲线预计的反弹风险。

     退一万步讲,即使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率为0,只要它能做到≈100%免死,对疫情防控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按目前采用的病情分类,轻型新冠只有轻微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完全正常。不客气地讲,这种没有肺炎的新冠就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客气点讲,这种没有肺炎的新冠不过一场重感冒而已。

     请问,哪个城市会因为一场感冒就搞封闭管理?

     通过全民接种把新冠这只大老虎变成hello kitty,这才是走出疫情困境的最佳方法。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