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课 跟过敏原一起愉快生活
2021/9/6 20:40:29 杏林小草

     过敏反应很像多米诺骨牌,过敏原就是那个推倒第一块的家伙。过敏反应带有放大属性,就像动图里的骨牌可以逐级放大。因此,少量过敏原也能触发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这类疾病的过敏原明枪易躲,首选的治疗方法自然是规避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哮喘,这类疾病的过敏原暗箭难防,通过药物抑制过敏反应才是明智的选择。

     以上就是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总结的过敏性疾病治疗思路:

    

     因为躲不过,所以不躲了,听起来有点鸵鸟心态,难免有人生疑:长期接触过敏原,难道不会越来越重吗?

     解答这个疑惑,可以看看芬兰的实验。他们从2008年开始就在全国推行过敏性疾病防治新策略。新方案对过敏原的态度发生180°转变,从“清理、规避”改为“接纳、共存”。

     实施新方案之后,需要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逐年下降。芬兰的住院管理比较严格,病情严重才有资格住院。住院发生率下降可以说明新方案其实降低了重症哮喘的风险。

    

     过敏患者竟然能跟过敏原一起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过敏原本质上是一种抗原,它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抗体有很多种,各有各的效果:

     产生IgE抗体,人体遭罪、哮喘加重。

     产生IgG、IgA抗体,过敏原遭罪、哮喘减轻。

    

     想跟过敏原和平共处,就要调教免疫系统,让它少走弯路(少产生IgE抗体)、多走正道(多产生IgG、IgA抗体)。

     芬兰方案用了脱敏治疗和微生态方法。脱敏治疗改变了过敏原和免疫系统的碰面方式,并借助佐剂增强IgG应答。

     * 没错,这里的“佐剂”就是从疫苗那边偷师来的。

     如果说脱敏治疗是直接调教,那么微生态方法则是间接调教?

     我们知道,健康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被海量的微生物覆盖。不信?请看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实景图:

    

     这些共生微生物与人类以及人类的祖先相处了亿万年,共同进化出一种默契:共生微生物老实守本分,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偶尔调皮越界,收到免疫系统的警告之后也会服从管理、乖乖退出。

     人体施加的警告有很多种,IgG、IgA是最常用的手段。IgG、IgA具有特异性,也就是说,发给“张三菌”的警告对“李四菌”并不起作用。

     免疫系统要给各种共生微生物准备各自的IgG、IgA,共生微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意味着免疫系统练习使用IgG、IgA的机会越多。

     等到免疫系统养成了使用IgG、IgA的习惯,遇到过敏原就会优先产生IgG、IgA。

     这就是微生态方法降低人体过敏倾向的原理。

     芬兰方案建立/修复微生态的具体措施,举例:

     多接触自然环境,因为人体的共生微生物来自大自然。

     推荐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方案(小婴儿则是母乳喂养),这类食物能够帮助共生微生物定居在消化道。

     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避免误伤共生微生物。

    

     哮喘是常见病,我们用了两节课时间介绍过敏原与哮喘治疗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因为手头有些紧要工作,下一次课大概要等到10月中旬。在此期间,如果有碎片时间,我会抽空看看评论区。

     招生启事:欢迎报读精讲班,全家健康有保障,戳这里查看介绍,感兴趣的话回复【Q】获得入群方法。

     报名精讲班:保持长期健康,免受大检查、大处方祸害,回复【Q】了解详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杏林小草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