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资格悲观,生活还没跟你动手呢!
2018/12/21 20:21:56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慧超来源:思维补丁(LostAndLoser)

    

     在这世上走过一遭,反抗,唯有反抗二字,才能匹配最后时刻的尊严。

     ——李修文

     1

     这两天在深圳出差。

     酒店旁边就是118层的平安金融中心,我昨晚赶一份方案到凌晨两点多,拉开窗帘,望着依然灯火通明的那座塔楼和不息的车流,由衷地感叹这座年轻城市的巨大活力与不知疲倦。

     这份城市的脉动,也顺带着让人感觉所谓“凛冬将至”,似乎也没那么可怕,在凌晨两点的时刻,莫名地给人一份“不确定”的笃定感。

     来深圳之前,在北京密集地见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和创业者。“抱团取暖”似乎已经成为共识,在朋友们的口中,很多网络上裁员及更悲观的传言被一一印证。

     最乐观的人群是创业者,虽然似乎情况不乐观,但我见的几位创业朋友都对2019年满怀信心。也有一些人忐忑着焦虑着恐惧着,互相传递着令人揪心的坏消息和悲观预判。

     我总觉得,人越是在世道艰难的时刻,越应该相信一点什么。我不太喜欢热衷传导悲观情绪的人,即便现实真有那么糟糕,渲染悲观也并不能给冬日里增添一度温暖。

     “你们80后90后的苦日子要来了。”

     前两天,一位早已经财务自由的老大哥跟我感叹了这么一句。他倒不是悲观的人,我明白老哥要表达的意思,他们从苦日子走过来,一直都坚信,每一代人,恐怕都会遇上几个寒冬吧!

     我想起我爸总跟我说的一句话:

     “这才哪儿跟哪儿啊,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啊!”

     论起对残酷生活的认识,我的确是赶不上父亲的。他1949年生人,他们那一代人的时间轴本身就是沿着苦难和残酷来延展的,更何况他三岁丧母,十六岁又丧父,残酷的时代背景下又增添了悲凉。

     所以长久以来,我爸一直认为我的人生过于幸福,以至于任何对生活残酷的申诉都变成了一种矫情。

     我一直不太能接受他对我的这种“不屑”。但我现在开始反思,是不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想过,对于“生来残酷”的人而言,生活二字在他们眼中是否原本就和我们不同?

     前两天看到河南濮阳27岁脑瘫男孩肖璨的视频,看完之后,腹部像是中了一记重拳,不由得有些心酸,同时掺杂着一些说不出来的情绪。

     很多不理解这种病症的网友在视频下面留言说:“为什么他总是做鬼脸?”实际上,肖璨由于小时候发烧,不幸脑瘫,小脑功能受损,协调肌肉和机体功能不太健全,因此他每做出一个动作,每说一句话,肢体和面部表情都很夸张。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小脑虽然已经“瘫痪”,但大脑功能并未受损,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学习知识。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供职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由于行动不便,他在河南的老家SOHO办公,月薪7500元。

     这份薪水在濮阳当地,足够让他和家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2

     我经常在后台收到人们对于自身境遇的抱怨,对于命运不公的哀怨。这其中的痛苦在于,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应该承受这些苦难和残酷,自己不应该过当下这种庸常无味的生活。

     人总是能够坦然接受命运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但只消稍稍遭遇一丝命途的波折就哀嚎不已。一遍又一遍地叩问世界和上帝:“为什么是我?为什么遭受不幸的是我,而不是别人?”

     但是世间还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生。

     有些人生,生来残酷。

     有些人,用尽全力对抗残酷,只不过是为了平凡地活下去。

     但是大家都假装这种人生不存在,假装看不见屈身于生活罅隙中的那些生来不幸者。只是因为遭受一点点不幸和挫折,就开始无止境地抱怨社会,埋怨父母了。毕竟向生活的残酷妥协容易,但想要与之争斗实在是太难。

     我们却很少能听到那些生来残酷的人在抱怨,哀嚎更是少见。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自然没有多少话语权,也从来不会站在聚光灯下。

     另一方面,我想,是不是因为:

     生来残酷,所以他们先接受了生活中最坏的一面,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们不得不接受。然后,再选择于砂砾中扎根,成长。因为没有暴风而展颜,因为几滴雨露而欣喜。因为见识了最坏的,所以仅仅是最平凡的日子,也足以让他们觉得幸福和温暖。

     死过一次的人,能将每一天当成偷来的时光去小心翼翼地感受。

     生来残酷的人,能将最平凡最琐碎的日常当成命运的馈赠去珍惜。

     3

     生来残酷的人,当然是不幸的。

     没有人生来就该承受那些苦难和残酷。

     不过,这世间,还有太多太多的人,面对生活的残酷,面对命运的盘剥,很多人表现的非常软弱,非常容易屈服——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是世界末日了,遇到一点挫折就感觉人生绝望虚无了,遇到几个人渣就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过不去了。

     这些人往往并未遭遇生来残酷的人生,甚至很多人,在遭遇不幸之后,所拥有的依然比很多人要多的多。

     但是,他们却滑向了沮丧、抱怨、愤世,一蹶不振地在自己的深渊里哀嚎。

     如果从这个维度出发:

     到底是那些生来残酷,却能够用力生活的人不幸?

     还是那些生来平凡,但因为命途悲凉选择滑落深渊的人更不幸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惯于抱怨,惯于将自己的不遂归罪于命运不公的人,实在是配不上命运给你的岁月静好。

     生活还没开始对你动手呢,你就自己先举手投降了。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鲁迅离开课本,当年讨厌他的我开始有点怀念

     我把《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吓死

     这是关于尊严的最好回答

     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

     书单 | 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