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子自制木筏,带着小狗划船回江西,这一幕太心酸了!
2022/5/19 1:17:08 木蹊说

     01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回家的路变成了最难走的路。

     近日,一名男子自制木筏,带着一只狗,想从上海划船回老家江西。

     这艘“诺亚方舟”是用泡沫盒和木板做的,船桨是两根木棍。

     照片中,中年男子西装笔挺,一人一狗,艰难地在河中划行。

    

     有现场有感到心酸的人劝说男子上岸,可是对方拒绝,执意孤行。

     有网民根据男子的路线,猜测其是想从黄浦江下水,一路进入黄海,南下东海,穿越舟山群岛,再经浙江台州沿海,最后在温州登陆,隔离21天后,再到达江西。

     预计行程慢则100天,快则50天。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这又是一个傻傻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故事。

     可反过来想,如果能正常回去,谁还会如此玩命呢?

     5月16日,上海公布了三阶段解封方案。第一阶段从现在起至5月21日。

     就在方案公布的当天,上海虹桥就出现了大量离沪人员排长队的现象。

    

    

     从进站门口一直排到高架桥,总数超6000人,比春运还挂夸张。

     在这长队中,有人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是拖着行李步行7个小时来的。

    

    

     如此排队,自然少不了黄牛的身影。

     据上海铁路警察17日发布通报,目前查处倒卖火车票案件5宗,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有的加价高达2200多元人民币倒卖2张火车票,有的加价500多元转售7张火车票。

     但依然挡不住大家买黄牛的热情。

    

     将近2个月了,哪怕被关是一只狗,也会狂躁吧。

    

     02

     过去一个多月中,上海人的煎熬、焦虑,让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隔着远远的屏幕都感到心痛。

     5月17日,一段“上海市民庆祝解封”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发布者称,部分居民在摆拍庆祝解封视频时被一位大爷当众拆穿并制止,围观群众也怒斥“形式主义”。

    

     有人评论,上海的解封,就像拼多多的已砍价到99%后,还差的“最后一刀”。

     从防疫的模范生,到今天的这个样子,许多人谈起上海都有一种五味杂陈之感。

     毫无疑问,上海的治理能力在太平盛世被放大了。

     而在静态管理期间,形式主义和一些封控区的乱作为被集中曝光了出来。

     此外,上海封城对于上海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冲击是非常大的。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下降11.1%。

     过去一个月,制造业指数下降4.6%,31个大城市失业率为6.7%,青年失业率18.2%。

     从部分城市4月份财政收入来看,不少城市下跌幅度都超过30%。

     其中,深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 南京同比下降54.9%;苏州同比下降49.6%;杭州同比下降37%。

    

     这还是数据层面,在具体社会层面许多人的切身感受来看,可能更为消极。

     我曾经提到过,中国人是有牺牲意识的,愿意配合政府政策,让渡一些个人利益和自由。

     但这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近三年的轮流封控,已经让很多人的心态变了。

     尤其是那些中小微企业和体制外谋生的普通人。

     他们的收入平日里就不稳定,一旦遭遇疫情封控,很可能手停口停。

    

     况且,在新冠病毒毒性明显,疫苗和治疗药物已经出现,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回归正常生活的当下。

     民众心态也难免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希望,国家能够继续优化防疫模式。

    

     03

     天若有情天易老。

     病毒在世间游荡这三年,若是有点良知,就应该学学SARS,早日退去。

     可没想到,这人类比病毒还能折腾。

     病毒累了倦了,还知道搞个变种,把毒性降低一点。

     但人不。

     年轻人想回家了,是拼了命也要回去。

     中年人为了生计,可以当众向大白下跪。

     老人为了服从大局,可以把自己关2个月不出来。

    

     中国人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打了疫苗,做了几十次核酸,彻底了解病毒后,依然坚持做核酸。

     病毒若是有点人性,面对中国人,早就应该心惊胆战。

     法国作家加缪在其代表作《鼠疫》中写道:

     知识和记忆是一场灾难给人们最大的教训和经验。

     我们不应当轻易放过那些治理中曾经尝过的苦头和教训,应该尽力在下一次灾难发生时规避它,而不是一次次地重蹈覆辙。

     上海快要解封了,经此一役,我们会吸取教训,会有所进步吗?

     希望这种思考,不会被锣鼓喧天所淹没。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