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人待物的三句口诀,看似简单,实际有甚深奥秘于其中
2022/3/25 8:47:46 佛教人文与科学

     接人待物的三句口诀,看似简单,实际有甚深奥秘于其中

     马一浮先生乃南怀瑾师友之交者。抗日战争时,马先生正在嘉定(乐山)乌尤寺设复性书院。南怀瑾先生奉袁师焕仙先师之命,径往乌尤寺拜访参学。蒙先生率弟子大开中门迎接,交谈颇快。抗战胜利后,先生返杭州西湖讲学,每欲再访之而未果。

     南怀瑾先生于现代学者之诗,极佩马一浮先生之作,以其能会三家言于诗词中,运用之妙,无与伦比。故在台北时,曾促萧天石在自由出版社重印《蠲叟斋诗集》,并检以示其甥苏彦士,乃为有此一段因缘也。

     当年南怀瑾先生去看马一浮先生,一代硕儒,当时名片一递进去,搞了半天,坐在冷板凳上,南怀瑾先生当时心里也差不多要起火了,你这个老头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接着人家那个中门忽然打开了。古时候屋子的中门,平时是关着的,现在突然哗地打开了,这才看到马先生从中门出来,两排的学生,列队随后而出,问哪位是南先生。这是大开中门迎接,弄得赶快跪下。

     “这一下这个教育的一棒子打得我可厉害了,原来一肚子火,等那么久,心想你摆什么架子呢?原来人家是在里头隆重准备接待你,人家叫学生赶快穿衣服,跟我出去接客,而且平时都走偏门的,这次大开中门。马先生和众弟子从中门那么大礼迎宾地出来,一下我那个双腿啊!不知膝之曲也!自己都不知道两个腿会跪下来!

     请注意,年轻人啊!这都是我亲自经验的前辈的风范。那么,马一浮先生接见我的这个动作,就是《法华经》中佛说的“不轻后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后生可畏”,并不是我可畏,而是人家对后生的期待重视。”南怀瑾先生言。

     上师在《入行论广解》中曾讲过接人待物的窍诀,处理好人际关系。法王如意宝曾讲过一个殊胜教言,这个教言分为三点:

     一、对上等者要恭敬有加;

     二、对中等者要和睦相处;

     三、对下等者要慈悲爱护。具体而言,无论在什么场合,对需要恭敬的人,不能随随便便得罪;对与自己地位、学识等同的人,应该和睦相处,不能像牛角装在口袋里一样,扰乱别人的心;对下等者不能欺负,也不能有傲慢心,应当以慈悲心来爱护他,这是做人的一个标准。我个人而言,虽然自己做人很差,但这辈子一直以这个窍诀作为追求的目标。

     如此运用,一些善缘自动i汇集到你身边,所有恶缘也就自行避让了,看似简单的三句口诀,其实有着甚深的奥秘在其中。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佛教人文与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