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迎重大突破!全国人大宣布,7亿农民的大利好来了!
2018/12/26 19:45:00 中国经济学人

    

     作者:杨瑞来源:财经三分钟(qgq1818)

     中国的土地财政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几乎绝大数阶层,都享受到了土地溢价的造富狂欢。

     政府垄断土地供应,依靠卖地收入支撑着地方财政;

     地产商竞相疯狂拿地,转手卖房,赚取高额差价;

     城市买房者,也搭乘上了楼市黄金十年的高速列车,成功实现了阶层升级;

     ……

     而唯独守着土地的农民,不仅无法分享土地升值的红利,还常因为被非法强制征地,而屡屡上演人间悲剧。

     但如今,随着全国人大的立法突破,7亿农民苦守着土地聚宝盆,却受穷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1

     全国人大爆出重磅:

     为农村宅基地交易松开枷锁

     集体性用地交易受限,一直备受诟病。

     近日,全国人大有关集体性用地使用权限,再度爆出重磅!

     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中,首次明确:

     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机制下,中国土地的产权分为两种:

     城市的土地归属国家所有,而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绝大多数属于集体共有。

     换句话说,农民直接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子,本质上等同于深圳违建的小产权房,

     而小产权房,一般来说不允许上市交易,也就意味着,农民可能花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建的自住房。

     不仅无法变现,还有可能随时因为各种不可抗拒因素,而被强制性征收。

     要知道,随着城市的扩张,尤其是人口大量涌向一二线、强省会城市,原有的城市用地趋于紧张,如果想新增土地供应,就必须通过国家征地的方式:

     首先需要将城郊或者农村的集体用地属性,变成国家所有;

     而一般强制性征收,补偿非常低,有的地区甚至一亩地仅仅只有几百元。

     然后,政府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征收的地高价拍卖出去。

     仅仅在今年过去的11月中,地方卖地收入高达5.34万亿,而根据相对估算:

     在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征地的利润率高达100%;

     即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利润率也不少于85%;

     一高一低,地方政府赚得盆满钵满,可代价是无数本分、老实的农民在吃亏。

     但如今,随着全国人大立法推进,集体性土地入市交易的枷锁被打开,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土地被低价强制性收购。

     这对于二十年的土地供应来说,绝对是震撼级别的利空来袭。

     要知道,在此之前,政府是土地市场唯一的供应者,通过减少或者增加供给,就能很轻易的控制房价。

     但是集体性经营土地,一旦入市,就相当于打破了地方政府的垄断。

     土地作为房价涨跌的基石,土地供应一旦大变, 最终必然会反馈到房价上。

     2

     打破垄断,

     农民也能享受土地升值红利

     打破垄断,让政府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是近年来土地改革最重要的目标。

     在全国人大推进立法之前,早在2016年,国土部就曾携手住建部在13个城市试点,试点最大的突破,就在于:

     农村集体土地不用经过国家征地环节,就能直接进入市场交易。

     租赁住房、共享度假小院这类惠民项目,也能绕开土地征收,通过上市交易的方式,进入快速审批通道。

     不同于西方社会财产私有化的属性,我国农村宅基地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宅基地是农民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自费建设的房子。

     此前国家对宅基地的转让,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比如,宅基地只能在同村内转让;

     而且受让人还要满足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等条件。

     在这样的限制下,宅基地的交易几乎被“冰封”,也就是所谓的土地使用价值零。

     一潭死水的宅基地交易市场,不仅无法为农民创收,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土地没有交易,国家的契税征收也大打折扣。

     如此百害无一利,显然与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和“三权分置”的政策相违背。

     于是早在今年1月15日,当时的国土部表示:我国将探索宅基地 “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这意味着:宅基地自建房在土地归属上,将向商品房靠拢。

     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换句话说,将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交易中,从而打破宅基地交易几乎被“冰封”的局面。

     这对于农民而言,绝对是颠覆性的超级利好。

     如今两年试点过去,随着集体用地可交易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农村土地改革随之而来。

     3

     楼市进入存量博弈;

     住房租售时代来临!

     在过去楼市的黄金二十年中,房价一路飙升,最核心的推力:

     不是所谓的货币大放水,相反正是因为投资楼市的性价比高,才导致了超发却又无处安放Dev货币,大规模进入楼市;

     更不是被恶意丑化的地产商,或者炒房客,他们能在顺势中推波助澜,但却无法左右房价的走势,甚至稍有不慎,还会被反噬(高杠杆炒房者破产,中小房企苦苦挣扎)

     而是在土地溢价中,受益最大的地方政府。

     所谓的金融、货币、土地政策,最终都服务于政府。

     而控制土地供给,推高房价走高,不仅能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还能让地产商、银行、买房者,共同享受房价上涨的狂欢。

     也就是说,要想抑制住房价上涨:收缩货币供给,打压炒房客掐断地产商资金链,都不如增加土地供应效果好。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当商品的供给平衡关系被打破,必然带来价格上的波动。

     土地作为支撑房价上涨最核心的力量,如果一旦集体性用地大规模入市,增加土地供应,理论上,地价要跌,房价也就不可能继续狂飙。

     曾几何时,当山东菏泽打响取消限售第一枪后,冰封的楼市忽如一夜春风来:

     广州商服类物业对个人放开限购;

     珠海两区降低购房门槛;

     ………..

     在山东菏泽的振臂高呼下,各地相继加入放松调控的大军中去,楼市再度躁动起来,似乎万人空巷抢房的壮观,又要重演。

     然而,当全国人大在最致命的土地供应,重拳出击后,我们才幡然醒悟:

     住建部今天所表态的:明年将继续稳房价,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4

     结语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20年一轮回。

     从1998年中国开始住房改革以来,如今一路狂飙的楼市,已然是强弩之末。

     再想重演过去:买一套房,就能躺着赚钱,实现阶层跨越的时代,早已落幕。

     就连楼市调控,都从此前的全国一盘棋,到如今的:因城施策、分类指导。

     意味着未来的中国楼市,将正式进入存量博弈。

     优质的楼盘将继续走高,而被超发货币推送上神坛的,大概率会被跌回原形

     这对于楼市购房者而言,无论是刚需还投资者,都需要专业知识的自我积累。

     从不同城市间的发展潜力判断,到某个楼盘背后地产商的实力分析,都将考验着买房者的专业素养。

     楼市后调控时代,越来越像股市:两极分化,无可避免。

     买对了,一念天堂,继续享受房价增值的盛宴。

     买错了,一念地狱,高位接盘,惨遭收割。

     一个小提醒:

     每次“中国经济学人”无法推送文章时,请读者朋友们前往“经济学杂谈”(ID:aboutECO)查收一下。某种情况下是菜单文章和关键字回复都没办法修改的。再次感谢各位对“中国经济学人”持续关注和阅读!

     推荐关注

     经济深观察 |经济的热度 观点的深度

     扫码关注▼

    

     ID:jingjisgc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如觉侵权,请于后台留言,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欢迎加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点丨

     重磅落地!中央全面定调2019

     52人带着50美元赴美后,改变了中国!

     新一轮大调整来了!影响未来10年

     如果不靠房地产,中国经济未来靠什么?

     为什么老板们不愿意再扛下去了?

     ▼名家精彩观点、社会民生热点、深度全面思辨……,中国经济学人带你一起用经济学思维面对时代大局,点击“阅读原文”,与百万中产一起观点阅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经济学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