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是书生热衷于江湖; 最可敬,是江湖客捧起了圣贤书
2018/12/15 19:31:43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朱国勇

     来源:网络

    

     有两条线,始终贯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一条线是明线,叫书生气;

     一条线是暗线,叫江湖气。

     随便哪一本史书,

     一眼看去,都是书生;

     细思之下,全是江湖。

     在中国历史上,

     所有的书生,都是演员;

     所有的导演,都是江湖。

     这些导演一般不登台亮相,就算登台了,他们也只会展示自己书生的一面。

     他们潜藏于历史的暗处,不经意中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已经左右了历史的局势。

     书生讲究的是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论哪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

     江湖讲究的是义。

     “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些话,听着豪气,但仔细一想,却都透着赤裸裸的实用主义。

     关键时候,能为我所用,这才是江湖的本质。

     书生的“节”是真的,

     江湖上的“义”多半是假的。

     所以,田横一死,五百壮士都自刎追随。

     而宋江,兄弟们都死了三分之二了,他还有心思要衣锦还乡。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败”

     是江湖上最真实冷酷的注脚。

     书生要的是虚名,

     江湖图的是实利。

     所以,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所以,项羽说:“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你看,都什么时候了,项羽还放不下一张脸。

     要是换成江湖,则一定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书生说:“十八年后,我又是一条好汉。”

     江湖则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书生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江湖则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书生认死理,

     江湖知变通。

     所以,书生若是当个幕僚,也许还能出谋划策决胜千里,真要是自己做了大当家,多半是以悲剧收场。

     比如光绪皇帝临死时,还要大叫一声,慰亭(袁世凯)误我!

     其实,误他的哪里是袁世凯。

     只要光绪皇帝的书生气不改,他就永远斗不过慈禧这个老江湖。

     书生,以为别人都是书生,

     江湖,一眼就能看穿谁是书生谁是江湖。

     所以,书生是万万斗不过江湖的。

     明朝的“东林惨案”就是明证。

     当时,东林党盛极一时。

     首辅刘一景(相当于宰相)、叶向高(副宰相)、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兵部尚书熊廷弼,都是东林党人。

     可以说明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全都被东林党掌握。

     而魏忠贤只是东厂总管,势力并不大,他被称为“九千岁”是东林党倒台以后的事。

     天启四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朝中七十多名东林党要人上疏声援。

     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可是这些书生只知道上疏,哪里懂得江湖上的手段。

     魏忠贤先是假传圣旨,然后指使锦衣卫给这些东林党人罗织罪名。没几个月时间,这些东林党人,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杀害。

     受此案牵连被杀害的共一万多人。

     战斗顺利得连魏忠贤自己都感到意外,这些书生咋就不会反抗呢?这些书生咋就只会写奏章呢?

     位极人臣的都是书生,

     开国君王都谙于江湖。

     诸葛亮是书生,刘备是江湖,所以刘备死后,仍然能驾驭诸葛亮,让他鞠躬尽瘁十多年。

     书生敬重书生,而即便是江湖客,也不喜欢别人太江湖!

     所以皇帝打下了江山,总要杀戮功臣,换一批书生来治天下。

     只有书生才好用,用了心里才踏实。

     当初打天下的一班老兄弟绝不能用,太江湖了!

     最可怕的人,是书生突然热衷于江湖。

     最可敬的人,是江湖客翻然看破了世事,避居山野,捧起了圣贤书。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关于熬夜和早起,也许你一直都错了

     我把《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吓死

     这是关于尊严的最好回答

     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

     书单 | 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