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收入与财富不平等,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2018/10/15 19:46:14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Alvaredo et al.
来源:城读(CityReads)

全球最高1%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是最低50%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两倍。
《2018全球不平等报告》基于世界不平等网站(wid.world)关于收入和财富分配历史演变最全面的数据库报告全球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报告团队包括五大洲的100多名研究人员。数据覆盖欧洲、北美、中国、印度、中东、俄罗斯和巴西,所有数据100%透明、开源、可以再分析处理。
《2018全球不平等报告》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首次对全球化进行系统评估。尽管新兴国家经济增长迅速,但自1980年以来,全球不平等加剧。全球最高1%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是最低50%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两倍。不同国家不同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变化轨迹显示了体制变革和政治选择的重要性,不平等并非必然,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未来更公平的增长。
过去几十年,收入不平等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呈扩大趋势,但扩大幅度各不相同。各国之间(即便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间)收入不平等差异巨大的事实表明经济政策与社会制度是造成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自1980年以来,收入不平等水平在北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地迅速攀升,相比之下欧洲的增长则相对适度。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种在世界范围内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大意味着战后平等主义制度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世界各国在面临这种终结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然而也有与上述趋势不一致的特例。在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巴西,收入不平等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些未经历战后平等主义洗礼的国家,目前是收入不平等的“世界屋脊”。

1980 年以来,世界各地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存在巨大差异,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是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可以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俄罗斯)和深受到社会主义运动影响国家(印度)的收入差距演变趋势中得到证明。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些国家对在放松管制和促进开放方面做出了不同方向的尝试。而这些改革方式的差别直接决定了收入差距的增长趋势和程度。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收入差距在短时期内迅速攀升,而印度收入差距的增长则是持续渐进的。与俄印两国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不论是从绝对水平或是增长幅度而言,都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

中国:平均收入增长831%,最低50%群体收入增长417%;
印度:平均收入增长223%,最低50%群体收入增长107%。
如果把视角转移到西欧和美国,我们会发现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差异程度更为极端。1980 年美国与西欧收入差距几乎无异,收入前1% 群体的收入总额均占国民收入的10% 左右,2016 年这一比例在西欧增长至12%,而在美国则增长至20%。同时美国收入后50% 群体的收入份额从1980 年的20% 下降至2016 年的13%。
美国收入差距水平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于此同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劳动收入在美国高收入人群总收入中所占份额迅速上升,而自2000 年以来,资本收入所占份额却明显回升。在这一背景下所得税累进性在美国却大幅下降。这是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此期间欧洲大陆的所得税的累计性也有所下降,但其程度远低于美国,加之教育与工资政策更加倾向于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家庭,欧洲的收入差距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此期间由性别差异导致的收入差距在美国与西欧都呈下降趋势,然而在高收入人群中这种不平等现象依然相当显著。

美加:平均收入增长63%,最低50%群体收入增长5%;
欧洲:平均收入增长40%,最低50%群体收入增长26%。
自1980 年以来,收入不平等在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呈现为“大象曲线”,虽然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对这一趋势起到了适度的抑制作用。世界收入后50%的人群收入增长显著,这归功于该时期内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然而,由于各国收入差距的持续上升,世界收入前1% 的群体收入增长总额是后50% 增长总额的两倍。对于处于世界收入前1% 和后50% 之间的人群来说,他们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处于不增长的状态。而北美与欧洲的中等收入与低收入人群恰恰包括在这收入组中。

全球收入不平等并非稳步上升。1980年至2000 年期间,世界收入前1% 群体收入份额从16% 增加至22%。2000 年后,由于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降低了国家间平均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同时绝大部分国家国内收入不平等持续上升,该份额于2016 年下降至20%。收入后50% 群体的收入份额则一直在9% 左右徘徊。

全球收入群体的地理分布在1990-2016年期间发生了剧变。


与私人财富的持续增长相反,自 1980年以公共财富(公共部门资产减去公共部门债务)在几乎各国都呈下降趋势。中国与俄罗斯公共财富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从60–70% 下降至20–30%。近年,美国与英国的公共财富下降至负数,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公共财富也仅仅略高于零。公共财富的贫瘠必然会限制一国政府进行经济调节,收入分配与遏制不平均水平攀升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唯有拥有雄厚主权基金的石油丰富国是上述公共财富下降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例如挪威。

为避免收入与贫富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我们从给出如下政策建议:促进所得税、遗产税等税收政策改革;鼓励建立全球金融资产实名注册制度;改革教育政策,增加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等。

第一,累进税制已被证明是控制收入与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工具。
第二,全球金融资产实名注册制度将会有效遏制逃税漏税、洗黑钱和收入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创造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更多的高薪工作是解决收入后50% 人群收入停滞不前的重要途径。
第四,政府应为未来作出投资来减缓目前的收入与贫富差距,同时抑制差距在未来进一步加剧。
推荐关注
经济深观察 |经济的热度 观点的深度
扫码关注▼

ID:jingjisgc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点丨
前世界银行行长谈中国面临的挑战
暴跌后重温周金涛
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
重启改革
1896年《纽约时报》专访李鸿章
▼名家精彩观点、社会民生热点、深度全面思辨……,中国经济学人带你一起用经济学思维面对时代大局,点击“阅读原文”,与百万中产一起观点阅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