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的求助声,需要被听见
2022/9/8 16:49:22 木蹊说
?连续三天,我都收到了贵阳读者的私信,说让我写写“花果园”,很多人都“断粮了”。“花果园”是贵阳的标识性建筑群,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社区”。当年为了扩大城市人口,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这里兴建了一个可以容纳50万人口的超大型、县城般大小的小区群。
据说开发商老板还斥27亿巨资,给自己造了个“白宫”。

当然了,普通居民就不是白宫的待遇了。
这,是艺术图。

这是现实图:

以前香港人用“重庆森林”来形容那些筒子楼,但和贵阳的花果园,那只能算是“小树林”。这里楼间距不超过15米,采光率为0。层高也不过3,每栋楼有40多层,400多户。如此密集的建筑,居住体验自然不好,但租金也是十分便宜。
所以大部分住在这里的,都是上班的年轻人,和一些比较弱势的老人。如今,这里出现了疫情,对当地的运输保供系统来说,压力很大。
50万的人口啊,这是什么概念?
平日里物业就忙不过来,出租车也不好开进,如今线上也买不到菜,线下也不让出楼。现在还要凑集够50万人吃的物资和人力,更是压力山大。
所以,这几天,很多社交平台都传来了花果山居民求助的声音。
据说,有小伙为了缓解饥饿感,把水冻成冰吃,有老人因不方便求助,只能干饿着.......


当然,也有人伺机发起了灾难财。1380的大礼包,让你头皮发麻。


其实,贵阳并非没有菜,但实在是人手不够。那么多的人口集中在一起,很多志愿者凌晨一两点都在忙着分配蔬菜。


据贵阳官方的分析,物流不能及时分配的原因有:1 受黄码及社区管控、公共交通等因素影响,超市员工到岗率不到50%,而订单量则是往常的8倍。2 美团、京东、盒马及合力、星力等保供企业被赋黄码人数超千人。3 高中风险地区骑手不愿意接单送货,花果园区,更是全部退单处理。因为疫情,市场失灵了,而在失灵的市场面前,有限的计划也很难发挥作用。电视机里,超市里面应有尽有,但热搜却是不少市民买菜难。所幸的是,当地也看到人心里的火,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并正在努力克服局限。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9月7日傍晚,在花果园的居民群里,人们分享信息:有些平台可以下单买菜了。他们急切地等待物资到来。
民以食为天,官方不止一次说“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要粮食够吃,更重要的是,能把粮食送到老百姓的灶台上。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为什么几十年过去,焦裕禄的话仍然为群众乐道?“在这大风雪里,群众住得昨样?牲口咋样?我说,你们记住,马上通知下去。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记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
防控工作,说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要为人民福祉着想,才具有可持续性,经得起检验。所以我们的“大账”,绝不能把群众的吃饭问题,排除在外。人们对于基本生活的渴求,应该被看见......希望贵阳早日战胜困难!-完-激情按压、深情关注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