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课 有些常用药会妨碍新冠疫苗
2021/8/2 19:52:52杏林小草 杏林小草

     上周我们做了风湿病与新冠疫苗的专题,有好几位同学被告知:接种前24小时暂停服用布洛芬,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布洛芬并不是免疫抑制剂,它怎么就影响疫苗效果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新冠疫苗是怎样生效的。这是《Nature》杂志上的插图,编辑已经把免疫反应的主干部分画出来了。为了更好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稍微增加了一点内容:

    

     这幅插图告诉我们,疫苗进入人体之后首先要接受抗原加工。然后,接力棒传给了T辅助细胞。

     T辅助细胞就像个包工头,它会督促参与各个环节的“责任细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这些责任细胞为了完成KPI,需要进行细胞分裂,从而扩充自己的队伍。

     队伍搭建起来之后,大家各司其职:

     负责体液免疫反应的,生产抗体;

     负责细胞免疫反应的,贴身肉搏。

     PS,免疫反应很复杂,要是看不过瘾,还可以戳这里换种姿势接着看?

     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抗原加工环节有轻微妨碍。

    

     这点妨碍还不够格当免疫抑制剂的,所以,自然感染(生病)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一般不会造成感染扩散。

     疫苗的情况就大不相同咯,主要是疫苗对免疫系统的刺激远远比自然感染弱,持续时间也比自然感染短。非甾体类抗炎药带来的轻微妨碍就有可能降低接种效果。这一点跟短跑比赛很像——起步时慢一拍,很可能就会输掉。

     幸好,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药效并不持久,接种前停药24小时不再有负面影响。

    

     可能有同学会问:打完疫苗当天烧到38度多,为什么医生又建议我吃一次布洛芬呢?

     这是因为接种后的发热出现在抗原加工的完成阶段,等发烧再吃非甾体类抗炎药就不会碍手碍脚了。

     打完疫苗马上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种预防发热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应该等到发热开始并且确实感到难受之后再去吃药。

     还有一些治疗风湿病的药物采用相反的停药方法——接种前照吃不误,接种后暂停一段时间。

     最典型的例子是甲氨蝶呤(MTX),它对疫苗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细胞分裂、妨碍免疫细胞扩充队伍:

    

     由于免疫细胞进入分裂增殖状态需要一定时间,接种完再停甲氨蝶呤还来得及。

     甲氨蝶呤需要暂停多久呢?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建议病情控制良好的病人:

     如果接种单剂次型疫苗,接种后停药2周。

     如果接种多剂次型疫苗,接种后停药1周。

    

     为什么暂停的时间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第一针需要的扩增时间比较长(10天~14天)。后面有了免疫记忆,扩增时间大大缩短(7天以内)。

     只打一针的单剂次型疫苗,停药2周可以保证免疫细胞有足够长时间扩增。

     对于打两针、打三针的疫苗,以及将来可能要用到的加强针,停药1周应该足够了。

     另外,甲氨蝶呤属于“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是治疗风湿病的重要药物,停药对病情的负面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多剂次型疫苗每次停药1周,这样就能避免停药时间累积太长。

     虽然,ACR指南里的“多剂次型疫苗”指的是mRNA疫苗,但从机制和我们自己的临床观察看,灭活疫苗也可以借用这个标准。

     这节课仅仅介绍风湿病领域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两种药物。风湿病的治疗非常复杂,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特性,还要考虑患者本身的病情,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本周又有少量名额可以免费咨询,想了解风湿病患者如何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同学,抓紧到评论区里留言【我要咨询】。

     评论区不接收资料,发送资料请通过公众号的对话框(在那里发消息别人看不到,隐私有保障)。

     由于名额有限,请在收到上墙通知之后再发送资料。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