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成本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1.5倍
2022/5/16 17:27:37 木蹊说

     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有多难?

     这种问题,一般没有什么量化标准。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国际私立学校。有的孩子,就在住宅最近的学校随便上上。

     不过,有人制作了一个以“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成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本,来对比几个大国的养娃成本。

    

    数据来源:Yu Wa 人口研究、Jefferies、经合组织、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在中国抚养孩子的可支配收入倍数,是16倍,全球最贵。

     日本、韩国紧追其后,分别为9倍和10倍左右,万恶的美国则是5倍。

     最便宜的,是澳大利亚,德国,瑞典,2~4倍。

     总的来看,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成本是澳大利亚的6倍,日本的1.5倍。

     在中国为什么养孩子那么贵?

     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十八岁平均要花费48.5万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最高,分别达到了96.9万元和102.6万元。

    

    数据来源:育娲人口研究

     这组数据仅仅计算把一个孩子养育到十八岁的用度,还不包括读大学以及进入社会的后续成本,比如结婚,比如买房,比如彩礼……

     如果算上大学成本,那么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另外,如果计算平均生育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来对比在全球养孩子的难易程度,中国的这一倍数为6.9,在全球仅次于韩国,高于众多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育娲人口研究

     所谓的“生育成本”,既包括怀孕到分娩的成本(即“生的成本”),也包括养育和教育成本(即“育的成本”)。

     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原国家卫计委在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

     “经济负担重”、“年龄太大”、“没人带孩子”。

     这三者的比重分别占77.4%、45.6%和33.2%。

    

     这三个原因,无疑就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生娃成本高的问题所在。

     从2019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来看。

     中国老百姓,在吃饭、居住、交通上花的钱太多了。

     这三个加起来,就占到了消费的7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育娲人口研究

     再分解一下,就是我们的食物贵、房子贵、交通成本贵。

     房子,就不再多提了。

     掏空3代人的6个钱包,才能换一对年轻夫妇新家的首付。

     很多人每个月的房贷就占了收入的一半,基本上赚的钱大头都被房贷吃掉了。

     食物贵和交通成本贵,这一点在物价涨幅上也能看出来。

    

    数据来源:wind 泽平宏观

     5年来,几乎都是正增长,很少有物价下降的情况。

     而除了房价、物价的高生活成本之外,职场关怀,和社会福利保障的缺失也是很多中国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我们知道,日本和韩国,推出了很多育儿奖励。

     比如幼儿园免费,女职工假期有数月之久,此外,还有大量的生育补贴。

    

     欧美国家在这上面,相应的措施更加给力。

     比如冰岛,自2003年起,便给予每对夫妻9个月的假期来照顾新生儿。

     有全日制工作的父母在育儿假期间还能得到80%的工资;此外,90%的冰岛儿童都能进入到由国家出资建立的公立幼儿园就读。

     丹麦的法律,则给予夫妻双方各32周的“父母假”,休完产假后,产妇有权回到原来的岗位照常上班。

    

     不过,由于中国还没有进入发达社会层面,这些补贴和照料,暂时还跟不上。

     很多年轻夫妻生了娃,马上就要去上班,孩子只能交给自己父母照顾。

     毕竟早教机构和幼儿托儿所不是免费的,自费的价格,非常高昂。

    

     一个家庭,二个夫妇,生三个孩子,养四个老人。

     八点上班,晚九下班,费十分力气,还百万房贷。

     自己正在被996毒打,如果再生个吞金兽,稍有不慎,就会滑坡。

     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40%,“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同比减少近370万人。

     当我们去挖掘现在年轻人躺平和内卷的原因时,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或许就是一个考量点。

     而解决的方法,也很直观。

     降低房价、物价、教育成本和完善社会福利。

     只有构建一个宽裕、友好、平等的社会环境,才是目前提高生育率的良计。

     希望这一天早日来到。

     -完-

     为了防止找不到我

     请关注+星标----------------------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谢谢阅读,还请点亮【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