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智与万能
2019/10/18 17:15:27 佛教人文与科学

今天早些时候,我正在书房里看书,有一个汉族人带着几个小喇嘛敲门进来了。他说自己有一些佛学方面的问题,但这些喇嘛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回答无法让他满意,于是就跑来问我了。因为我比较忙,就给他留了十分钟的时间。
他第一句话就说:“你们佛教在智慧方面似乎有些缺陷。现在还有那么多众生没有得度,如果佛陀是万能的,那他为什么不显现神通度化所有的众生呢?”
我答道:“佛教在智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这一点恐怕你和我都没有能力判定。谁说佛陀是万能的?我们只说佛陀是遍知,没有说佛陀是万能的。”
然后我还是跟他辩了几句。后来我说:“你看过佛经论典吗?对里面的道理懂不懂?”
“不懂。”
“如果不懂的话,你可能没有权利指责别人,最好还是不要说。”
这个人还算正直,后来也认可了我说的话。然后他又问::“您是不是觉得我在佛教面前连幼儿园的水平都没有?”我说:“对对对,就是这样的(众笑)。”后来我说:“我这个小屋子里,也从来没有到访过一点佛法都不懂的人。如果你想了解佛法的话,”我指了指《大藏经》,“至少要看一两本书,如果什么都没看过,反而还要特别高调地评论佛教有无缺陷,我觉得这是非常可笑的。”他也承认自己比较可笑,后来就走了。
这场“辩论”不能我自己说我胜利了,不过当时跟他一起的也有四五个人可以作证。我这边倒是没有人,我就一直坐在小屋子里,他们特意敲门就进来了,我也就不得不跟他们说。这种突然袭击没办法提前防备的,对吧。他们也没有敌意,还是比较虔诚的,但是行为有点唐突,态度和语气上可能还是要注意。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也是这样,明明对佛教不懂,但他很想做判断、评价。他可能只看过一两本书,就以佛教中的个别行为、或者断章取义的方式认为自己已经懂了。(我今天碰到的这些人,他们也说自己看过几本书,我说如果对里面的内容根本都没懂,看了也没用。我当时也很直接,没有跟他们客气。)如果你明白了佛教的教义,认为佛教和高僧大德真的有缺陷、有过失,那你再做评价也为时不晚。但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觉得自己好像特别了解佛教,那这样不是很好的。当然如果自己真的有怀疑,在不同场合当中也可以说,但这种怀疑实际上也可能只是显露自己的一种无知。
这里也讲了,这种智慧,前面说胜义当中一切都是了不可得的,这种境界只有智者菩萨、圣者才能了知,而凡夫人恐怕没办法。这是否是佛教徒自吹自擂,把自宗的很多境界说成是不可思议呢?实际上不是的。如果你有一个真诚的态度,有时间、有机会、有这方面的因缘,你也可以通过不断的修行去验证。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知识分子,但学到最后,能够穷尽佛法、辩赢所有佛教徒后扬长而去的人却一个都没有。不管世间的学问多么高深,最后都发现是自己的智慧有限。国内外的很多世间的智者,他们学习《般若经》、因明论得不承认佛教中有甚深的道理。
所以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真理,并不是佛教徒自己觉得殊胜,也并不是像个别的宗教那样完全依靠一种信仰:“我们的教主这样说的,你也必须这样说,否则会受到惩罚!”我们并不是这样威胁别人,而是用自己的智慧真正去了解。虽然我们还没有得到一地菩萨、声闻缘觉的圣者境界,但对于走这条路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少许了知,在这个过程中,还是非常顺利的,而且每一步都有一些收获。而并非是自己原来就有境界,后来因为智慧增上,连佛教的境界跟不上自己的智慧;人类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如果因为我是佛教徒,就必须遵循佛教,那这不是最公正的态度,而完全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贪心,根本不符合真理。
我特别希望,修学佛教的人,至少能看完佛教基本道理的十几、二十几本书,那时你再回顾,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智慧与前辈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他们所抉择的道路,究竟何者为正确,从而对自己有一个衡量。
来源索达吉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解 33课

敬请关注,欢迎投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