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接海南的游客回家!南京这波太硬了
2022/8/10 14:45:22 木蹊说

     01

     防疫的温度,自在人心。

     昨天(8月9日)南京刷屏了,在澎湃新闻和海南本土媒体在网上掐架的时候,在隔离游客为天价住宿和餐费苦恼的时候。

     南京果断出手,决定包机接回在海南隔离的南京游客!

    

     划重点:

     341位游客全部安排包机!住宿全免费!专线电话24小时随时打!

     这不是在做梦吧?

     有人致电核实了信息的真实性,发现千真万确。

     疫情近三年来,很多人都对“阳性”避之不及,有的人甚至提出了“恶意返乡”!

     但南京是第一个主动接“市民”回家的城市,气度真的很大!

    

     疫情防控,民生为大,我们来算笔账:

     按照现在滞留在三亚的游客隔离成本看,粗略估算每个人每日花费大概在1500元左右,隔离7天就要1万,很多拖家带口的普通家庭,是吃不消的!

     这时候安排包机接回去,哪怕按照南京到海南旺季机票费用(大约2000左右)收费,都能为这些游客省下不少钱,还节约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成本。

     这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吗?

     不违反。

     这是不是硬核防控?

     太硬了!

    

    

     我想到了的一个老故事:

     1989年底,东西德统一,在统一之前,有个叫亨里奇的士兵曾对翻越柏林墙的青年开枪,导致其死亡。

     统一后,亨里奇遭到起诉,而他辩护律师辩解,“作为一名守墙士兵,亨里奇是在执行命令。这是他的天职,他别无选择。”

     但当时的法官却认为:“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他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良心义务。”

     现在,很多地方对于防控那叫一个层层加码。

     错峰下田,强行消杀,动不动就隔离你十天半个月,核酸检测更是恨不得让你天天做。

    

    

     有错吗?工作人员也是为了大局啊。

     但这是缺乏温度的,缺乏人情的,缺乏经济观念的,缺乏同理心的。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

     而此刻的南京,却敢于作为、创新服务,化无情为有情,实现了“过程变通、结果正义”。

     02

     此时的海南防控,真的太需要这样的模范行为了。

     这几天,网上很多人在网暴那些游客,说他们活该,且不想让他们回来。

     “能去三亚玩的,都是有钱人。”

     “没事,都是有钱人,价格无所谓。”

     “回来害人吗?这就是不道德的人,必须抓回三亚!”

     “老实呆在家里不行吗,非要跑出去害人。”

     去海南的都是有钱人吗,难道这8万游客都是小周,就没有二舅?

     再退一步说,即便有钱,就应该被圈在酒店,承受隔离之苦?

     难道嘲讽的你,一辈子就不出去旅游?就能保证自己今后一定不会被隔离?

     做个人吧。

    

     这两天,四川泸州的富康医院流出一张“下半年行销方案”的照片,PPT上竟然写着:

     “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怎么让病人给我们排队交钱?”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个别医院。

     疾病在今天,竟然成了那么多人的生意经。

     这届人民很难了,别再互相折腾内耗了,好吗?

     03

     还有网上很多人挑起了地域黑。

     之前《澎湃新闻》报道了多篇关于当地乱象的新闻,包括:《8万游客滞留三亚,回程机票暴涨,就很离谱》《住一晚上万,吃一顿7000,一家13口要滞留三亚7天》等。

     这让海南当地媒体感到不舒服,8月8日,《海南日报》转载了一篇标题为《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湃得太离谱》的文章。

     文中说:

     请问,你们与三亚究竟有什么仇、什么怨,为什么这么无视疫情防控大局,这么竭力的带负面节奏?

     文中还特地提到:

     是你所在城市的病例“两人叫停一座城”时,三亚人民对你们说了什么过激的言论,伤害了你们的感情,还是这波疫情中,有三亚人去到你们所在的城市,又引起了恐慌与骚动,让你们过得不安不爽?

    

    

     后来,媒体的论战就变成一场地域的论战。

     “海南迅速封城才是负责表现,反观某个自私自利的城市,搞坏一锅粥。”

     “你们上海是不是嫉妒我们的发展成果?”

    

     我想问,丑不丑?

     难道大家不都是中国人,不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海南的防疫,其实比很多地方都好,但一个城市,也应该有观察者和监督者,这两者并行不悖。

     媒体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目标的——“揭恶扬善”。

     但此刻,两地媒体互相掐架,针锋相对,这扬的是善吗?

    

     04

     我什么要夸南京。

     就是想扬善。

     仁者爱人,“自由、平等、博爱”,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基因。南京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大事啊?”

     不就是疫情吗?“多大事啊!”

     笔者生活在南京,很大程度上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

     从低风险区开车进来,只需要看行程码或健康码,不像很多城市那样,必须要核酸报告,也不会对风险区域回来的人搞“劝退”。

     在没有外来疫情的时候,各种卡口也非常人性化,很多检测者都会“抬高一厘米”。

     有疫情的时候,大白们则是通宵达旦地忙碌,想让市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至于外地媒体的批评,南京也从未“回怼”过去。

     而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一时间把情况向社会说明公告。

     疫情艰难,但只要有更多的城市,能拿出南京这样的诚意,敢于作为,就一定能赢得经济,赢得民心,赢得掌声。

     -完-

     激情按压、深情关注

     ↓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