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爆了!地图已能看清台湾省每个街道
2022/8/5 17:25:05 木蹊说
01
又是见证历史的一天。
今天(8月5日),“地图可显示台湾省每个街道”登上微博热搜。
目前,国内的地图APP中,已经能够看到完整的台湾省地图,精准到了街道的红绿灯,以及相关建筑物、餐厅、店铺等。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发现不少城市的街道,都是以大陆的城市、省份命名。
以台北市为例,就有广州街、长沙街、贵阳街、临沂街、宁波东街、重庆南路、武昌街、青岛路、常德街、镇江街、济南路、徐州路、绍兴街、西藏路等。

而在餐厅上,台北也有不少大陆美食,包括“宁波生煎包”、“福州傻瓜干饭”、 “山西刀削面”等。

有不少网民开玩笑说,想去吃地图上的“小统一牛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台湾省,以中国大陆地名命名的乡镇市区村就有近300个,街道有2637条,学校有202所。
之所以如此命名,有两大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过。

台湾光复后,为了破除日本统治观念,就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废除町目的区划,改为街路名。
并且消灭与日本有关的称法,例如大正町、昭和町、乃木町等地名,改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中华路、信义路……),或中国大陆的地理名称。
这也是移植早年上海的街道命名的方式。

另一方面是因为蒋介石当年退守台湾后,时时不忘“反攻大陆”。
直到现在,他们的法律都规定,南京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
这两方面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市民必须时时心中有中国,理解中国的地理地名,了解中国的版图。
虽脚下所踏是台湾省,但眼所眺望的是中国,心中萦怀的也是中国。
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02
蒋家父子主政台湾时,只承认一个中国。
但是自李登辉之后,台湾就走向了另一条路。
一方面,是对日本的追捧,不少人甚至鼓吹希望日本继续殖民台湾。
另一方面,是台独势力的兴起.他们早在90年代就开始着手修改教科书,像日本当初殖民东北那样,从文化上开始培养“天然独”。

1997年以前,台湾的地理课教的是中国地理,历史课教的是中国历史,谈的是长江、黄河,欲培养新一代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民对“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
但1997年之后,台湾省教育部门就编出了一套《认识台湾》,让台湾史脱离中国史自成系统。
当时台湾的不少学者都批评《认识台湾》带有台独与日本皇民意识,公开质疑《认识台湾》的课本过于美化日本、吹捧李登辉,是“为台独铺路”。

2001年,台独势力再次修改课本,将国、高中台湾史独立成册,当时,国民党议员坚决反对。但随着民进党势力的发展,几年后还是通过了审议。
而且新版的课本更加“去中国化”。
他们竟然把原来的中国历史归类为“东亚史”,高中课程的中国史篇幅被大量删减。
类似《史记》《汉书》等史籍经典更是只字不提,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也几乎只提及秦始皇,如汉武帝等其他人物则匆匆带过,三国时代更是被直接删除。

除了历史教科书外,语文教材也是大幅度删减文言文的比例。
他们将原来中学文言文45%-55%的课文占比降到了25%,必读古文从20篇降为10篇。
消除历史,消除文化。
在近30年的洗脑教育中,台湾新一代认同“远离大中国、贴近本土”的趋势已是开弓没有回头路。
马英九上台时,曾试图将历史课纲再“微调”回另一个方向,但最终却失败了。

03
好在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影响着文化的认同。
当台独势力崛起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离开台湾,来大陆捞金。
越来越多的台商,也在中国设厂。
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想来大陆发展。

在此期间,台湾很多流行用语和发音变得“大陆化”了。
例如视频、颜值、接地气、立马、网红和鲜肉等词语,这些原本是大陆的用词,但现在台湾很多人都这么说。
不过台独势力为了迎合那些深受“去中国化”教育的人,也在想新路子。
2021年,台北市长柯文哲为挑战谋求2024年竞选大位,打出了“本土台味”的口号,说要给台湾街道正名。
正名的方式,就是改街道的名字。

他发表言论称,自己在台北走来走去,举目都是宁夏、西藏、北平、天津和长安等大陆省市命名的道路。
现在她想把这些街道名字改掉,使其“更加本土化”。
这样做的原因,无非还是为了选票。
毕竟现在的台湾,越独越有选票。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从地图上看到台湾的各种建筑和名称了。
但台独分子依然想颠覆这一切,消除历史的记忆,消除国家的认同。
想让台湾的下一代,不知有“南京”,不知有“武汉”,不知有“江苏”……
武力易统,文化难改。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绝不能让他们再次得逞!

-完-
为了防止找不到我
请关注+星标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