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未有的封控实景 无法复制的温情记忆
2022/3/9 额滴神


西安解封进入倒计时,这座封印了28天的城市,快醒了。
1月18日西安新增确诊,实现2022年第一个“0”。
这是来自不易的数字,这一段揪心的日子,千万人口的大城像是在上演一场科幻片。
刚封控的时候,是最绝望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微博热搜上一个好消息都没有,到处都是忧心忡忡的网友和各种求助的信息。
这段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如今进入解封倒计时的西安,并不代表疫情的完全结束,更不代表可以被遗忘。
这28天里,发生了太多的事,需要我们铭记。
一、疫情蔓延
回过头看,西安早在2021年12月初就已危机四伏,只是那时我们还不以为然。
12月9日,发现本轮疫情的首例确诊。
12月20日,出现社区传播,在封控区外发现阳性病例。
同日,西安“一码通”因扫码人数过载而导致系统直接崩溃。

西安全员核酸紧张之际,核酸录入系统又接连溃败。
更令人头痛的是,疫情与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好撞了个满怀。
加之,复杂的传播链同向进行,流调工作举步艰难。
12月21日,全市第一轮核酸筛查,阳性病例52例。
正当西安全员紧张抗疫时,一名自称在美国生活七年的“非平民百姓”让人义愤填膺。

此时的困难和骂声接踵而至,但,西安没有趴下。
12月22日,全市第二轮核酸筛查,阳性病例127例。

从0到127,只用了12天,西安进入“战时状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人是旁观者。
二、西安封控
12月23日,凌晨0时开始,西安“封控”。

要求全体市民“非必要不离市”,外地往西安车辆也多被劝返。

全市3574所学校停课,200多万学生被迫启动在线教育。

41个中高风险地区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2天只能1人外出采购。
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只保留部分超市、便利店和医疗机构正常营业。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拥有1300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停摆,十三朝古都西安正式封控。
消息一出,西安很多超市里,所有生鲜蔬菜和肉蛋奶,被蜂拥而至的市民抢购一空。
西安人排队数小时,只抢到一袋盐或一把菜。

这个时间点,西安一线的医护人员承受着非人的压力和极大的负担。
一天接近300次的手部消杀,手指变得又红又肿。



12小时检测了14万核酸样本,手冷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是手已经冻得拧不开试管的盖子 ,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稳,用免洗酒精消毒几千次手,手已经伸不直了 ......
很多隔离小区的地下室里,几十张简易的床,睡着奋战数夜的医护人员。
他们盖着单薄的被褥,咬牙坚持着。

多名医学院的学生披袍上阵,不顾危险提前进入了实习期。

西安乃至全国各地的医生自发加入了线上义诊,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西安病患。

医务工作者现在很危险,很忙,很崩溃。
然而,他们依然在坚持,在工作,在奋斗。
此时的西安,在灯火映照下的城市异常安静,街道上除了偶尔疾驰的救护车辆,一个人都没有。







平日里车水马龙的钟楼、大雁塔、回民街,如今安静的可怕。

平日里车水马龙的钟楼、大雁塔、回民街,如今安静的可怕。
商店关门,小区封锁,甚至用栅栏紧紧的围挡住出口,没有人的声音,没有动物的声音,只听到已经失去作用的交通灯在“哒哒哒”的响。

那几天西安的疫情地图上没有一片空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时期,是西安人的“至暗时刻”。
三、全国驰援
从12月25日起,广东、河北、山西、辽宁、河南、贵州、黑龙江等地的支援力量现身西安街头。
宅在家里的人们每一天都积极找着渠道捐款,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正在告别家人,奔赴一线。












“即使城市封闭,我知道,我们也不是一座孤岛,因为有几亿人在关心这里”。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下达6亿元支持西安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来自民间的捐款捐物就没断过,下面这张图里只是几十分之一的量,实际还有更多更多: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谢谢你们。
四、抗疫高潮 这段时间苦不苦?
苦。
物质条件上,不给出门,没有公共交通,生病了不敢去医院。
而在心理上,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自己或者自己家人是不是已经感染。
那几天的西安掌握了流量密码,热搜天天上不停。
小伙买馍被打,很多人为吃饭难,甚至有人半夜说梦话,都在接龙买菜。


12月28日晚,西安全市总动员,组织准备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为封闭管理小区提供充足物资保障。

在等待免费菜期间,很多小区开始隔着栅栏卖菜。

每天都有无数志愿者为这个城市尽快好起来而默默奉献。


两岁女孩张溪桐和妈妈一起来给坚守在曲江中和广场的爸爸张雨送厚衣服,父女俩隔着车玻璃远远地相望。

一位年轻妈妈隔着铁栅栏看望她4岁的女儿。

房东明先生免费给81位房客分批做饭。


2021年最后一天,西安市新增确诊病例174例。
这是西安连续第7天确诊病例突破150例。
以前我们都说新年快乐,今年我们说,新年平安。
1月2日,西安雁塔区委书记被免职,副市长杨建强兼任雁塔区委书记。
1月4日9时,西安一码通又崩溃了。
1月4号晚上,西安一位孕妇家属发文。

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自家小姨在医院门口等了2小时,8个月胎儿流产。 处在疫情关键期的西安被骂上热搜。
1月5日凌晨,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刘军因履职不力,停职检查。

那几天,光阴仿佛被拉的好长好长,每一天,都度日如年。
五、想哭的一幕幕
疫情对于孕妇来说是异于常人的考验,也许平时从家到医院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车程,但在当时可是无法畅通无阻。

“先安排手术生孩子,我是人民警察,我来签字!”
1月4日凌晨3时许,西安碑林公安红缨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独居妈妈即将生产的求助,民警王军平、王建峰立刻驾车护送就医。
一个新生命就这样到来,医生熟练的包裹住他,拍拍小脚,随着“哇”的一声啼哭,打破一切的凝重。
经过暴风雨般的骂声,西安也在反思和改进。
1月6日,卫健委主任向流产孕妇鞠躬道歉。

这段时间,每天一睁眼,都是不一样的新闻。
有坚强的小孩:

孩子和医务人员合影 受访医院供图
一名3岁小患者被独自转运隔离治疗,他丝毫不畏惧地说:“我是小勇士,要打败病毒”。

孩子被转运隔离治疗,临走叫了声“爸爸”,这一声,谁能不动容?
也有孤独的老人:

要被拉去集中的老人,他没有带行李,只带了自己的拐杖。

西安城中村内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居民连夜转运至隔离酒店免费隔离。

2022年1月5日,西安市灞桥区,拥有一千多个单独舱室的集中隔离点建设收尾,即将投入使用。
类似的故事,那段时间的西安,每天都在上演。
西安感染人数渐渐达到了峰值,钟南山称,这正是西安疫情的拐点。
截至2022年1月12日中午12时,西安在用443个隔离点,隔离了49678人,工作人员17193人,合计66871人;当日解除隔离186人,累计解除22639人。
这一规模,已超过此前所有城市。
六、恢复烟火气
自1月10日以来,疫情形式一点点好转。

西安现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21个,分布在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西咸新区、高新区等7个区,社会面传播基本控制,部分地区已逐步解除管控。

快递人员已经骑行在西安市南门外道路上。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西安市推进商贸服务业、邮政快递业、餐饮业等有序复工复产。

1月11日西安发布滞留西安人员有序离开具体措施,符合条件的滞留人员陆续开始离开。
1月12日,滞留西安经开一中的外地考研学生开始陆续回家。
西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一天又一天,小区人多了,外面车密了,珍贵的平常就快回来了。

1月12日,陕西理工大学发布公告称:学生自1月15日起便可分批次、错峰有序回家。
同时,各地医疗队分批撤离西安。
1月13日,西安市卫健委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出处理意见:
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

1月14日,西安部分小区开始有了理发师,通过预约、电话叫号,服务大家,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

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陕西西安疫情已进入到收尾阶段,但仍需要严密防范。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宗芳教授在腿部骨折的情况下,坐着轮椅坚持指挥和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在最危险的时刻,很多下沉干部和医护工作者与人民站在一起,用血肉之躯筑成了防疫的高墙。
西安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在这场巨大且艰难的战役里,每一个西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在自己的岛屿上,发出光和温暖。
1月17日0-24时,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例(在西安市,隔离管控发现),治愈出院73例。
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77例(西安市2050例、咸阳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1228例、在院849例。


随着动态清零工作接近尾声,政府派驻疫情社区防控专业小组开始陆续撤离,各个中高风险区评估降级逐次展开,有关区具复工复产工作也在正常展开。过去西安28天的故事,像一部史诗。
有伤痛也有感动,有渺小也有伟大,有努力也有反思。
每一个西安人都记住了这28天里的苦难、温暖、泪水和爱。
西安,辛苦了!
谢谢你,西安!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额滴神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