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牺牲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2023/1/10 20:58:00 蜂虻

    

    

    文/遇见小媛这是[蜂虻]的第1192篇原创文章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曾在综艺《我家那小子》中坦言:

     “我这辈子就是为儿子而活,完全没有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极具“牺牲感”的言论,落到现实生活中,就成了不容拒绝的控制:

     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点起来给儿子熬梨汤;

     不远千里从上海背来铁锅,只为给儿子煮大闸蟹;

     承包了一切家务,让儿子住在“象牙塔”里,自比“两个菲佣”;

     ……

     但这种自诩“成功”的付出,带给朱雨辰的,不是被爱的感觉,而是困扰:

     母亲的过度参与,让他与好戏失之交臂;就连谈个恋爱,母亲也要替他筛选,导致他一直都没结婚。

     父母这种刻意营造的“牺牲感”,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是一种“隐形控制”。

     沉重的爱,会让孩子不敢幸福。

     失控的爱,会让父母变得强势。

     父母与孩子,本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不是“我为你付出,你就必须回报我” 的情感“勒索”。

     那么,怎样打破痛苦的家庭关系呢?或许这就是答案:

     不用牺牲感“勒索”对方,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性。

    

     家庭关系中的“牺牲感”:是铠甲,也是枷锁

     “我好像不知道自己是想远离痛苦,还是渴望痛苦。”

     在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对母亲无反抗之力的茉莉,正对着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图片来源:视频《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出身优越,爸爸是学校的系主任,妈妈是拥有“留美硕士”身份的全职太太。

     他人眼中令人羡慕的家庭条件,却是茉莉走向极端的根源。

     因为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妈妈就让她跪在地上作为惩罚;

     她有一个“文学梦”,却被妈妈打断,要求她考医科;

     小时候偷钱被妈妈痛打一顿后,她会把偷东西的“罪恶感”当作释放痛苦的宣泄口。

     在充满控制欲的家庭中,常常会听见妈妈“自我牺牲”的指责:

     “我好歹也是留美硕士,要是没有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图片来源:视频《茉莉的最后一天》

     最后,这种令人窒息的爱,让茉莉抱憾离开,也让妈妈悔不当初。

    

     图片来源:视频《茉莉的最后一天》

     正如纪伯伦在《孩子》一诗中写道: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不少父母在用付出“逼”孩子妥协,却忽略了家庭成员间的尊重与理解。

     一句“我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你好”,是父母的希望,却未必是孩子的期待。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剧情,戳中了不少父母的泪点。

     马皓文被人陷害入狱后,错过了儿子七年的成长时光。

     等到父子再次见面,儿子已是被教导主任勒令退学的“差生”。

     在儿子眼中,父亲犯过错,所以儿子对他的亲近,极为排斥。

     但马皓文一边努力给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一边以身作则给儿子传递 “不要认输”的精神。

     这种没有强迫感的“牺牲”,不仅改观了儿子对他的态度,还让儿子在考试时把他写进作文,逆袭考进了年级前十。

    

     图片来源:《银河补习班》剧照

     父母的付出,可以让孩子成功,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创伤。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

     “任何一个超过孩子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情感绑架式”的牺牲,会成为孩子的枷锁,鼓励式的付出,才会成为他们的铠甲。

     爱是有边界的,越界了就会让人痛苦。

     亲子关系中,父母的尺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宽度。

    

     以爱为名的“勒索”,困住了内疚的孩子

     美国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提出“情感勒索”的概念。

     讲的是在一段关系中,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恐惧感、道德感、罪恶感来控制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以“软暴力”让他人妥协的方式,在亲子关系中屡见不鲜。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口头禅,表达的就是父母对孩子强烈的牺牲感。

     遗憾的是,这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只会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枷锁:我是亏欠父母的。

     想起《奇葩说》辩手傅首尔说过的一句话:“有牺牲感的父母,就会用愧疚感绑架孩子。”

     当父母的爱成为枷锁,就会困住内疚的孩子。

     作家马家辉就曾经历这样的创伤。

    

     图片来源:网络

     在他小的时候,家中七口人,条件并不富裕。

     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个芒果分给大家。

     孩子的天性让他对芒果的味道意犹未尽,他便用攒的钱买了一个芒果,等家里人全都睡了才拿出来吃。

     没想到他偷吃的行为被父亲发现,并且被指责为“自私”。

     在父亲看来,马家辉享受着家人对他的“付出”,却不懂“分享”,这就是不懂事。

     因此,这段“黑历史”总会被父亲拿出来说事。

     由“吃”产生的内疚感,让他陷入了对美食的抗拒。

     直到他成名后,即便不用再为买不起美食而小心翼翼,但从小父亲带给他的“压迫感”,让他始终对食物很“冷淡”。

     这种“内疚感”就像滋生的迷雾一样,困住了他的未来。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们辛苦工作,还不是为了你。”

     “你只有从现在开始努力,以后才能报答我们。”

     “爸妈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一定不能让我们失望。”

     似乎,“愧疚诱导”已经成了父母的“必备技能”,“情感勒索”也成了孩子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

     这种亲子之间的“拉锯战”,正在让孩子缺爱,让父母失控。

    

     不用“牺牲”控制子女,才是最好的家教

     有人问:“你觉得最好的家教是什么?”

     网友的回答戳中痛点:“尊重孩子的梦想,而不是让孩子实现父母的梦想。”

     深以为然,父母“鸡娃”大多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却忘了问他们“喜不喜欢”。

     不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的未来,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歌手周杰伦和他妈妈的故事,便是如此。

    

     图片来源:网络

     周杰伦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为了培养他,母亲拿出所有积蓄,让他学钢琴。

     在他的各科文化课亮起“红灯”时,也是母亲为他的梦想“保驾护航”,给他鼓励,让他成功通过某中学音乐班的考试。

     即使入校后成绩跟不上,被老师说成有“智力障碍”,母亲也会用“姐姐式”的关心和他“约法三章”:

     “不唠叨,不指责,更不会胁迫儿子选择他不喜欢的。”

     母亲这种“鼓励式”的关怀,一直持续到他参加《超猛新人王》这档综艺。

     当时,因为缺少舞台经验,周杰伦遗憾落选。

     为了帮助儿子实现梦想,周杰伦的母亲到处托人联系主持人吴宗宪,终于换来一次出专辑的机会。

     周杰伦也因此一炮而红。

     而他对母亲的感激,也体现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

     以母亲的名字出专辑,给母亲写歌,婚后带母亲一起旅游。

     就像他在《听妈妈的话》这首歌中写的: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

     周杰伦的成功,离不开母亲对他的付出与培养。

     值得深思的是:在这种家庭关系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对孩子的鼓励,而不是控制。

     这,才是很多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

    

     图片来源:unsplash

     《奇葩说》节目中有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牺牲感就像水坝,筑起水坝后,道德筹码也会提高,而我们这时就会用“控制对方”的行为兑现筹码。

     很多父母都在为子女付出,但不是每一种“牺牲”都能换来孩子的成功。

     不要为了“控制”孩子,就过度强调自己的“牺牲”,也不要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孩子的人生。

     懂得给孩子的未来赋能,父母的付出才不会被辜负。

    

     胡适先生在《我的儿子》一文中写道:

     “我养育你,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

     诚然,孩子因你而来,却不是为你而来。

     为人父母,总想着子女成为人中龙凤,这本没有错。

     错的是父母用“牺牲感”索取这种期待,让孩子失去了选择权。

     很多时候,多一份“给予”,少一份“索取”,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家教。

     点个【在看】,愿你的家庭幸福美满,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今日推荐/

    

     责任编辑:Cyan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蜂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