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東坡临终往生西方心地端明
2021/9/11 11:49:25 佛教人文与科学

920年前的夏历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在常州病逝于民居“孙氏馆”(今“藤花旧馆”)。当时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儿孙之外,只有故友钱世雄与僧人维琳二人。
维琳是东坡的方外之友,此时从浙东德清专程前来探病。七月二十六日,维琳与东坡用偈语交谈,东坡的偈中说:“平生笑摩什,神咒真浪出。”维琳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东坡又在纸上写道:“昔鸠摩罗什病亟,出西域神咒,三番令弟子诵以免难。”
到了二十八日,东坡自觉病重,便要求沐浴,并换上朝衣,从容地等待死神的降临。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说,弥留之际,东坡的听觉和视觉逐渐失去,维琳凑在东坡耳旁大声说:“端明宜勿忘!”
东坡回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著力不得。”
钱世雄又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著力。”
“著力即差”是指苏东坡临终对西方净土把握在心,一心不乱,归西胜券在握,旁人劝用心著力,他说越用心力动分别念就属于很差的往生方法,很明显苏东坡是往生西方净土意志坚决,是心是佛,即心即佛。
可见东坡在弥留之际依然神志清明,维琳与钱世雄竭力引导往生西方净土,东坡皈依西方净土胜券在心。只有以澄明透彻的人生观领悟了生命意义的人,才能在临终时仍有足够的定力来进入西方净土。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位豪杰之士,他以清醒的理性澄明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他的精神家园始终都在人间。
东坡逝世,举国震悼。吴越百姓在集市上同声痛哭,士大夫相吊于家。东坡的亲友、弟子无不悲痛万分。胞弟子由连写两篇祭文以表哀悼,正在荆州的黄庭坚抱病参加当地士人的吊唁仪式,并将东坡的遗像悬于正厅焚香礼拜。正在颍州的张耒在佛寺为东坡荐福,因而被朝廷贬往黄州。陈师道、李之仪、道潜、晁说之、潘大临、徐积、王巩、李廌等人纷纷撰写追挽诗文,抒发哀思。汴京的太学生数百人与东坡从未谋面,却自发集中到慧林寺为东坡举哀。青年诗人施逵在唁诗中说“文星落处天地泣”,时隔九百年以后,我们仍能感受当时举国同悲的气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