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套衣服,他们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房:非洲这群“高质量男”有多疯狂?
2022/9/19 17:38:32 木蹊说

     ?01

     在非洲,有一大一小两个刚果(Congo)。它们分别是“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分别为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国际上简称为刚果(布)和刚果(金)。

    

     刚果(布)是非洲难得的局势较为稳定、经济较为富裕的国家,而和它同名的刚果(金)却一言难尽。

     可在持续不断的内战爆发后,刚果(金)有超过500多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沦为难民。

     而在首都金沙萨,由于战乱和缺乏管理,城市里到处是破败的建筑和臭气熏天的垃圾堆。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看到一群衣服光鲜亮丽、鞋帽一尘不染的人,大摇大摆地游走在大街小巷。

     破败的街道,穿着精致的男子,如此极端违和的画面天天在金沙萨街头上演。

    

     所到之处,不管是精神小伙,还是胡子大叔,他们都犹如明星一般受到无数老百姓崇拜的目光,身边还不时传来许多粉丝艳羡地尖叫,大声呐喊,“The king of colors,the god of clothes,the god of SAPE!”

     在普通人眼里,他们俨然就是“全村最靓的崽”。

    

     讲究点的,坐下前一定要潇洒地把外套脱下,叠放整齐再坐下,挺胸露出贴身剪裁的欧洲高级西装马甲,气质与优雅并存。

    

     更有人会从怀里掏出意大利制造的“沙芬”烟斗,优雅地点上,深吸一口再缓缓吐出烟圈,尽显绅士风度。

     在室外气温高达30℃的环境,他们就这样坐在蒸腾着热浪的环境里,裹得严严实实,不断对国际时尚和路上行人的装扮评头论足。

     可事实上他们真正的身份可能只是小商贩、工人,更多是无业游民。

     他们都有个共同的身份——萨普(sapeur),这个词其实来自法语La Sape,“Sape”一词在法语中有着“服饰”的意思,大致意思就是“优雅绅士协会”。

     甚至,即便他们穿着衣服的颜色多种多样,但依然严格恪守着三色原则,即每人所穿戴的衣饰颜色不能超过三种。

    

     在这种守旧却又十分新潮的时尚理念指引下,无数萨普人在这里争奇斗艳。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这话就长了。

     17世纪,在法国殖民者来到刚果后,看见这里的人生活原始、衣不蔽体,就免费将国内的一些旧衣服送给了当地人。

     在殖民地枪炮下屈服的非洲人,也被欧洲人的服饰所吸引,觉得穿起这些衣服自然就高人一等,他们算是萨普文化最早的先驱者。

     二战时,大批的刚果年轻人被招募进了法国军队,来到欧洲参战。

    

     战后,这些非洲士兵见到那些西装革履的绅士,不仅举止优雅而且受人尊敬,心里十分艳羡。

     等他们回到非洲之后,他们格外怀念在欧洲的日子,便相约回到家乡组建一个高格调的优雅协会,以此重温在法国时期优雅浪漫的生活。

     从此,“萨普文化”开始真正在非洲大陆发展壮大,成为非洲街头魔幻的一幕。

     02

     而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萨普人士,必须牢记一点:绝不能买假货!

     在当地,一个人受到万人景仰,并不是他有什么公务员编制,而是他是个真正的萨普,家里有不计其数的高档服装和配饰,还有专门的服装间。

     可在非洲,一套稍微像样点的行头不会低于1000美元。

    

     更关键的是,作为一名专业的萨普,买一套是不够的,起码得有四五套以上不停地换着穿,否则就会被人讥讽为“伪萨普”。

     不仅会被赶出萨普圈,甚至还会被普通百姓瞧不起。

     在那些对各类奢侈品了如指掌的“老萨普”眼里,无论多逼真的假货,他们都能一眼识别。

    

    哪怕全身上下都是名牌,仅仅袜子或丝巾是假货也不行。

     任何试图混迹萨普阶层的普通人,只要被发现身上有任何一点假货,在当地就算彻底“社死”了。

     可萨普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仅有200-300美元,怎么办?

    

     一般有三种形式:

     1 到处打零工,无论多辛苦也在所不惜。

     2 去二手市场,从那些“洋垃圾”里淘点旧衣服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 拿着自己的房产,或者任何值点钱的东西去贷款买衣服。

     不管是贷款,还是将家里仅有的钱全部买了高档服装,许多萨普实际也明白,自己是为了虚荣心在“打肿脸充胖子”。

    

     可一旦他们穿着这些名牌服装出门,从周围人艳羡的目光里体会到众星捧月的感觉,他们会觉得一切都值了,更加无法自拔。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这不就是群极度爱慕虚荣的人么,生活如此困难还要穷讲究。

     确实,世界上对他们的各种讽刺始终不绝于耳。

     03

     英国的BBC、俄罗斯的RT电视台、日本的NHK其实都关注到了刚果(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出现的这些“奇葩”。

    

     有媒体形容他们是“家徒四壁的五彩孔雀在虚荣攀比”,用我们中国的老话形容就是“猪皮抹嘴——穷讲究”。

    

     “他们简直就像是皇帝的新衣,全都是虚荣心作祟!!”

    

     “他在精心打扮,但他的孩子们都光着脚。”

    

     “有时,穷人竭力试图装扮掩饰自己的贫穷和挣扎。”

     甚至,在刚果(金)的国内,也有很多对他们不能理解的人。

    

     “这些人简直是在丢我们国家的脸!他们的行为令人作呕。”

     关于人们对于自己的看法,萨普们心知肚明。

     可萨普人对这些声音则表示嗤之以鼻,他们觉得,“虚荣涉及我们想别人怎样看我们,而骄傲多半涉及我们怎样看待自己。”

    

     “我们是时尚达人,是刚果最优雅的人啊。我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灵魂,这又有什么错?”

    

     在今天的刚果(金),战争的阴霾带给人们太多的痛苦和艰辛,国内依然有着大量的HIV感染者和穷人们。

     这些萨普人,在数千万的两个刚果国家里实际只有6000人左右,是绝对的少数。

     不得不说,他们那种吃糠咽菜也要追求时尚,甚至负债累累的行为确实不可取。

     但是,这些人也给在贫苦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乐趣,更让普通人对生活燃起希望。

    

     在这块土地上,人人都希望成为一名受尊敬的萨普。

     而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萨普,必须认真洗澡,做好个人卫生;不能嗑药,不能酗酒;更不能偷盗,说谎。

     在讲究规则的萨普人眼里:“这套衣服把你整个人约束起来了,你要保持端正笔直。一脚踏两船,那是会跌进水里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萨普人的身上也体现了无论身处多么糟糕的环境,都要维持做人的尊严,优雅而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态度。

     而这种时尚精神,恰恰是这块遭受过战争荼毒,至今充斥着混乱、疾病的穷苦大陆所缺乏的。

     -完-

     激情按压、深情关注

     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