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科学】佛法非哲学家所能企及
2019/5/15 19:29:23杨仁山居士 佛教人文与科学

    

     佛法大旨,在引导世人出生死轮回。盖世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静言思之,何以忽而有我?未生以前,我在何处?既死以后,我往何所?茫茫昧昧,诚可哀也。有智慧者,在自性内体究。破妄显真,忽如梦觉,六通具足。得知过去世曾经无量生死,或生天上,或生人间,或为畜生,或堕地狱、饿鬼,苦乐千差。未来世中,亦复如是,轮转无穷。遍观一切众生头出头没,无有了期。遂发大愿,修菩萨道,自度度他。福慧圆满,得成佛果。所说经法,真实不虚。无论何人,依教修行,皆得成佛。但入门有难易之分,证道有浅深之别,及其成功一也。

     如来设教,义有多门。譬如医师,应病与药。但旨趣玄奥,非深心研究,不能畅达。何则?出世妙道,与世俗知见,大相悬殊。西洋哲学家数千年来精思妙想,不能入其堂奥。盖因所用之思想,是生灭妄心,与不生不灭常住真心,全不相应。是以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非哲学家所能企及也。

     近时讲求心理学者,每以佛法与哲学相提并论,故章末特为拈出,以示区别。

    

     先圣设教,有世间法,有出世法。黄帝、尧、舜、周、孔之道,世间法也,而亦隐含出世之法。诸佛菩萨之道,出世法也,而亦概括世间之法。世间法局于现生,不脱轮回。出世法透彻根源,永脱轮回。兼之世界成坏,群生变化,凡情所不能测者,佛门修士,朗然大觉,普照无遗,岂不大快乎哉!

     然则学佛者当若之何?曰:随人根器,各有不同耳。利根上智之士,直下断知解,彻见本源性地,体用全彰,不涉修证,生死涅槃,平等一如。此种根器,唐宋时有之,近世罕见矣。其次者从解路入,先读《大乘起信论》,研究明了,再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渐及《金刚》、《法华》、《华严》、《涅槃》诸部,以至《瑜伽》、《智度》等论。然后依解起行,行起解绝,证入一真法界。仍须回向净土,面觐弥陀,方能永断生死,成无上道。此乃由约而博,由博而约之法也。又其次者,用普度法门,专信阿弥陀佛接引神力,发愿往生,随己堪能,或读净土经论,或阅浅近书籍。否则单持弥陀名号,一心专念,亦得往生净土。虽见佛证道有迟速不同,其超脱生死,永免轮回,一也。

    

     或曰:同一证道,何不概用普度法门,令人省力?

     答曰:凡夫习气最重。若令其专念佛名,日久疲懈,心逐境转,往往走入歧途而不自觉。故必以深妙经论,消去妄情,策励志气,勇锐直前,方免中途退堕也。

     又问:上文所说出世法门,如何能括世间法耶?

     答曰:佛法要在见性,真性如水,世事如沤。有何沤不由水起,有何事不由性起耶?子但精勤一心,究明佛法,方信予言之不谬矣。

    

     敬请关注,欢迎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