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被刺身亡后,巴西为啥会举国哀悼3天?
2022/7/11 20:21:37 木蹊说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后,各国态度反应不一。

     其中,巴西是是最让我感到反常的。别人最多的是发个吊唁。

     但巴西总统却下令巴西为安倍举国哀悼三天。

     为何巴西对日本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

    

    博索纳罗和安倍晋三合影

     01

     说到巴西,就要先说葡萄牙。

     现在不怎么起眼的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可是有名的“殖民地狂魔”,自15世纪通过航海探险,不断开拓海外殖民地。

     葡萄牙的探险家也举世闻名,比如首个打通欧洲通往印度航线的航海家迪亚士就是葡萄牙人。

     再比如发现非洲好望角的达·伽马,以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斐迪南·麦哲伦,均是葡萄牙人。

     这些探险家不仅为人类开创了浩瀚的航海事业,也为葡萄牙拿下了一个又一个海外殖民地。

     这其中就有南美的巴西、中国的澳门。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重点地区

     发现巴西这块沃土的是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1500年,他在抵达巴西之后,便代表葡萄牙占领了这块新殖民地。

     巴西这地方实在太好了,可谓是气候适宜、地大物博。

     葡萄牙王室在19世纪初,由于打不过大兵压境的拿破仑,索性直接流亡到巴西,建立了一个横跨大西洋的君主制国家。

     后来,因为王室内讧,葡萄牙王室选择搬回欧洲,只留下王子佩德罗留在巴西当摄政王。

     佩德罗不甘心只当个名义上的统治者,于是鼓动巴西当地人闹独立,并最终于1822年宣布巴西独立,自己成为首任巴西皇帝。

     虽说巴西因为独立和葡萄牙闹得很不愉快,可毕竟也算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葡萄牙还是为巴西的发展操碎了心。

     因为巴西什么都好,就有一样不太好——地广人稀。

    

    巴西是南美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为851万平方千米

     巴西刚独立的时候,8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口还不到700万。

     20世纪初,葡萄牙急需开发巴西,为自己提供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这点人口显然不够用。

     再加上独立后的巴西人民正好赶上南美的废奴运动,自觉不能再做什么苦力,情愿每天晒太阳,也不愿接受任何雇工。

     头疼不已的葡萄牙政府首先想到通过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于是,葡萄牙主动替巴西向清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能让一部分大清的老百姓移民去巴西。

     可对于清政府来说,九州之外皆是蛮夷之地,怎可让自己的子民移民到他国去卖命,于是清政府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就在葡萄牙政府急得团团转时,日本政府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表示“咱人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02

     当时,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虽说打赢了战争,可也因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国内经济大幅度衰退,失业和无业人口急剧增多。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考虑到要为现代化工业储备劳动力,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使得日本人口激增,到20世纪初,日本的人口总数比19世纪时翻了一番。

     可快速膨胀的人口对于地域狭小的日本来说,是个致命的负担,光粮食就不够吃,每年都必须从海外进口至少300万石稻米。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街头

     更大的问题是,日本由于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大幅通胀,使得整个日本农业遭受灭顶之灾。

     19世纪末,日本农民大量破产,丧失了自己的份地,沦为佃农和雇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896年出台了移民保护法,鼓励各类移民活动。

     说起来,日本政府为了“甩锅”和赚钱也真是不遗余力。

     不仅将大量的无地农民组成“开拓团”驱赶到中国东北,还主动将部分妇女推销到东南亚等地做性工作者,为国挣外汇。

     本来,日本农民最想去的是美国,可美国不缺劳动力,为了遏制源源不断的海外移民,美国于1908年正式宣布不再接受日本移民。

     就这样,日本政府碰到了急需劳动力的巴西。

     面对送上门的日本劳动力,葡萄牙和巴西政府欣然接受。

     在日本政府的组织下,1908至1914年间,先是有15000人去了巴西;接着在1925年至1935年间,又有14万日本人离开家乡来到巴西。

    

    日本船只“笠户丸”号载运第一批日本移民从神户开抵巴西桑托斯港

     日本政府与葡萄牙以及巴西勾结输出人口,可不是免费的,每个人其实都按人头收取了不菲的费用。同时,这些海外移民也为日本创造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说白了,早期的日本移民等于是被政府卖了当“猪仔”。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NHK的电视剧《春与夏 未寄达的信》,里面说的就是早期日本移民到巴西的悲惨故事。

    

    《春与夏 未寄达的信》的剧照

     二战期间,曾经身无分文的巴西移民回国探亲,个个穿金戴银,宣传自己天天可以吃到“巴西烤肉”,让很多贫苦的日本农民很羡慕;再加上部分农民希望逃避战火,不想当兵,日本民间移民巴西的行为从被迫开始慢慢转向自发。

     其实刚到巴西的日本移民,生活根本没有自己回国时吹嘘得那么好。

     这里地处南美,气候和饮食习惯与日本截然不同,让很多日本移民十分不习惯。

     日本移民基本都被分配在各类咖啡园里劳作,种植技术与传统的水稻种植完全不同,只能从头学起。

     甚至当时的巴西还有众多未开垦的原始森林,哪怕现在繁华的圣保罗周围,那时也是荒草丛生,时常发生移民被鳄鱼和其他猛兽吃掉的事件。

     不仅如此,巴西独立后,白人、混血种人和黑人构成了种族主体,新来的日本移民屡屡遭到本地人的排斥。

     好在日本人有着随遇而安的性格,他们顶着烈日,冒着各种歧视和生死考验,硬是在巴西这块土地上扎下根。

    

    第一代移民巴西的日本家庭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社会

     03

     回到开头的问题。

     虽然巴西已经摆脱葡萄牙殖民统治,但终究是曾经的宗主国,所以关系非同寻常。

     日本要打下澳门,自然要顾及巴西的态度,毕竟当时,超过几十万的日本人和日本人后裔生活在巴西。

     这些人等于是日本被扣在巴西的“人质”。

     所以,日本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移民来到巴西,可不光只会种地,还顺便帮助巴西建立起了钢铁和造船业。

     这与二战后大量的日本移民有关。

     战后的日本经济一塌糊涂,还不如战前,自然吸引了更多在巴西有亲戚的日本人携家带口移民过去。

     而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好转,大量选择移民的日本人则主要是技术和投资移民,这就等于变相加速了巴西经济的发展。

     巴西最大的钢铁厂以及造船厂可以说都是在日本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才建立起来的。

     甚至现在的巴西,任何行业排名前二十的公司里面,都有日本人开设的公司。

     不过说起来,日本移民对巴西贡献最大的还是农业。

     拿我们每年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来说,巴西的大豆最初是日本移民带去的,现在却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国。

     2021年,全球大豆产量为3.66亿吨。其中巴西以1.38亿吨大豆产量居全球第一,占比37.68%;其次为美国,以1.15亿吨,占比31.33%,排名第二;阿根廷则以0.46亿吨,占比12.61%,排名世界第三。

     日本的“中国通”村山宏,就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直到今天,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仍然倚重在巴西的日本人和日本裔。

     因为,中国进口商要借助日本商社的力量,挨家挨户地拜访农户和收购商,一点一滴地收购大豆。

     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总计9652万吨,其中从巴西进口了5815万吨大豆,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巴西的大豆出口量正年年攀升

     至于其他经济作物以及家禽改良,日本移民的作用更是不小。

     比如巴西本没有菠萝,是日本移民从新加坡将菠萝引入到巴西后,开始大面积种植;再比如巴西人也不懂养鸡,是日本人从法国引进了著名的来亨鸡,才使得“巴西烤肉”多了烤鸡的项目。

     除了技术,大量日本移民也融入到了巴西社会乃至整个南美诸国。

     在巴西的政坛里,活跃着众多的日本移民后裔。

     不仅有直接进入政界的内阁部长、议员,在军队、法院、学校里同样有许多日裔巴西人。

     至于巴西的律师、工程师、医生行业更是出现了数千人的“日系五世”的日裔巴西人,占据整个巴西的中产阶层。

     还有日本国宝级歌手小野丽莎,出生于巴西,后来回到日本发展。可成为著名歌星后,依然被巴西政府视为巴西人。

    

    小野丽莎

     除了巴西,日本移民还渗透到了南美其他国家。

     曾连任秘鲁三届总统的阿尔韦托·藤森,就是日本移民的后代。

    

    秘鲁前总统藤森与女儿庆子

     时至今日,日本移民在巴西已经超过了150万人,约占巴西2.3亿人口的0.6%。

     而在巴西的圣保罗,因为日本移民最多,街头至今还保留了不少日式建筑。

     二战后,日本也一直把巴西作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涉足到能源、造船、矿产等领域。光拿2015年来说,日本在巴西的投资额就有29亿美元。

     当然,巴西对日本的态度自然也不凡。

     其实,日本在外交上,有不少猴精的地方,比如,日本和泰国的关系也非常好。

     日本总是会在不同的地方,悄悄地培植自己的力量。

     这一点,倒是值得我们格外注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