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搞懂一个新领域并变得牛逼?
2022/11/25 19:16:26 粥左罗

     关注 ▲粥左罗▲和百万互联网精英,一起向上生长

    

     这是粥左罗的第 3031期分享

     作者 l 粥左罗 编辑 l 姚雯昕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zzlloveutoo)

     点击预约直播

     如显示已结束,点开预约下一场

     今天和大家聊聊在学习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模仿借鉴。

     模仿借鉴,是从新手进化到高手,从低水平实践到高水平实践的一种捷径。背后的逻辑依据是:你想做的任何事,大概率都有人成功做过,或者部分做过。

     既然有人成功做过,那我们就不要直接上手实践,应该先去找对标,然后模仿借鉴。

     任何一个领域的牛人、高手和那些成长比较快的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质:他们都是模仿借鉴的高手。

     这件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是一个技术活。

     如何成功的模仿借鉴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讲透。

     01

     寻找模仿借鉴对象

     模仿借鉴的第一步,是寻找模仿借鉴对象,大概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同领域同事项,一个是跨领域跨事项。

     第一种,同领域同事项。

     我想在公众号上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知识IP,就在公众号领域里找知识IP的账号去模仿借鉴;我想通过视频号直播卖知识产品,最快的学习方式,就是去找视频号上做得比较好的知识主播的直播间,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我想做一门时间管理课也很简单,找到这个领域里已经写了时间管理课的老师、已经做了时间管理社群的主理人,或者已经写了很多时间管理干货方法的作者,去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都是同领域同事项的模仿借鉴,它的优点是容易找到对标,模仿起来最容易成功。

     第二种,跨领域跨事项。

     跨领域跨事项的优点是容易让你领先于同行。

     你作为一个知识IP,学习其他知识IP怎么做直播,模仿出来的结果肯定跟主流做法差不多,同质化程度比较高。

     但是一个知识IP,如果去模仿罗永浩的直播间,就可能得到一些其他知识IP还没有用的方法,比如说销售话术、产品包装策略、上架逻辑、人员搭配等等。

     这样最容易有创新,也最容易领先你的同行,因为这些经验是从其他领域学来的,还没有在你的垂直领域普及开。

     不过它也有缺点,它更需要你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本身不太容易找对标,需要你多花心思。

     这是两种模仿借鉴对象,同领域同事项和跨领域跨事项。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

     你想学习怎么做课程海报,最好的借鉴对象就是那些优秀的同行,以及他们那些成功的课程海报和介绍页面,他们的课程海报上有什么文案,由哪些元素构成,介绍页面怎么规划模块等等。

     比如你接下来想出课程,要设计课程海报和详情页,就可以来模仿借鉴我的,因为我的课程做得也都不错,大部分销量都在1万人以上,而且我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好几年,各方面都相对比较成熟。

     这是同领域同事项的模仿借鉴,更容易找到对标,也更容易模仿成功。

     ?第二个:

     如果你想有一些新想法,想领先同领域的其他人,也可以打开购物APP,模仿借鉴一些超级爆款产品的海报和介绍页面。

     比如一款全网知名的爆款吹风机,它的海报和介绍页面一定做得很好,我想做课程的宣传物料,就可以去借鉴它。

     再比如,推广一本书跟推广一门课也有很多的相似性,你想推广你的课程,也可以打开购物APP,找出这几年最畅销的书,看看它的海报是怎么设计的,产品详情页是怎么策划的,一定可以找到你能够借鉴的地方。

     这就是典型的跨领域跨事项模仿借鉴,可以让你学到不一样的东西,有机会领先其他同行。

     除了单独模仿借鉴某一种对象,也可以把两种对象结合起来学习。

     比如你想做一个知识IP,一方面你可以借鉴粥左罗,我算是这个领域比较成功的IP;另一个方面你可以去研究电影或者动漫里的爆款IP,比方说奥特曼和熊本熊这样的IP,他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再比如《阿甘正传》,再比如《当幸福来敲门》,这个主人公最核心的吸引人的成功点在哪里?

     跨领域跨事项的模仿,更容易得出差异化的借鉴点,有机会找到领先同行的想法。两种对象都去模仿借鉴一下,整体上会更加综合。

     这是第一点,寻找模仿借鉴对象。

     02

     确认能否模仿借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跟其他任何人的系统都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两个人更不可能是相同的系统。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做的一件一件事,其实都只是这个人一个超大系统中的一个一个元素。

     我们去模仿,大概率是模仿这个人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做法,那应该怎么去模仿,成功率更高,适配性更强?

     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整体相似性越高,适配性越高。

     比如你刷到一个美妆博主,她涂了某个颜色的口红你觉得太好看了,也想买一只,这个时候你也要多想想,你模仿的其实是人家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能不能模仿,要看你的系统跟她的系统整体上相似性高不高。

     她涂这个口红色号好看,是因为她有这样的性格、气质、穿搭,如果你不是这样的性格、气质、穿搭,有可能模仿的成功率就会很低。

     再比如,现在粥左罗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几乎都是精选其他作者的文章转载发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到每个月涨粉2万左右。

     你如果不懂得模仿借鉴的原则就直接模仿我,觉得粥左罗每天转载分享别人的文章也能涨那么多粉,你的公众号也可以这样做,那你就错了。

     因为很可能整个系统的相似性并不高。比如,我的账号是职场、个人成长这个领域的大V,我的个人IP已经很成熟了,如果你在这些方面跟我都是相似的,那么你直接模仿借鉴没问题。如果你跟我整体相似性很低,那我可以靠转载文章保持账号的增长,你就不行。

     所以,模仿借鉴时,一定要去确认是否可以模仿借鉴,首先就是看整体的相似度,整体相似性越高,适配性越高;整体相似度越低,适配性越低。

     这是确认能否模仿借鉴的第一点,整体相似性越高,适配性越强。

     其次,要素独立性越高,适配性越强。

     你去模仿借鉴一件事,这件事在整个系统中越独立,你越可以直接去模仿它。

     举个例子。

     你想学习公众号排版,只要找到一个你喜欢的样式,直接模仿借鉴就可以了。

     为什么?

     因为排版这件事,在整个系统中是相对独立的。

     什么叫相对独立?

     系统各个要素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甚至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比如你怎么排版,跟你有多少粉丝关系不大,跟你的文章质量关系不大,跟你是不是一个成熟的IP关系不大,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情。

     要素的独立性越高,适配性越强,这种情况就可以直接去模仿。

     这一点也特别适用于学一些单点技能。

     比如我想跟你学滑板,这件事跟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没什么关系;跟身高1米6还是1米7关系不大;跟身材是偏胖还是偏瘦关系不大。

     重要的是滑行时的站姿、重心、左右脚切换是怎么样的,它是一个独立性非常高的技能,谁学都是这样。

     你这样能学成,我这样也能学成,不需要去优化,照做就行,成功率非常高。

     再举一个反例。

     假设你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想模仿借鉴我,你可能会问:粥左罗的团队配比是怎么安排的?公众号的KPI是怎么定的?编辑的激励手段是怎么样的?

     其实这些你就算都知道了,也不应该直接模仿借鉴。

     因为这些都不是独立性比较高的要素。

     我的团队配比跟我的创业阶段、营收情况、业务发展等等都有关,也就是说它依附其他要素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直接模仿借鉴。

     以上是第二点,确认能否模仿借鉴。

     03

     模仿借鉴的范围

     模仿借鉴,可以是整体模仿借鉴,也可以是部分模仿借鉴。

     有些事情上,我们既可以选择整体模仿,也可以选择部分模仿。

     以公众号排版为例。

     我觉得你的排版非常好,就可以完全模仿你,大标题、小标题、正文你分别用什么字号,我就用什么字号;你的金句用什么颜色,我也用什么颜色;你的行间距、段间距怎么设置的,我也怎么设置。

     这是整体模仿借鉴。

     另外,我也可以部分模仿借鉴。

     你的字号我觉得非常舒服,但是你的配图方式我不喜欢,或者你文末加贴片的方式我不想模仿借鉴,那我就部分模仿你,只模仿那些我认为好的地方。

     这是第一种情况,既可以整体模仿借鉴,也可以部分模仿借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东西你只能部分模仿借鉴,不能整体模仿借鉴。

     举个例子。

     你想通过知识星球做一个社群,可以搜索粥左罗新媒体变现圈。我们整个社群的运营方法、构建方法,一定值得你借鉴,我们算是这个行业里比较标杆、榜样式的存在,你想在这个领域里做,当然要来模仿借鉴我们的做法。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所有这些都不能整体模仿借鉴。因为系统和系统不一样,两个系统之间会有相似的部分,但整体上一定是不同的。

     比如我在粥左罗新媒体变现圈承诺一年要做100场直播分享,这件事你就不一定要模仿借鉴。

     一年100场、每场1-2小时的直播分享,这件事我可以做到,因为我非常擅长输出干货内容,但是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或者说,直播分享对粥左罗来说是优势,你的优势不一定是这个,所以你不应该把你的运营重点也放在直播分享上。

     再比如,我这个人不太擅长攒局,不太擅长跟大家互动,不太擅长混圈子交朋友以及组织大家互相交朋友,所以我的新媒体变现圈的核心就不是这个,但没准这是你的优势,那你就应该做这件事。

     有些事只能是部分模仿借鉴,我们挑其中跟自己适配性最高的那个部分就可以。

     比如你加入粥左罗新媒体变现圈,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直播+文稿双重分享这么好的方法,先做直播间的私密分享,大家的互动体验很好,结束之后再去知识星球里发整理好的精华文档,大家可以随时学习。

     你研究之后,发现这个社群运营的手法、提供内容的手法非常高级,体验特别好,那就可以直接模仿借鉴。

     很多玩法,不管你做的是哪个领域,都可以直接模仿借鉴。但是也不要完全模仿借鉴,应该挑其中一部分最适合你的。

     这是第三点,模仿借鉴的范围。

     04

     模仿借鉴的程度

     首先,绝对正确的,可以完全照做。

     在分析一些对标的时候,有一些是绝对正确的东西,这种可以完全照搬。

     比如,我作为一个知识主播,在直播间里会准备一个白板,展示我要卖的课程、个人介绍、优惠信息等等,这也是绝对正确的做法,可能具体形式有一点区别,但肯定正确。

     因为有些人刚进来不认识我,他看到白板上的信息就可以马上建立一个初步认识,看到我们在卖课,马上能get到几点优惠信息。

     你以前做知识主播直播卖知识产品,如果没有用这种方式,现在就可以直接照搬,也去买一个白板、打印一些物料,这也是绝对正确的事,你可以完全照做。

     其次,有前提条件的,改进优化借鉴。

     很多事情它的成立会有它的前提条件,这种情况下你要不要照做,得看我们的前提条件是不是相似。

     比如粥左罗告诉你,知识主播直播时要有白板和宣传物料,这件事本身是绝对正确的,可以照搬。

     但是,这件事本身有它的构成,你不要跟我一模一样。

     我的宣传物料有哪些信息,是有我的讲究的,有我的前提条件的,你就不能完全照搬。

     你具体要放什么内容,取决于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得按照你自己的需求来。

     或者直播间的直播节奏,我在直播间里整体的节奏是讲20分钟干货、卖10分钟课程,节奏非常重要,你也可以做这样的设计,但不一定要照搬我的,你可以是经过优化后模仿借鉴、改进式的模仿借鉴。

     这是第四点,模仿借鉴的程度。

     05

     模仿借鉴的深度

     模仿借鉴的深度有两种:一种是浅层的模仿借鉴,更多是模仿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另一种是深度的模仿借鉴,更多是模仿一些本质的东西。

     首先,浅层的模仿借鉴。

     举个例子。

     我在视频号上做了一个千万级播放的爆款短视频:《一个普通男孩的十年之北漂7年买房故事》,这条视频目前播放量大概是1700万、点赞30万、涨粉8万,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个人经历类爆款短视频。

     在粥左罗新媒体变现圈,我们做了一个7天实战营,就是让大家模仿借鉴我的这条爆款,去做自己的个人经历短视频。

     其中我发现有些人,只会浅层的模仿借鉴。

     什么叫浅层的模仿借鉴?

     比如配乐、排版、节奏、标题等等,主要是形式上的模仿借鉴。

     这种模仿借鉴没有学到本质,当然即便是这种浅层的模仿借鉴,能真正做好的人也不多。

     其次,深度的模仿借鉴。

     作为一个内容,配乐、排版、字幕、节奏、标题不是内容的全部,甚至不是内容的核心。

     内容的核心是什么?

     还是以我的那条爆款短视频为例。

     我做的是什么主题、用的什么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切中了人的哪一种情感共鸣,或者我在主题选择上是不是有小线索、小主题等等,这些才是内容的核心。

     很多人都没有模仿到这个深度。

     比如主题。

     我的视频虽然叫《一个普通男孩的十年》,但我不是大杂烩,我有清晰的主题。我用从租房到买房的经历,讲好一个爱情故事,有明确的细分话题。

     很多人没拆解到这种程度,他做的是大杂烩,完全没有明确的主题,就是讲他小时候怎么样、中学时怎么样、毕业了怎么辛苦、怎么升职加薪等等,是一种流水化的个人经历,没有主题。

     再比如叙事结构。

     在叙事结构上,我有一个线索就是租房买房,我用这个线索讲了一个逆袭的故事。

     最开始住地下室,后来跟别人合租,再后来独立租房,再换租更好的房子,直到最后自己买房,这是一条线索,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我们在模仿借鉴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深度的模仿借鉴+浅层的模仿借鉴。

     怎么判断应该用浅层还是深度呢?

     通常情况下,你模仿借鉴的东西越复杂,越要注重深度模仿借鉴;你模仿借鉴的东西越简单,做浅层模仿借鉴越没问题。

     举个例子。

     作为一个知识IP,我有什么业务,我的定价、服务周期、运营模式是怎样的,这些都更倾向于是复杂的系统。

     越是复杂的东西,越要注重深度的模仿借鉴。

     为什么粥左罗一直没有做高客单价的课程,他的课程为什么都是100多?很多中小IP的训练营都卖到2000以上,粥左罗这么大的一个IP,为什么训练营才卖1000多?

     这些都有很多因素决定,它是一个复杂系统,那你就不能简单地模仿借鉴。

     你不能看到我的训练营卖1099元,你也卖1099元;我的年度社群卖2899元,你也卖2899元;我的音频课都是100多一点,你也卖100多一点,这样就不对。

     这么复杂的一件事,你不能这么简单地去模仿借鉴,一定要拆出背后的因果关系。要先研究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跟你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等等,分析完之后再去做模仿借鉴的事。

     这是第五点,模仿借鉴的深度。

     06

     模仿借鉴的2个注意事项

     第一个,我们不能只模仿借鉴某一个或某几个对象。做任何一件事,都最好多模仿一些对象,综合的模仿借鉴。

     第二个,我们一定要学会“工夫在诗外”这句话。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案例。

     很多年前伦敦有一家医院,他们希望在复杂的医疗流程中,设计出一套更高效的交接方式。医疗流程、做手术都是比较复杂的交接,既需要比较准确、不能出错,还要更高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模仿借鉴的谁呢?

     他们选择了跨领域、跨事项的模仿对象,跟医疗毫无关系的领域——法拉利一级方程式赛车队的维修站工作人员。

     如果你在抖音上刷到过法拉利赛车的维修视频,或者加油换轮胎的视频,你就会知道他们确实是这个方面的高手。

     选定了模仿借鉴的对象之后,医生们与车队维修人员共事,很快发现了医院内部交接流程的问题所在,并重新设计了交接流程,大幅度减少了医疗失误。

     很多时候跨领域跨事项的模仿学习,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研究怎么打造个人IP时,会借鉴电影IP、动漫IP;我讲个人成长的时候,会借鉴企业经营、产品运营。

     比如我的《个人爆发式成长课》里,有个模块叫「个人发展靠经营」,其中有两节课,一节讲市场思维,一节讲品牌思维。

     企业要做市场,一个人也要有市场思维;产品要打造品牌,一个人在职场里也要打造品牌,这就是跨领域跨事项的模仿借鉴。

     有一个词叫融会贯通,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思考学习方式,也是跨领域跨事项模仿借鉴应该达到的一种状态。

     如果有一天你达到了这种学习效率,你就会想学习什么都会非常快,学习的内化效率、吸收输入、产生思考的比例也会非常高。

     我现在不需要读太多书、不需要每天大量输入,也可以保持高质量输出,但以前不是。

     以前我可能读1万字就只能输出3000字,但现在我学会跨领域跨事项模仿借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变强了,可能输入3000字我就能输出1万字。

     不过你也不要着急,这个能力需要时间积累,我们每一次学习思考,都在一点点进步,有一天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爆发出来。

     P.S.这是我《通往高手之路》中的一节课。这个课程第一部分讲学习的本质,新手到高手的核心逻辑,第二部分讲如何高效学习,搞定认知;第三个部分,讲如何高效实践,有效实践,真正进步;第四部分讲如何深度思考;最后一个部分,讲三阶进阶心法,从0到60分,从60分到80分,到80分到99分。

     这门课一共有23节课,是我三门新课中卖的最好的一门课,如果你只学我一门课,那就是这一个。

     这门课程已经有3100+学员购买学习,如果你想详细了解这门课程,可以往下看。

     在不严重依赖天赋的领域本质上你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不错万事万物都有其方法规律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域真正的顶尖高手

     欢迎来系统、全面、深度的学习这门课

     已有3100+人购买学习

     限时优惠,立减50元,别错过!

    

     别有侥幸心理了!

     如果你不能“有效学习”、

     不能“有效实践”、

     不能“高质量思考”,

     你注定不会在任何领域成为高手!

     注定不会!因为这是事物的规律,你违背不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真建议:

     如果你过去没在任何一个领域做成过高手,你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个事,哪怕这个事不大,死磕它,死磕它,让自己成为高手!

     让自己体验一次这是怎么回事!一次就行!

     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因为各个领域做好的底层方法都是相通的,你得自己走通这条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助你一臂之力。

     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学习高手,我一直想把《通往高手之路·任何领域从新手到高手的底层方法》系统、全面、透彻的分享给大家,今天它来了。

     如果你只学我一门课,那就是这一个。

     因为这是一切一切的最根本,最底层,真正吃透了这个课,其它的你都可以自己搞定。

     课程限时限量优惠中

     领券立减50元

     掌握一切能力之王之母其它能力自然可以生长出来!

     看一看课程大纲!

    

     这是一门经得起检验的硬课,很带劲!

     今年6月刚上新,已有3100+学员报名学习

     限时立减50元,不要错过!

     很多同学都反复听课吸收认真在每节课下面分享收获和学习心得截图展示一小部分吧: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

     1、从来没把一件事做成高手的人。但还不认命,觉得自己可以救一救的。

     2、买了很多课、书,没有有效吸收掌握的人。教你怎么真正学到手。

     3、学了很多方法论,没有有效用于实践的人。教你怎么用于实践,干出成绩。

     4、别人讲的都明白,但没法自己深度思考的人。教你一套最实用、最常用、最好用,可以用一辈子的经典思考方法。

     你不可能靠“事事平庸”赢得世界。

    

     其他硬核课程推荐:01《实战写作课》基于过去500万字、100篇10W+的写作经验,我做了一门写作课程:《实战写作课:快速掌握一门赚钱技能》这门课是我的王牌课程,一共有十一个模块,足足50节课。如果你一直想通过写作赚钱,想写但又一直没开始、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更不懂如何吸引用户,欢迎学习我的《粥左罗·实战写作课》。

     已有11000+人学习!领券立减50元,别错过!扫码,里面有详细介绍?

    

     02《普通人的系统逆袭课》这门课把关于「成功,赚钱,命运,喜欢,擅长,努力,选择」等20个人生经营底层问题,用25节课,每节课5000-10000的干货,系统、透彻的讲明白。系统学一次,参透本质,从根本上学会经营人生!已超过2500人报名学习领券立减50元,别错过!扫码,里面有详细介绍?

     03《个人爆发式成长思维课》

     普通人拼命努力,优秀的人改变模型。我花了6个月时间,把过去六七年「我从月薪5000到年入千万」对我影响最大的25个思维模型,总结在了我的《个人爆发式成长思维课》中这些方法都是我从实践中得来的,实操性非常强,学了就能用!这是我卖的最好的一门课已经有1.4万+人购买学习扫码,可免费试听一节课里面有详细介绍?

     如何听课?关注公众号@粥左罗

     点击菜单栏“成长赚钱”在首页上方点“2022年新课入口”找到对应课程

     把课程设置为微信浮窗

     听课更方便,随时可进入

    

    

     2022年仅剩1个多月了,别再错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粥左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