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气功
2018/12/6 19:45:59董指导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董指导

     数据支持:远川研究

     来源:饭统戴老板(ID:worldofboss)

    

     1989年3月26日,25岁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两个月前,他还在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杀的动机成迷。

     海子在最后三天一共留下了六封遗书,前五封都将死因指向了和自己同住一栋楼的常远。

     常远当时在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任教,十分喜欢练习气功,妻子孙舸12岁就被发现具有特异功能,夫妇俩男女双修,功夫了得。

     常远夫妇与海子交往亲切,经常一起练功,还常给海子介绍高手认识。海子练功勤奋,初学第一周就掌握了基本练习方法,没多久就自称打通了小周天,可以自由运气。

     但海子在功力进阶的道路上,并不顺利,他认为是常远夫妇深藏阴谋、暗中发功使坏。

     在遗书里,他指责常远夫妇残暴地揭开了自己的心眼通和天耳通,逼得自己精神分裂。海子在《给1986》的诗中感慨道:“就像两个凶狠的僧侣点火烧着了野菊花地。”

     常远是否发功害人无实据可查,但海子对气功的痴迷却是真事儿。这个一生追求脱离物质世界束缚的诗人,精神世界却被时代的潮流裹挟,迷失在癫狂的气功热浪中。

     他在一封遗书里要求弟弟为自己报仇[2],郑重地嘱咐道:

     “首先必须学好气功。”

     1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5586名代表出席,盛况空前。在大会闭幕前,播音员宣读了郭沫若的讲话《科学的春天》,里面欢呼道: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经历了十几年的动荡,我国科学界的主要矛盾是:实现“科技快速突破赶英超美”的强烈渴望,和“科研能力理论体系”的极度落后之间的矛盾。

     一年后,《四川日报》向科学界投递了一颗炸弹,“大足县发现了用耳朵认字的少年唐雨”。这个报道立刻成为了热搜第一名,支持者惊呼:老祖宗原来给我们留下了科学的捷径!

     四川医学院派出了调查组,在一周时间内对唐雨进行了25次测试。唐雨19次采用了换纸条、偷拆等作弊方式,被抓现行,6次因为偷看未成,拒绝测试,场面尴尬。

     结果令支持者大失所望,四川省委不得不在6月5日向上层做了份检讨报告,对大足县的报道做自我批评。

     没想到,13天后,香港《明报》刊登了一封署名为“李学联”的来信,题头是“以耳认字,未必荒谬”,信中批判国内对人体科学的认知不够现代化、科学化,过于武断。

     这位香港市民的及时出现,给了特异功能支持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甚至让高层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一时间,各路大师们纷纷从祖国各地的犄角旮旯里钻了出来,接受群众的膜拜。

     光“识字”这个领域,就涌现出北京女孩耳朵认字、山西少年腋窝识字、安徽少年透视识字、还有鼻子嗅字、脚趾认字、舌头舔字等等,能用的器官几乎都用上了。

    

     会特异功能的孩子们,右下角为“耳朵识字”的唐雨,《自然杂志》,1980年

     人体器官不够用之后,又出现了昆明儿童意念移物、意念治病的法术。而各地报纸踊跃报道了近2000多名特异功能者,年龄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大。

     二十年前放粮食卫星,二十年后放人体卫星,大好河山,人杰地灵。

     《自然杂志》成为这一时期特异功能的舆论阵地,并在1980年迎来了钱学森的访问。钱老表达了对人体科学的赞同,并在随后的年月里发表了多篇讲话和文章,支持特异功能相关研究。

     钱老对人体科学评价颇高,盛赞这是现代科学的舞台出现在了中国,是人类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号召支持者们不必理睬讥笑与非议,踏实苦干。

     原云南人体科学院研究所所长王伽林积极响应号召,到医院做了个胆汁引流管手术。王所长一边挂着管子,一边让人记录他在练功、睡眠、休息等不同状态下的胆汁分泌量,最终形成了一篇《气功与胆汁分泌》的报告。

     这种自我动刀的献身行为,钱老评价道:“王伽林同志……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并非没有清醒者,比如叶圣陶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强烈反对,结果被各方施压;经济学家于光远给领导写信反映,没什么回应;我国神经科学奠基人张香桐更是直言:这是一场闹剧。

     然而,导弹领域的权威,最终为特异功能之争定了调,力挺“亩产万斤”那事儿,大家似乎都忘了。于是,数百所人体科学研究所在各地的支持下纷纷成立,报告和论文像雪片一样发表出来。

     钱学森负责的507所,在六七十年代从事航天医学的研究,到了“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80年代初,507所因为经费紧张的原因,数次被国防科委提议裁撤。

     最终,507所机智地把握到了特异功能的机会,不仅编制保留,还申请到了不少研究经费,顺利渡过低谷。1987年,国防科委批准成立的“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就挂靠在507所下。

     507所名气很大,享誉海内外,在周星驰的电影《赌侠2:上海滩风云》中,出现了一个“北京人体特异功能应用研究所”,就是以507所为原型。

    

     电影里反派独眼龙“大军”,便毕业于这个研究所。出场的还有他的四个师弟,分别掌握意念移物、意念起火、发电和令人产生幻觉的迷人技能。

     这简直是中国版的霍格沃茨,请问哪里报名?

     2

     气功从魏晋时期就受人追捧,虽然披着道家玄而又玄的外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大众作为强身健体、修性养生的方式,就如现今流行的印度瑜伽、韩国郑多燕一般。

     八十年代初,几名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个论断:气功是人体科学的敲门砖;气功是中医理论的代表和基础,它的高级阶段就是特异功能,从而实现了由中医、气功、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构建的三位一体科学体系。

     至此,气功拥有了群众和科研两股力量,开始在神州大地上施展拳脚。

     在马鞍寺度过童年、具有丰富中医经验的严新,成为气功大师的代表。其号称用气功扑灭了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完全无视5万8千多名军警民、28个日夜的付出。

     严大师在发功治病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术。他和名牌大学合作完成了发功改变分子结构的实验,并发表了6篇论文,被大科学家们评价为“世界首创、应及时向全世界宣告”。

    

     严新大师用“电疗”治病,1987年

     话剧演员张香玉,自称可以接受宇宙信息、与万物对话。1993年,其亲率上千信徒,在北京妙峰山上与外星人联系。信徒们盘腿而坐,紧闭双目,头顶一口带着两个把手的铝制信息锅,以达天人感应。

    

     张香玉靠着卖锅卖票,一共赚了40多万元,不过跟另外一位张大师相比,张香玉只有提鞋的资格。

     矿工张宝胜因以鼻嗅字出山,随后便拥有了发功治病、隔空移物、拦截原子弹等神功,并在1983年调入507所,享受保镖专车的专家级别待遇,被誉为中国气功第一猛人,未来军事战争中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

     这地位,堪比漫威的超级英雄。不同的是,漫威英雄活在漫画里,气功大师活在人间中;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众多粉丝,尤其是后者,追随者的地位之高,说出来吓死人。

     2018年8月3日,张宝胜心脏病发去世,享年58岁。多年后回头来看,除了给香港电影贡献了无数特异功能桥段之外,张宝胜什么都没留下。

     除了张宝胜这种顶级大咖之外,民间有名有姓的气功大师多达一千多人。而全国气功信徒的数量更是高达6000万人。比如在北京的地坛公园,每天就有上百人修习罗汉功,或躺或站或趴,姿势越怪越受人尊重。

     萧伯纳说,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便自命为科学。

     作家柯云路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气功三部曲,自称“我一个人就可以代表整个气功界,回答全世界的提问”。其1998年发表了著作《发现黄帝内经》,推出了“当代华佗”胡万林。

     不料一年后,胡神医害死了几名病人,因非法行医被判入狱。在胡万林被调查期间,柯云路写了部《重组生命世界》来声援。这份执着的爱,最终都转化成了几十万套单价36.8元书籍的热销。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副所长林厚省(右一)发送“外气”进行麻醉,为患者进行手术,1987年

     这场全民癫狂的造神运动在1999年戛然而止,某某功因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而被取缔。那些具有预知未来的大师们,似乎并没有预料到这一天,仓皇失措地逃散、陨落。

     给葛优拔过牙的气功大师周德荣,更是将 “气功拔牙”的招牌,改为了“穴位无痛拔牙”。

     董指导的一位表叔曾这样回忆那段往事:气功浪潮,是一场由某几位科学家发动,被伪科学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迷信运动。

     4

     《罗马假日》里扔硬币许愿的仪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这种仪式流传到我国,被不断的改良,比如在浦东机场,一位老太太在登机时,向飞机发动机扔了一把总价值一块七毛钱的硬币。

     老太太本意是祈求菩萨保佑平安,但若不是机组人员耗费5个小时将硬币全部找出,这架从上海到广州向南飞行的飞机,可能就一路向西了。

     董指导的表婶,号称方圆十里最佳信女,我就曾问她,为啥老太太要往飞机发动机里扔硬币。表婶白了我一眼:扔纸币多贵啊!

     表婶的微信朋友圈里,堆满了各种供养:“四月,某罗汉降生,转发点赞好运不断”、“八月,道德经读十遍,家人平安”,“十月,捐慈航大师500元,祈求儿孙兴旺”。

     我表妹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千禧一代,对她妈妈的做法持强烈批判的态度,认为这种是纯粹的迷信,是落后文化的糟粕,是千年封建的余毒。

     我翻了下她的朋友圈,发现她不但喜欢转发锦鲤文,还热衷转发杨超越。

     凯恩斯认为,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源。有人喜欢锦鲤,就有人制造锦鲤。

     最火的莫过于一位讲述自己二十来年几次好运的小姑娘,把自己打造成了躺赢的代表,可以在线作法的性感福娃,引得百万人在朋友圈转发。

     讲真,如果论躺赢,最牛的莫过于生在帝王家,一朝称帝,坐拥天下,比如溥仪,不满三岁就坐上龙椅。这个最像锦鲤本鲤的男人,十几年后丧失了生育能力,祖传的大清也亡了。

     从气功大师到性感福娃,从远距离发功到在线作法,改变了对象和方式,却未曾能改变群体癫狂。这也并不只是气功一个领域的现象。

     巴赫金对 “网络狂欢”研究后发现,这是表达对社会压力不满与抵抗的文化策略,既造了反达到暂时解放的目的,又对现实毫发无损。

     一代代老去、一代代长成,一场场热潮,一次次狂欢。看尽了一幕幕历史的荒唐,却依然走不出时代的罗网。

     参考资料:

     [1]人惑,申振钰

     [2]海子评传,燎原

     [3]论人体科学,钱学森

     [4]气功与骗术,刘正、司马南

     [5]“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梁坤

     [6]张海,搞垮健力宝的真凶?今日主角,搜狐

     [7]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张寒,新京报

     [8]周德荣:给葛优拔过牙的那个气功师,中国新闻周刊,符遥

     [9]柯云路旧话:没人比我做得更多,胡延平,北京青年报,新语丝

     [10]道士李一水下憋气2小时引发网络强烈质疑,南方都市报,张书舟

     [11]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武术气功热”中传媒角色的研究,张卓、王明

    

     一个小提醒:

     每次“中国经济学人”无法推送文章时,请读者朋友们前往“经济学杂谈”(ID:aboutECO)查收一下。某种情况下是菜单文章和关键字回复都没办法修改的。再次感谢各位对“中国经济学人”持续关注和阅读!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关于熬夜和早起,也许你一直都错了

     我把《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吓死

     这是关于尊严的最好回答

     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

     书单 | 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