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拉姆达”新毒株中药预防核心方
2021/8/11 11:37:40 佛教人文与科学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全新的病毒,大多病毒的变异都是朝着毒性越来越弱、与人体共存、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变异,唯独新冠病毒恰恰相反。种种迹象都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正在朝着毒性越来越强、致死率越来越高的过程变异。特别是近日,英国政府紧急情况咨询小组声称“新冠病毒未来可能出现抗原漂移,致死率高达35%”的消息在网上大规模流传。
在当下的这波疫情中,德尔塔变体已使我们深受其害,截至8月7日21时,全国中高风险区已增至204个(7个高风险地区,197个中风险地区)。德尔塔的警报还未解除,如果拉姆达再次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独特优势——中医药抗击疫情,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处方”,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参考。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中医救治传染病的案例。1956年,石家庄发生了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乙脑大流行。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辅周有非常丰富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蒲辅周结合中医理论及实际情况,提出以“白虎汤”等方剂为基础,根据石家庄、北京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且治疗效果远超世界水平,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医积极参与其间。
当时,名中医邓铁涛先生告诉前来拜访的科技部研究员贾谦一行:根据五运六气,今年中国会出现这种温病,到天热时它就会自行消失。贾谦回忆说:“4月26日,我们将广州SARS一线中医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了中医药成功治疗非典学术研讨会。”之后,研究五运六气的专家顾植山研究的结果和SARS发生的情况基本一致。所以预测疾病及其趋势并预先做好准备,是中医一大优势。
当时,邓铁涛率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7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无一例治愈患者复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非典病例共8422例,死亡919人,平均病死率近11%。其中发病百人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是:
中国内地:5327例,死亡349人,6.6%;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17.1%;
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27.1%;
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16.3%;
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13.9%。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内地的非典患者死亡率最低。并且,广东省的非典患者死亡率仅为3.8%。原因是邓铁涛的团队创造了五个零纪录:零死亡、零转院、零医护感染、零后遗症、零复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医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程度更深,作用更突出。
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实践显示:
——中医药不但长于预防和治疗轻症,也完全能够治疗重症,承担急诊。过去人们总认为中医在急诊中的作用不大,救急主要靠西医,中医的优势在慢性病。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如休克后胃肠功能不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鼻饲中药、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效果很好。再如危重患者往往涉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可能休克、合并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这时不只是抗感染、利尿那么简单,要考虑整体情况、病理生理改变,从而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整体改善危重病人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这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是中医的强项。
——中医药能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发挥突出作用。根据2020年2月19日发布的数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肺炎1号有效率达到94.21%。2020年2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截至2月22日,中医药治疗率总体为87%。在中医药治疗患者中,使用中药汤药的比例82%,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2%。2020年2月16日,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显示,江西省确诊病例925例中,有878例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使用率达95%。
——清肺排毒汤疗效优异,成为实至名归的新冠肺炎特效药。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在综合分析新冠疫情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处方,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这个方剂不以药为单位,而以方剂为单位去和病毒作战,方与方协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寒湿热毒排出的速度更快。这个方剂就是“清肺排毒汤”。
2020年3月1日,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在答记者问时说,清肺排毒汤已经在全国28个省(区、市)得到使用,并扩展到疑似病例的使用,收到良好反馈。截至3月23日,湖北以外的10个省66个定点医院纳入观察的1265例确诊患者,没有1例轻型转为重型,也没有1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1241例,98%以上患者已经治愈出院。另外对于57例重型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进行临床观察,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已有42例(73.7%)治愈出院,出院患者未见肝肾损伤。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指出,在临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目前已在十个省市的66个定点单位开展临床观察。截至4月12日0时,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经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99.28%。这1262例病例中,未发生轻症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情况,阻断了患者向危重方面发展。王伟表示,通过各项临床观察和初步基础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汤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的通用方剂,具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据了解,有关初步基础研究表明,该方可调控多条细胞因子活化信号通路,重点作用于肺,同时对多个器官提供保护,可抑制病毒复制,避免或缓解炎症风暴。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将清肺排毒汤列为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一个通用方。
——中医药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2003年中医药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与力量。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防治疫情则“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从临床疗效观察来看,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以整体调节、治未病、多靶点等为特色的中医药,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成为抗疫“奇兵”和疫情防控的亮点。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这是中医第一次与阵地战的形式加入到国家级疫情防治中。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零加重、零复阳、零感染。”
在2020年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显示,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专班下设的临床救治组在前期临床观察基础上,总结推出中医药“三药三方”,“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三方”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
“中国的方法是我们目前唯一知道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面对一种未为人知的新型病毒,中国采取了恢宏、灵活和积极的防控措施,古老的方法加以现代化的科技,产生了更大的效果和产出。”这是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记者会上的一番话。在全球疫情汹涌蔓延之际,一些外国网友也对中医药的抗疫效果十分期待。在YouTube网站上,网友Prince Kuragin说:“中医药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针灸。”网友M9表示:“用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很明智,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关于中医疗效的消息。”另一名网友SaintTrinianz联想到了非典时中医药的作用:“我最近一直在想中医药在对抗新冠肺炎时会发挥何种作用……在抗击SARS时,中医药的疗效可是令人印象深刻!”网友6packter则赞叹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他说:“在逆境中,中国文化可以提供大量资源供利用参考。”
最新的情况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传入中国以后,四川绵阳患者服用中药,三天后指标恢复正常;南京隔离区高烧一周的重症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后,退烧了……
上述情况说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疗效优异,作用突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去年武汉抗疫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于新冠肺炎的不同阶段,从轻型、普通型到重症、危重症,中医药都有效果。即便病毒发生变异,对中医来讲也在可治疗范围。
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中国人一直在用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对抗传染病。为什么呢?因为中医是针对人来治病。不同的人感染上病毒以后,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中医药就是针对感染病毒的这个人来治的。
对于中医人来说,我们关注病毒变异,但并不怕病毒变异。无论病毒从哪里来,病毒再变化,我们也能够根据当时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办法,这就相当于针对变异病毒量身定制一样。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和疾病做斗争的历史。一部中医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抗疫史。大疫出大医。中国历史上诸多医家都是传染病大家。在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这次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就是张仲景多个经典处方的合方化裁,在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观察均有效。我们在武汉救治的患者比较重,多采取一人一策,我们的处方也来源于古方。中医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弥足珍贵,至今仍绽放光芒。
中医认为,天地阴阳具于人身,人身阴阳具于天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我们的法宝。根据中医理论,因时、因地、因人来辨别人和天地自然的关系、感染外邪的性质,参考患者体质、发病地域特点等,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当今,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疫情防控是全球休戚与共的重要卫生事业,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进取、包容无私的民族,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中医人已经并正在和全球其他国家开展相关合作,慷慨地分享了我们的抗疫成功经验。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国支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
这次抗疫一个重要启示是:绝不能摒弃老祖宗的智慧,没有理由不把中医继承好、发扬好,没有理由不对中医加大投入,没有理由不加快中医药科研攻关人才的培养。必须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使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这个宝贵的财富,继续大放异彩。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再出现新的疫情,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有多地抗疫的经验、有老祖宗留给我们经过几千年验证的强有力的武器,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
下面亲献一张预防新冠变异各种新毒株的核心方:
药物主要组成
红景天15g 金银花15g
方义
红景天: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益气健脾,平喘止咳
“本经上品,祛邪恶气,补诸不足,已知补益药中所罕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在青藏高原生长着有一种高原人敬畏又珍爱的植物——大花红景天。它的根茎入药称为红景天,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的功效,所以美称“高原人参”。

我国对红景天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在《千金翼方》、《本草纲目》、《四部医典》中早有记载。一味红景天,具备三七的活血止血,人参的大补元气,玉屏风散的固表护卫,生脉饮的强心养脉等诸多作用。
近年来,医药学者开展了很多红景天的药理学研究,证实红景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新冠特效药连花清瘟胶囊成分中扶正主药就是红景天。
高山红景天主要成分及作用
主要成分:红景天甙、甙元酪醇、多种维生素、18 种氨基酸、35种微量元素,以及挥发油等多种类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要素。
十大基本功能作用:
(1)红景天甙及甙元酪醇:激活细胞、抗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提高免疫力、调节血压、抗微血管病变、强心、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对中枢神经具有极好的调理作用、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适应原样作用。
(2)氨基酸: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高山红景天药材中所含氨基酸种类数量之多是中药材中不多见的。
(3)维生素A、C、D、E、B1、B2、、B6 ,B12等,其中VC的含量为90mg/100g,是苹果的15倍。
(4)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具有生物活性的32种无机元素:钙、磷、镁、锌、铁、铜、钾、锰(红景天中锰的含量是人参的10倍)。
锌、铁、铜、锰等元素是许多酶的活性部分,对机体的免疫能力、生殖能力、性功能、抗衰老等有直接作用,并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有重要影响。
(5)红景天中含有26种挥发油成分:挥发油类化合物能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活血化瘀、发汗、祛风、健胃、镇痛、祛痰、止咳、平喘、抗菌、防霉、抗病毒、消炎、抗肿瘤作用。挥发油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炎以及阳痿病人均能发挥辅助医疗保健功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含有黑蚂蚁素(动物活性)、藏红花醛等。黑蚂蚁素具有祛风、散寒、消炎功能,可以防治老年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藏红花醛具有调节内分泌的显著功效,是治疗妇科病的上好药源。
(6)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具有促进免疫功能和抗癌等活性。
(7)黄酮类: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自由基,对糖尿病、肝炎患者作用更佳。
(8)香豆素类:镇静、扩张冠脉、防治血栓形成、平喘、抗菌、抗肿瘤、止咳;对心脏病、哮喘患者有促进恢复作用。
(9)超氧化物岐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即SOD,可清除多余的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
(10)红景天素:扩张血管,减少血液粘稠度,促进循环,抑制癌细胞增殖。
(11)其它类化合物:二苯甲基六氢吡啶:具有抗细菌病毒、抗疲劳等作用。
(12)丹宁(鞣质):有收敛性,可用于止血、止泻、可抗菌、抗病毒,对重金属中毒有解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炎、降血压作用。
红景天对人体的神奇作用是各种成份综合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总体效应,因而红景天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药以不变应万变。
金银花:芳香避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等。
Interrelated Thesis

////
1、《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癖、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2、《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3、《本草通玄》:“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4、《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
作为中药抗疫元老,笔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发现,各地中医抗病毒防治方案中金银花成为最重要的一味抗疫中药。各省抗疫处方如果去掉金银花,便成废方毫无作用。







适用人群
所有人均适用,扶正御邪,对于所有新冠变异新毒株的密接或次密接人群,尤为适宜,有效预防变异新毒株,绝无感染。
用法用量
每天2次,开水泡服,儿童半量,婴幼儿1/3量。服用5--7天即可。
如何配药
各大药店有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