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母亲临终的思考
2019/5/22 14:27:21文/彭小华 佛教人文与科学

    

     陪伴母亲临终的思考

     文/彭小华总第899期《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4月19日晚间,在几位亲人的陪伴下,母亲张秀莲在医院病房停止了呼吸。她死于直肠癌及一系列并发症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时距离她2016年3月直肠癌被确诊,历时37个月。

     面对绝症和死亡,母亲理性务实,明智豁达,走得平静安详,算得上“好死”,给我启发和示范。陪伴她的过程中,我也对国内的临终安养医疗现状有所观察和思考。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说,在一场无法获胜的战争中,最好的将军不是战斗到全军覆没,而是既懂得怎样攻取能够赢得的领土,也知道无法制胜时如何投降。面对死亡这场无法获胜的战争,母亲表现得像一个进退有据的将军。

     1981年,母亲做过结肠癌手术,那时,她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把我抚养成人。这次癌症复发,她断然拒绝再次手术,并娓娓道出理由:以她88岁的高龄,来日无多,没必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和不可确知的后果;人终有一死,死前的癌痛及种种痛苦她都理解和接受;她还没有疼痛,还能自主生活,她要充分享受当下,而不愿意接受手术后哪怕卧床半个月一个月必须依靠他人照顾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她已经圆满完成人生责任,世间已无牵挂之事——至于父亲,她知道我和哥哥会照顾好他。

     母亲的分析在情在理,我和家人理解她的决定。其后她进入了一生中最轻松自在的时候,随时欢声笑语,尽情享受亲情,她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中国人的习俗忌谈死亡,而母亲不仅经常谈起,并且早就对相关重大事项做了明确交代,避免了家人代她做决定的压力。

     她对过度治疗有清醒的认识,屡次告诫我们绝不可在她生命垂危时实施抢救,不进ICU,不插管,不接受呼吸机、鼻饲——她说这些都是“活受罪”。如果不是她明确指示,难说她不会“享受”某些“待遇”。传统文化讲究厚葬,母亲谢绝了老家弟妹子侄归葬的邀请,也谢绝了我们为她购买墓地的心意,要我们把她的骨灰“撒到家乡的河里”——何其超脱,何其诗意!如果不是她明确指示,我们肯定只能从俗。

     父母去世,好多子女会抑郁相当长一段时间。母亲生前就给我们做了极好的开解。她经常表达对我们的满意、信任,使得我们完全不会有没为她尽责的担忧和遗憾,能够平静、喜悦地接受她的归去。

     当然,要说美中不足,也是有的。如果有居家临终安养服务,母亲就可以如愿在家里度过最后时光;如果医院提供真正的临终医疗,母亲会走得更轻松。

     死在医院并非母亲的心愿。因为没有机构提供居家临终安养服务,我们只好送她去医院,她后来入住了医院的老年科,还是以治疗为主(这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激进的营养支持和抗菌素治疗延长了生命,同时意味着也延长了死亡过程。对于这种治疗,母亲有质疑和抱怨,但她也从来没有明确拒绝,因此也就从来没有停止。直到昏迷5天之后,去世之前3天,才停止了营养支持;直到死,还输着抗菌素及其他液体。

     当代医疗技术有能力延缓死亡过程,未必一定是福音,也可能是“活受罪”“昂贵的刑罚”。临终医学专家指出,无论延长多久,生命最后几天的模式,以及我们实际死亡的方式,一如既往。

     临终过程中,什么时候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退守,什么时候彻底停止治疗,有关死亡的质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最好的告别》译者,临终心理文化研究者

    

     佛教的生死哲学与临终关怀

     随着医学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临终关怀在医学中的作用也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状态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

     临终状态是指生命活动趋向终结,而死亡又尚未到来的生命状态,并且医学上已判定一切治疗措施均已不能使患者状态出现好转。

     临终关怀是一种全面的关怀,它通过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途经关怀和照护患者,使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尊严得到维护。它不仅服务于患者,而且服务于家属,使家属得到慰藉和居丧照护。

     在进行临终关怀时,不能偏离相关的伦理和道德的原则,应着重体现人道主义原则、以舒缓疗护为主的原则以及全面照护的原则。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

     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

     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

     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最为深刻探讨的宗教。

     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

     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

    

     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宗教信仰,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

     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 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当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迈入新科技时代,人们不断地在物质领域、非物质及精神领域进行探索,新时代的人们拥有更宽广开放及包容的思想空间,所以现在接受宗教信仰的人群日益增多。佛教以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广大的智慧和悲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正视人类的生、老、病、死的重大问题上,佛教都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和多种解决方案。

    

     佛教的生死哲学

    

     一、佛教的生死哲学

     随着医学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临终关怀在医学中的作用也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即对临终状态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临终状态是指生命活动趋向终结,而死亡又尚未到来的生命状态,并且医学上已判定一切治疗措施均已不能使患者状态出现好转。

     临终关怀是一种全面的关怀,它通过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途经关怀和照护患者,使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尊严得到维护。它不仅服务于患者,而且服务于家属,使家属得到慰藉和居丧照护。在进行临终关怀时,不能偏离相关的伦理和道德的原则,应着重体现人道主义原则、以舒缓疗护为主的原则以及全面照护的原则。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

     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最为深刻探讨的宗教。

     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

     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宗教信仰,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

     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 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对待临终与死亡的不同态度

    

     二. 对待临终与死亡的不同态度:

     首先对于临终与死亡的理念,无宗教的人与有佛教信仰的人各持不同态度,大概简单总结一下。

     1.无宗教信仰者:

     知道人会死,但忌讳谈论死亡,死亡就是永远失去生命,如同灯灭一般,面对自己的亲友逝去会悲痛一时,而后逐渐淡忘,面对陌生人的离世不会过多关注,对自己的死亡更是一无所知,认为死了就一了百了,生前的一切物质精神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2.有佛教信仰者:

     死亡就是生命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点,佛教以十二缘起法来描述整个六道轮回的循环过程,死亡是新一轮生命的起点,更是脱离六道轮回获得解脱成就的一个关键点,所以生与死是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死亡并不可怕,更富有深刻意义。越早介入临终关怀,做好准备,就越有机会在临终时获得解脱成就。

    

    

     正视人生的终点

    

     三. 正视人生的终点

     大多数人生命的终点会在家里、医院或其他地方,死亡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死亡的时间也极少能预知。只有少数的医院和民间组织在进行临终关怀项目的开展,多数是建立在西方医学, 心理学,精神学科的层面,以佛教临终关怀理念为指导的项目并不多,而受益者多数限制在佛教徒内部之间。

     随着宗教政策的放开,社会各界也会逐步加强了对生命终点的人性化关怀,大多数医院并不排斥佛教的助念,但也不太了解佛教助念的理念和实际操作过程。

     笔者了解到一般大一些的医院都设有太平间,而太平间里往往会设有一间小灵堂,一般来说也有可能是私人殡葬公司租用医院来开设的,灵堂布置有佛像、花圈等,亦有播放佛号的全套设备及服务人员,但是并没有专业助念人员,一般收费一天一夜在三千到一万元不等。

     但是在大城市中生活的普通人大多数并不了解如何才能利益身边的临终者,也甚少关心亡者的心理需求,固守人死如灯灭的的观念,或是惧怕或是嫌麻烦,一般都是在慌乱和悲痛中草草处理了亡者的后事。

     在农村也有各自的风俗习惯,比如请神公神婆道公等作法,经常杀猪宰羊,大摆宴席,修造豪华墓地等,以种种外在的形式排场展示“孝”心和彰显亡者的身份地位,但这些都是做给在世的人看的,对亡者无有丝毫真实的利益。

     对亡者而言,进入死亡的过程犹如"生龟剥壳"非一般的迷乱和痛苦,毫无准备的亡者并不了知死亡的真相和投生过程,中阴身在极度痛苦中又迷茫又惊慌失措,并由前世业风推动下身不由己地草草步入可怕的轮回后世。

     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有生就有灭,死亡又是新生的起点,那么如何能好好把握死亡过程,进而提升生命的品质层次,使其成为利益亡者的最佳时期呢?

    

     利益亡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佛教的临终助念

    

     四.利益亡者最好的方式就是佛教的临终助念

     最好的在亡者生前就提早介入临终关怀,告之生命的真相,放下一切世间的执着,升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强烈信念,不单可以减轻他的身心痛苦,还点燃内心的明灯,一句佛号包含广阔的生命意义,佛陀慈悲智慧的精华全部汇集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当中,永恒的智慧之光一直持续不断,即心即佛,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中充满佛号的光明,来世就能摆脱六道轮回的漫长痛苦。

     亡者以此能获得大利益大福报,因缘聚合一心念佛往生,刹那间神识脱离了六道轮回之苦。助念参与者和家属也将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这等自利利他的巨大善行将会成为社会进步及人道主义关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敬请关注,欢迎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