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基金申请是一场“长久战”!
2019/7/10 23:31:23 火行

万人订阅,千人群聊,真科研人
公益交流资讯平台
星标 ★ 或置顶火行公众号是不错过的最佳方式

火行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489天,第431篇文章
今天的分享来自于一些朋友的疑惑,包括有一些揣测,这里考虑到火行的受众有“青椒新手”,也有“高人能手”。所以我会穿插一些来讲,供大家参考。
01.目前是什么类型会评,具体有什么区别?
目前是学科会评,属于会议评审的一种,它包括申请量最大的面上、青年、地区基金,但是不是会评就是学科会评,还包括此前答辩类的项目:群体、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重点等也属于会评的一部分,一般均是答辩类项目先进行。
02.本年度什么时候会议评审整体结束?
7月26日整体八大学部的学科会议评审完成,但请注意不代表所有项目会评结束,后续还会有其他项目,例如联合基金等项目评审,这些可以持续到8月底,9月初。
03.属于三无,就想知道什么时候官方会放榜!
我们火行的文章里均有信息,8月5日之前会有但年度拟立项国家杰出青年项目公示,其他大部分集中受理项目会在8月16日早于申请人本人到达依托单位(科研处),这是公开渠道。依托单位能早于申请人知道的渠道(这里说的都是官方,其他个人等渠道不在记入范围内),8月17日开放本人查询。
04.目前学科评审进度怎么样了?
这个很早就在火行文章中预告了,有心人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八大学部中,数理、工材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化学、信息两大学部。
05.为什么学科会评是不是只是资助不资助投票?
不是,分为大小两个方面:
大的层次:学科会评有当年度评审(评审流程)的意见反馈与相应调研,此外还有下一年学科代码、相应学科指南建议的征求与讨论。
小的层次:学科会评大家都关注中不中的问题,其实还有资助额的投票与决定,还有非共识项目(就是函评比较差,但是由两位专家联名推荐的项目)的推荐讨论。
06.上会后获批的概率是多大?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很多外行或者不了解的人,会说一些数据,火行也会说一些数据,但希望教会大家去思考,数据背后的意义,大家不妨理解一下。
首先还是分为几个层次:在纯概率学问题上,中和不中,那就是50%。
其次从技术内涵点的上讲:大部分学科是上会名单是按总分排序后1:1.2---1:1.3之间,那么立项位1的话,你自己可以理解后边的数据含义。
最后,再深入一定,如果你知道自己是A类上会,那么几乎90%均会中标,剩余的10%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被动议否认,这个往年均有,函评很好的项目也有被拿下的情况。然后如果是B类上会,那么你的概率是依据A类资助后剩余的资助数来决定,这个不同口子就不一样了,因为立项资助数是定死的,所以就看多少剩余资助数了。
当然具体到人,有主审专家能够力挺的B类上会项目,那就是几乎99%,如果没有,那就是很难了,而因为每个主审的名额有限,不是“无限制滥用”,所以这个概率也要看具体申请项目。
上述的是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集中性解读。其他包括申请人系统维护,申请系统代码误区等事项,火行都很早预告了,希望认真订阅火行并且进行研读的朋友,不要被一些无端的猜测所撩拨,不管有没有信息,大家都要跟着火行,希望大家学会看到事情发生的背后:
7月4日的文章分享:基金委系统我打不开(维护),是不是有其他含义?
6月30日文章分享:终于懂了!NSFC会评期间,这个误区(后缀代码)认清了
接下来我会一些进阶分享,大家一起跟着看。在此火行聊聊自己的观点,当然仅供参考,
基金委每年整体的学科评审(面上、青年项目)资助率是定死的,大致是20%左右,很多人说难,这个火行需要纠正一下。
大家别忘了(看过火行文章,介绍过基金委历史的),基金委的最大贡献是科研项目的自由竞争,同行评议体系。在教早之前国家科技体制是包干制,那样的情况下,都是定点几个单位与几个科学家,普通人很难申请。
此外大家均有各省市项目经验的,就会发现,有很多项目别说竞争了,连学校(单位)都出不去,名额固定,在这个角度上说,国自金又是相对简单的存在。
其次,火行看了一些声音,说落选率在增多,但是没有给出原因,就是简单说申请人多。火行来谈谈为何永远下一年更难?
第一,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源头增多。
第二,不管成不成功,基金申请永远不是一次,存量也会迭代,所以无论高手还是新手,万不可短视,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第三,财政预算整体还是跑不赢申请增幅,此消彼长。
火行喜欢用数据说话,大家一起来看看2019年度对比2018年度的项目申请增长率与财政预算增长率:

很明显,再一次没有跑赢。同时别忘了,今年改革,大项目相应的资助(数目)多了,因为是一个大盘子,故而等于总体定额的项目数及资助额都在变得更严峻。
这里,我们牢记基金财政预算增长率:10.93%,这个数据下面有用,跟着火行一起看。
那么具体到细节上,杰青、优青、重点、面上、青年,比对去年(2018年度)哪些项目申请增幅(竞争)比较大呢?

2019年度杰青、优青的竞争难易得依据最终“扩军”多少来定。如果存在扩军情况,那么2019年申请的这两类项目无疑是沾光了,虽然在去帽化的大背景下,但目前能够拿到的申请人仍然在“行情中很吃香”。
青年、地区两类项目均超过财政预算的增幅,(联合基金今年改革可以另行考虑)这代表这两类均竞争激烈,这对广大的青椒来说,确实是难。火行预测,这样的趋势未来几年内,仍然是这样的状态。
而反观面上、重点均低于财政预算,尤其是面上,今年在大水平环境相对竞争会好一些,这是因为面上存在“连二停一”(连续两年不中休息一年的规则),有一定的情况在大财政预算增长下,会跑赢的情况。
这块要聊聊各大单位的鼓动偏好,由于面上项目申请人比较难以开展,因为可以中的或者愿意申请自然愿意,无意愿或者无法获批的,就算多次鼓动,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存在休息政策,有时候也需要慎重申请,所以一般都不太被摆在首位。
而现在各大依托单位在较劲的时候,都喜欢用青年来拼数量,因为第一容易,第二业绩好看,第三人才梯队。这个直观反应就是各大单位一轮轮的动员会,而动员的主力军就是青年申请人。总体上青年人才多,依托单位重视,青年项目申请没有休息一说,不中可连着申请(只要不超龄),这样连续的大量增幅,导致青年的厮杀并不比面上来的低,
而很多单位都将“是否承担过国家级项目”作为晋升职称的关键,这无疑成了一个“挤破头的通道”。在“非升即走”的大环境下,青椒压力陡升,而很多单位本身又忽视了平台对于青年科研人申请基金的助力。这里好的平台不单浅显的指单位层次,还包括后勤组织、行政服务,它本身是一种综合实力的比拼。同样,国自然永远不止一次,持续的申请环境下,将是多元化的比拼。经常有一些二流学校做出了一流大学的基金辅助申请工作,这背后与高层的定位离不开,而往往这些高校(院所)能在基金收获期获得较大的成绩;同样申请人的归属感与认可度也高。
其实不管是哪一个层次,国自然都是一场“长久”战,中了(与不中)青年,你还需要“面上”,拿了(不拿)面上,更需要“下一次获批”,中间穿插着优青、杰青、重点等项目的申请,所以在科研圈(理科)做下去,国自然必然是长期攻克的目标。
煎熬多少科研人,几家欢喜几家愁。
唯愿你我共同行,一路相随永不弃。
火行19学部系列解析文章(点击题目直达):
今天,NSFC又公示了一批次专家名单,且看......
刚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公示了一批会评专家
盘点2019NSFC八大学部概率会评专家
2019年NSFC面青地项目竞争激烈程度怎么样?
NSFC国自然最新信息(7.2)
NSFC国自然最新信息(7.3)
19年度NSFC数理学部杰青、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群体专家简析与面青地探索
从NSFC2019数理学部优青会评专家看门道
19年度NSFC信息科学部(优青、杰青、创新)会评专家简析,附重复专家探索
19年度NSFC化学科学部杰青会评专家简析与探索
19年度NSFC生命学部杰青、优青、创新群体、海外及港澳学者会评专家简析与面青地项目探索想要了解19NSFC信息,请阅读(附管理学部杰青专家名单)
受制于被抄袭及其他原因,如有相关的疑惑,欢迎入群交流讨论,与真科研人交流,非诚勿扰!
郑重声明:
申请转载\授权火行文章,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胡瀚文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欢迎转发朋友圈,留下“在看”支持火行!
- END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交流,我们是认真的:
NSFC交流群,后台回复“基金加群”获取加群通道,目前群1、2满员,群3开启热聊中。





你在看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火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