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民哭了:这是最热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最凉的一年...
2022/8/25 22:34:58 木蹊说

     01

     这可能是近几十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也可能是未来几十年最凉的一个夏天。

     记得去年的夏天,全是关于河南洪水的热搜,当时河南有13座大中型水库超过负荷。

     郑州更是在三天内,就下了将近一年的雨量。

    

     但今年,形势完全就是180度的转弯,伴随着全国的高温和干旱,许多地方都发生了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奇景。

     首先是各地40多度的高温,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浙江、福建等地共62个国家站气温均突破历史记录。

     高温之下,有人买的虾都在路上被烤熟了。

    

     很多人也因为高温中暑,甚至患上热射病。

    

     高温往往伴随着干旱。

     长江武汉段的水位一度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

     鄱阳湖、洞庭湖,旱出了新水平,新场景——大片湿地裸露成草原,鱼类大量死亡。

    

    

    

     因为干旱,长期依赖水电的川渝人民都要哭了。

     在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人需要忍受没有空调的燥热,连地铁都开始关灯省电。

    

    

     至于高温干旱引起的经济损失,更是让人心碎。

     农作物减产、牲畜暴毙、粮食生产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什么会这样?

     该死的疫情还没散去,我们就要承受来自老天的暴裂无声吗?

     2019年的澳大利亚的大火,2020年的新冠病毒,2021年的洪涝,2022的干旱高温……

     其实,这一切早有端倪。

     02

     2020年,《经济学人》刊出了一幅讽刺漫画,漫画中,“地球”与“病毒”这两个拳击手,打得不可开交、难分胜负。

     与此同时,观众们注意到,场边还有一位块头更大的选手—— “气候变迁”。

     诺贝尔得主乔舒亚·莱德伯格曾说过: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

     但病毒的背后就是气候。

     新冠出现的很多年前,就有专家警告,由于北极冰盖逐年缩小,万年冻土解冻,沉睡在冻土里的远古细菌、病毒或许会再度降临人间。

    

    

     在《经济学人》漫画发出去的两个月后,中国长江就发生了洪灾,连续41天的暴雨预警,总降雨量较常年平均高出48%,为1961年以来最高。

    

     青藏高原则以超出全球平均三倍的速度升温融化......

    

     与此同时,印度和巴基斯因高温热浪,死了5500多人!

    

    

     非洲部分地区则因干旱而陷入持续的严重饥荒。

    

    

     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15万只珍稀的高鼻羚羊在两三个星期内突然死亡。

     原因是高温让无害的细菌变异为致病的病菌,从而让羊群感染。

    

    

     此外,因为越来越高的温度,越南咖啡产量大减;非洲的可可树种植收成惨淡;阿根廷的牛奶产量大幅下滑……

     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显示,2016—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预计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比1850—1900年(工业大发展时期)高出约1.1℃。

    

     过去10年,格陵兰岛平均每年融化3030亿吨冰原,极平均每年融化1180亿吨冰原。

     尤其是2016—2019年,冰川质量损失比1950年以来的所有的五年期都要大。

    

     古雷斯特在当年的峰会上高呼 ,目前的减排量还远远不足!

     气候峰会年年都开,各国的承诺年年都有!

     但总是到了关键时候,就有人开始摆烂不遵守!

     今天出了一个热搜,说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其市长宣布,由于一家环保企业不符合标准,将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妙不妙哉?

     随便一个借口,就把承诺毁了。

     很多网友都扒开了当年丁仲礼院士的采访,高呼:神预言!

    

     03

     回想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时,全世界还是一片欢呼的。

    

    

     但随后几年,无论是美国、巴西、还是印度,都在减排问题上再三改口。

     政客们往往会高调承诺气候,赚取选票,在当选后,又是一副嘴脸。

     大量的钢铁厂、石油公司更是一边阳奉阴违,一边抵制环保。

     甚至,还花钱收买了不少科学家,说气候变化是正常的,说什么地球也有过冰川期,和二氧化碳也没啥关系。

     毕竟比起生态,看得见的钱更重要。

    

    

     2016年,媒体检测到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正在死亡,近七成珊瑚“快被煮熟”。

     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拒绝放弃化石能源的开采。

    

     作为自然的报复,2019年的澳大利亚就遭遇了一场大火。炎热干燥多风的天气中让火势持续了将近半年!

     烧掉了相当于英格兰国土面积那么大的地方。

     而那时候的澳大利亚总理正在携家人在夏威夷度假,一直不愿意回来处理。

    

     是的,我们总说环保。

     那句经典的广告词,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我们说了无数次。

     但,中国还有有句俗话,叫不见棺材不落泪。

     人性就是如此。

     即便在今年遭遇了干旱高温后,网上还是有不少人编段子调侃:

     怕什么,非洲不是一样热?

     停了电的川渝,像是阴曹地府,哈哈!

     川渝有高温结界吧。

    

     仿佛他们就能置身事外一样。

     别忘了,自然是守恒的,河南去年多下的雨,今年就都收回去了。

     04

     所有突发事件的形成,都是一点点量的积累。

    

     大火,病毒,洪水,高温,如果我们把这一切串联起来。

     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在今天一次次地见证历史。

     人类摧毁自然,自然也会摧毁人类。

     2019到2022,或许真的只是个开始。

     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很少人愿意牺牲现实的享受,去换一个和自己“还没看到的”的未来。

     可是,即便作用有限,但我还是要写这篇文章。

     因为,总是见证历史,并不是什么好事。

     比起一些干巴巴的口号,一些虚构式的感动,我们更应该去做点实事。

     比如少使用几次塑料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少开一度的空调,没事别搞那么多亮化工程,甚至不必要的口罩也可以少用一点.......

    

     如此,才能真正缓解当前的气候问题!

     可能吧,这些积累不会被别人看到,也没有人为你点赞。

     但这一切,真的和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完-

     激情按压、深情关注

     ↓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

     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