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真的到拐点了么?
2018/10/16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米筐三万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房价的每条新闻,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去年还一片看涨,今年就一片悲观。从拐点论,历史大顶,不绝于耳,到真正的打砸售楼部,多么熟悉的节奏。

     谁说调控没有用的?讲了多少次了,房地产是尿壶,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收起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多么得心应手。说到底啊,部分人还是没理解调控的真正含义。

     房地产是有周期的,而这个周期和政府的调控周期大致吻合。所以总是呈现出某种规律,就像放出来遛狗时先撒欢的跑,该收紧绳的时候,拼命拽住。怕它不跑,又怕它乱跑。

     于是,在需要它的时候,舆论是“XX拍出地王”“房价再次上涨”为上涨造势,当不需要它的时候,舆论就变成了:“重磅,房地产行业巨变”“房产税上日程”“腰斩、套牢,打砸售楼部”“开发商倒闭,高呼活下去”。

     翻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看,在不同的周期,连舆论都是相似的。而不同阶段,让哪种声音霸占头条,也成了政治正确。不然,可是要被关小黑屋的。

     这种舆论的敏感性,完全是为了配合调控,或者说是为了配合周期。作为吃瓜群众,这点本质还是要认清的。

     那么,抛开这个层面,中国的房价真的到拐点了么?

     这里的拐点,指的是历史性的。而不是短周期的回调。很多人把跌了几百块钱当成重大事件,讲真,多亏买的是房子,不能实时看到市值波动,不然,买房的绝大多数人都要很股民一样天天骂娘了。

     所以,拐点,究竟怎么判断?

     1

     多空之争

     人们,尤其是所谓精英阶层,似乎非常热衷于判断拐点。毕竟重大事件的转折点,能够留下自己的声音,那可是青史留名的事。但是,人们啊,往往都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历史的拐点如果那么好判断,人类首富就不可能是巴菲特、比尔盖茨,而是能预判重大拐点的人。

     人们在判断拐点的方法论上,存在着极大不足。

     最明显的比如,经验论。每当网上有《深度雄文》《高手在民间》出现,尤其是最近,所谓宏观趋势的雄文越来越频繁,我们怀着积极求知的心情点开,又被高逼格吸引而转发收藏。

     看的多了,也无非几种老套路,把历史上的情况总结出来,然后给出一个高大上的结局。这种套路从写作角度来讲,真的非常深入人心,能够轻易获得极高阅读量。但是高阅读量并不等于它就是对的。

     很多人都是历史的爱好者,那同样是君主昏庸无能,放在秦朝,就是不过二世,你在这个时候说亡国,那你就对了,你牛X。

     可是如果换到明朝,不止一位昏庸无能,还连出好几个,你要是从开始就喊亡国,不好意思,估计等你去世了,这国还在呢。所以你看,喊拐点这事,真的跟算命抛硬币差不多,极度不靠谱。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多维的,而我们,总是太过简单。

     所以,我们看到按经验来判断,唱空房价的依然在唱空房价,尤其是调控期,他们是明显占上风的,配合着政治正确外加民意,今年刚巧,又赶上贸易战,舆论上自然更胜一筹。

     而此时的多军,依靠着历史经验,就只能躲在狭小的“部落”,继续着相互取暖,相互安慰的游戏。

     那既然经验论不靠谱,摆数据讲逻辑总靠谱吧?

     尤其是我们看很多文章,总是会拿很多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个非常好理解,每一个有科学精神的人都应该这么做。因此经常会有人质问我“你丫写个文章连数据都没有,瞎扯淡忽悠人”。我也只能笑一笑。

     记住,在中国,你可以逻辑正确,永远不可能数据正确。因为中国是宏观数据严重缺失的国家。我们已有的数据都有可能是失真的,更别说无法统计的东西了。

     在宏观经济领域,拿宏观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不是不可以。只是,数据的不严谨,还不如不用、少用。更何况,某些心怀鬼胎的人,总爱编数据、个例来证明自己。毕竟,总是要搞个大新闻的嘛。你从人口、收入、政策都能给出看空的逻辑,我同样能给出看多的逻辑。

     明白了这些,所谓经验、理论、逻辑,都有可能是错的,甚至错的非常离谱。历史进程总是相似,但绝不简单重复。回看历史,上涨也并没有按多军说的那样上涨,回调,也并没按空军说的那样悲惨。

     那么,房价的多空之争,不过是口水之争。未来,终究不可预测。

     2

     无奈

     在破竹专栏《投资三万问》里,我经常会提到,普通人一定要少看宏观分析。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就是不懂宏观,所以才错过很多机会的。相信我,要是你开始研究宏观了,可能失去的会更多。

     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我们人类,终究太过于渺小。

     宏观并不能指导微观操作。而且,所谓的宏观,是有时间差的,并不等于你的生活。可能宏观稍微有苗头,出台一个政策,下个月就给它扭转了,你的所有担心,根本都没传导到你的生活里。

     所以,每一个投资人都要想明白,是过好当下,还是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来等那个所谓的拐点,可能会等到,也可能永远等不到。这个决定,牵扯到个人价值观,和宏观趋势反而极度不相关。

     在过去,有人选择不等,因为要结婚,孩子要上学,于是尝到了甜头。有人选择等,于是错过了大时代。那么未来,等还是不等,其实和宏观趋势没有关系,仍然取决于你如何选择。

     说到底,都是一种无奈。每个人最终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对了,万事大吉,错了,呜呼哀哉。

     或许,这也是拐点的魅力吧。

     推荐关注

     经济深观察 |经济的热度 观点的深度

     扫码关注▼

    

     ID:jingjisgc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点丨

     前世界银行行长谈中国面临的挑战

     暴跌后重温周金涛

     中美博弈的终极时间表

     重启改革

     1896年《纽约时报》专访李鸿章

     ▼名家精彩观点、社会民生热点、深度全面思辨……,中国经济学人带你一起用经济学思维面对时代大局,点击“阅读原文”,与百万中产一起观点阅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