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愿送礼,就被要求退群?请不要传染你的腐败!
2022/9/6 20:18:41 木蹊说
01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聊地震的热点。
我发现网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和过去一样感动,饱含泪水且爱的深沉。一种自然是反思。但这种反思,不再是反思一些工程质量经不起考验,而是质疑在地震期间,一些小区竟不让业主跑出去保命。


这种截图自然很容易带情绪,但后来也有人辟谣说,这些是在开玩笑。
作为一个比较严谨的媒体人,自然不能对此过度置评,去赚灾难的流量。
只能说,人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工程质量这东西,在个别荒唐的、加码的防控措施面前,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莱昂纳德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希望这种新的矛盾变化,新的裂痕,能够引起重视,让光照进来。
人们总说“多难兴邦”,但邦兴不兴,不取决于灾难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灾难,正视灾难、反思灾难,才有可能兴邦。而那些企图掩盖、涂抹、消费灾难的人,只会让灾难的概率和破坏程度加大。如此兴邦,最后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下穿帮!
02
回归今天的主题, 快教师节了,柳州某个学校的家长群曝光一件事儿。说一个班里的家长代表,鼓动大家出钱给老师买兰蔻礼盒。理由是:
“我们二班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在教师节集众人之力,向为娃尽心竭力一整年的老师们,表达感谢之情。”
一个礼盒要760,看着并不便宜,但2000多块钱,分摊到56个家长身上,每个人只要40多,就很划算了。但此时,一个不懂事的家长站出来了:我不参加。这位家长事后说,自己女儿班级去年教师节买水杯,300多元的水杯买了好几个,她觉得这是一种绑架。老实说,我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发声并不容易。毕竟孩子在学校里,在老师的眼皮子下。
如果不给这个钱,这些家长难免会和老师打小报告,说某某家长抠的很,我们说给老师买礼物,就他一个反对!40块钱确实也不算很多,就当花钱买个心安吧。所以,这种“不参加”的勇气,是我值得敬佩的,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扭曲,就要求别人和我一样扭曲。
但是,这个“家委会”的头子似乎不依不饶,说不参加,就退群吧!

这波操作,叫最软的语言,说最硬的话。看起来彬彬有礼,实际上冷若冰霜。
而且下面还有助攻的,说什么大部分人都随大流,你不随,你就退群吧!看到这样的对话,我脑海里突然浮现了一个不太适当画面:
一个太监对一个完人说,割啊!我们都割了,你怎么不割?割了就有享不尽地荣华富贵!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传统,但这个传统非要通过送礼完成吗?
再者说,如果你要送,你就自己送好了,为何要绑架所有的家长,和你一块送呢?
03
不得不说,有的家长深受社会潜规则的教育,自以为深谙世事,“会做人”,天生就爱给老师送礼。这种腐败性是会传染的。你送了,别的家长看到了,送不送?还有的家长爱拍老师的马屁,你看到了,拍不拍?不拍,不送,就是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还要为孩子得不到老师的关心而担忧。
老师生娃了,家长们忙着凑份子买高档童车。老师生病了,家长们水果礼盒第二天就会献上。
逢年过节,家委会的成员还总记挂着给老师买礼卡和鲜花。家长群的存在,让不想腐败的老师,也慢慢变得腐败——有那么懂事的家长,干嘛不腐败?有那么好欺负的家长,干嘛不欺负?
之前就有网友爆出某小学家长群的群聊记录,里面的家长对班主任极尽吹捧之能事。而班主任俨然一副女王样,对家长们呼来喝去,群内家长无不俯首帖耳。还有个别老师,甚至膨胀到公开向学生家长索取礼物,家长只能顺从……
当然,这个现象不仅仅可以解释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里。也可以解释所有的领导于被领导的关系——在一个人握有对一群人的巨大权力又没有足够的监督机制时,绝对会催化出越来越极端的行为。家长群这东西,本来应该是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心得的地方。
但因为一些家长的腐败,跪性,愣是把一个个大写的家长,变成了一个个趋炎附势的奴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一些正直的老师,开始适应潜规则,甚至发起潜规则。这样的群,不要也罢!
04
今天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在家长群的事件前面,加上业主群呢?
其实就是想说,很多恶,就是因为一些人跪久了,就忘了站起来的感觉。忘记了正常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忘记了正常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久而久之,开始把不正常当正常,把正常当不正常。对远方的战火兴高采烈,对身边的苦难情绪稳定。在这些人的感染下,说话开始变得不自由,思想也开始变得不自由,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欲言又止,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欲哭无泪。
是的,人都会怯懦,人也有自己无能为力的地方。但我们不应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要知道,在那个家长群里说“我不参加”的人,才是正常的!
不要习惯了腐败就为腐败辩护;也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
-完-激情按压、深情关注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